“文化自信”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2019-03-22陈贻琳滕志朋
陈贻琳 ,滕志朋
(1.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2.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真正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看来,教师与教材,是达成《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教师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是当前的一种现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师本身是否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教育者自己就不甚了然,他们如何保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
教师缺乏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现实就是如此。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崇洋媚外的风气非常浓厚,以至于国家领导人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缺乏文化自信,恰恰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称为知识群体的那个部分[1],被高校输送出来的人。可以说,缺乏文化自信,高校就是重灾区。2014年《辽宁日报》的新闻《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2]出来后学界的反应,就是有力说明。
高校教《大学语文》的教师,也并不代表真正理解和把握了中国文化。让我们举例说明。我们知道,《周易》为群经之首,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周易》“是中国有文字可考的流传至今的最古老、最富有思想智慧性、又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哲学经典文献……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主根”。[3]“它塑造了中国人的语言、思想和存在。不理解《周易》,也就无法理解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它说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智慧。”[4]可以说,读懂《周易》对于认识、理解和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但问题是我们很多人,连阴阳鱼组成的太极图的来历都不了解,认为那个符号非常神秘。
其实,左白右黑的太极图,只不过是周年太阳视运动在圭表上的测影轨迹,也可以说是地球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在地球上留下的光影变动。《周易》里面不是说清楚了吗:“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5]所以,太极八卦有什么神秘可言?这只不过是远古时代智慧的华夏先人观测天体运动的结果,是科学!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其实也有,如马会霞等人《略论太极图是“阴阳球”在平面上的投影》、牟重行的《太极图的制作原理源于二十四节气观测数据》、严健民《远古太极图“”曲线探源——论天地定位图演绎为太极图》等。但我们很多人,只关心“文学”,不想碰自然科学或哲学的领域,于是也就不了解。
太极图不仅是《周易》的起点和核心,而且也贯穿在其他经典里。比如老子的《道德经》,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文字,但其实老子心中是有一个太极图作为参照的。不知道这一点,就读不通他说的话。比如《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怎么理解这几句话?有这样一种解释:“‘君子’平时以左边为贵,用兵打仗时以右边为贵。……吉庆之事以左边为上,凶丧之事以右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6]又提示说“古人认为左阳右阴,阳生而阴杀”“贵左贵右、尚左尚右、居左居右都是古时的礼仪”。但这种解释并不让读者满意。首先,要明确这里老子整章都是在论述战争,是从国家决策的高度论述的。那么,治理国家,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对内(居)贵左,左是阳,即内部治理要公开透明(左白,坦白,光明正大);要怎么建设,应该有规划,应该让所有人民知道并执行,就像党的十九大报告一样,把今后五年、十五年甚至三十年五十年要做的事情、要达到的目标都清楚明确地提出来。而对外方面的战争,贵右,右是阴,是黑,即不让敌方知道;打仗就要讲计谋,使“阴谋诡计”(故孙子说:兵者诡道也)。而在战争过程中,什么是吉事?就是谈判,因为这可能终止战争。谈判就要双方在公开的地方,坦诚地把己方的要求或条件,都摆出来,交换意见,争辩妥协,这样才有可能结束战争。如果谈判失败各自回去继续开战,则是“凶事”,那就继续用谋略去打败对方以结束战争。为何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因为偏将军指代前锋、小股部队,这是用来引诱敌人的,所以故意暴露,“尚左”;上将军则指主力部队或指挥部,当然不能让敌人知道行踪,而要隐蔽行动,借机包围和消灭敌人,因此“居右”。
以上解读《道德经》的方法也适用于《庄子》《论语》《孟子》等。当然,更多的经典,则是以《周易》为源头的延伸和衍生。问题是延伸和衍生时有很多人越来越不知本来面目,变成了以讹传讹,以至于到现在我们竟然把太极八卦看成神神道道的东西!
不理解传统文化起源于什么,奠基于什么,那么也就丧失了对它的实质理解和把握。现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大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二、教材普遍存在不完全适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要胜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还需要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教材。目前来看,《大学语文》教材虽多,但真正能承载这一任务的很少。
一方面,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从“文学性”角度去遴选篇目、组织教材的,欠缺“文化”的高度和视角。在很多人看来,《大学语文》学的是“文学作品”,属于“艺术”。从“文学性”“艺术性”角度选择、组织篇目,成了《大学语文》教材的基本思路。
毫无疑问,“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此而言,这种编写思路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从效果来看,我们只是让学生知道了中国文学多么悠久、辉煌,言外之意则等于我们的文化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学很了不起!
实际上,文学的辉煌,源自文化的辉煌。现在的很多教材传递给我们的则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古典文学虽然辉煌,但“传统文化”有问题;文学和文化等于是分家了。或者,文化里的文学很优秀,但文化的其他部分,则有问题,充满“糟粕”。总之是把人搞得糊里糊涂,“文化自信”最终也就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与从“文学性”选择篇目相关,在对选文进行“题解”或“阅读提示”时,也只注重从“文学艺术”的层面进行分析、解说,较少与文化思想联系起来。或者因为对中国文化认识不深,解释也流于肤浅、不到位甚至不正确。
不妨也举例说明。比如《蒹葭》这首诗,主流看法视其为爱情诗,叙述的是主人公在河边追寻恋人,但未得会面[7]这样一个过程。当然,编写者也会同时把诸如朱熹、方东润、王国维等人的观点列出来,以示“诗无达诂”。但问题是,一个作者是写作,总有他特定的意图或主题,即“本义”。就《蒹葭》而言,它的“本义”是什么?诸家的解释肯定不是每一个都正确。在我们看来,王国维的解读是最恰当的,而高亨的解释则很不到位。
我们自古有“文以明道”(韩愈)、“文以载道”(周敦颐)的说法。但现在我们把“道”理解为思想或情感,指文艺作品要表达和传递有益于社会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然而,在古典时期,在圣人那里,“道”指的就是宇宙自然及其运动规律。对于人类来说,宇宙自然首先指太阳、月亮和地球这三者,而太极图是三者的运动关系的高度概括。左白右黑,即白天黑夜,白鱼眼是太阳,黑鱼眼是月亮;同时白是阳、是有,黑是阴、是无,黑白鱼环绕运动起来,表达的就是《周易》里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就是《道德经》里的“无中生有”“有无相生”。从无到有,即“物质”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形态”转化生成可见可触摸的存在,即固态物质、固体—实体;其中间形态就是“气”,就是液态,所以太极图中的曲线可视为河流—水。因而,诗中的“伊人”,即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不能同时出现在中天,通常一个在东边(刚升起)一个在西边(将落下),所以不管“溯洄从之”还是“溯游从之”,二者不可能相遇相合。但在另一个层面,在天体的相互运动过程中,其实是存在有无相生、阴阳相合(冷热相遇)、黑白相交(白天黑夜交替)的。相对者相交相辅相成,宇宙自然中的一切莫不如此,人类也如此,男女婚姻即其中之一。而芦苇从开始看不清楚(苍苍)到清楚(萋萋),到已经成熟(采采),也隐喻男女从不相识到相知、相恋。这就是说,天地运动就是阴阳、黑白、有无相交,因而人间也就有男女相配成婚,这就是“比”和“兴”。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精神“天人合一”,即人要循自然的规律。王国维为什么说蒹葭“最得风人深致”?因为远古圣人理解了天地之道,然后他们通过唱歌(诗)来启蒙指导普通大众顺天应时,就像风吹地上的草一样,即所谓“上以风化下”是也,“以文化成”是也。所以这样的诗也被称为“风”,古圣人也就是“风人”。
这样来看,说《蒹葭》是爱情诗也没错,但它说的是一种“普遍”的爱情,而不是孤立的两个青年男女的相恋相逐,更没有表达那种所谓“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相见不如怀念”的意思。不谈及天道(宇宙自然运动及其规律),直言男女爱情,显然是没有达到这首诗的高度的。
三、“三重突破”提升教师能力和水平,推进《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与教材,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由于教材又通常是由教师们编写的,所以,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又成了推进《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突破口。这种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破除思维迷障。这里的思维迷障指的是,我们一想到远古时代,头脑中就出现“原始”“落后”这样的词,总认为古人不如自己聪明,古时候的人没有现在的人懂得多。而一旦讨论某个传统文本的思想主题、某个概念范畴,我们则喜欢把各家的观点搬出来,似乎这时我们又相信古人(圣人)是对的了。
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矛盾的心理定势,显然无益于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的历史极其漫长,中国的文化极其深刻和丰富,那种简单的“进步史观”无法套用于中国,“崇古抑今”或“是今非古”都处理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复杂性。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民族,中国文化是早熟的。《黄帝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古画像里伏羲女娲手里拿着圆规和角尺,在告诉我们,用这些仪器就可以了解天体的运动变化,掌握其规律。黄帝时代中国就制定出了历法(“老黄历”),之后又出现了《周易》《道德经》等阐述了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著作。但从春秋时代开始,“大道废……有大伪”(《道德经·十八章》),那种正确的世界观(天道)开始变模糊,于是出现“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实质是“道裂为术”。之后的历史,则越来越远离这个天道,中国文化走向沉沦,近代跌入低谷。这种中国文化大历史走向,只有破除了思维迷障后,才能得到正确的描述。
二是要破除西方误导。近五百年前,由于统治阶层的昏聩愚昧,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自戕时期。而西方“被启蒙”之后,片面发展了文化的科技方面,有了长枪利炮,展开了全球性征服殖民,文化迷失的中国也饱受西方的践踏蹂躏。暂时胜利的西方开始宣扬“西方中心论”“西方文化优越论”,同时极力贬抑其他文化,中国文化首当其冲。
我们的“文化自卑”很大程度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形成的。被人家打败,难免要反思,觉得自己万事不如人。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有些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心却还留在一百年前。西方人说的都是对的,人家就是先进,我们确实什么都落后,文化彻底不行。但这些人不去想,为什么西方自诩先进,不就是经济强大军事强大吗?而我们才经过几十年建设,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同样的逻辑,这不证明我们文化更优秀吗?可叹的是一些人,动辄指责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精神、“科学传统”[8]。这其实只是在重复西方人的论调而已,一点都不新鲜,而且这种论调本身就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就会明白中国自古以来都充满科学探索精神,远古时代的圣人们就已经展开了对宇宙自然的深入研究,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就。
三是破除学科藩篱。我们现在的学科专业越分越细,《大学语文》之类的课,被称为“人文学科”,数学、物理等称为“自然科学”。这里面有“人的”与“自然的”对应,“文化”和“科学”对应。由此,我们学文学搞文化的,就和搞自然科学研究的分离开来,每个人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够了,千万别“越界”。学术界这种情形,可谓之学科藩篱。
然而,“文化”与“科学”这种对应—对立,并不符合中国的文化观。在中国,文化与科学是一体的,科学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即“纹”,纹理,即天文、地文(地理)、水文、人文。《周易·贲卦·彖辞》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9]明乎天文,才有了人文。人类要达到的最高知识,就是天,对天的理解(天文),故“文明以止”。所谓天文,对于地球人类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太阳和月亮的运动,也包括太阳系其他天体。天体运动导致地球自然界产生四季轮回、气候物候变化,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掌握天体运动规律,指导人类更好地生存发展,这就是“文”“文化”。中国文化源头《周易》就是研究天体运动规律,然后讲述在这种规律下人类应该如何展开自己的实践活动,体现的是中国文化核心精神“天人合一”。因此,不了解不学习天文历法、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自然科学,我们怎么去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了解和学习自然科学,是非常艰难的。《大学语文》的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0]高校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主体。让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树立起文化自信,是深化《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让我们从自身抓起,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掌握水平,担当起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