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体育活动的举办和传播对民族交往交流的作用
——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

2019-03-22马晓军

传播与版权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少数民族运动员

马晓军

(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1)

不同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文体娱乐方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成后往往通过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传播到其他地区。现代社会通过举办民族运动会,能够迅速、有效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传播。

我国56个民族形成了一些各具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通过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可以利用以人为载体和以文本与图像为载体的民族体育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实现民族大团结的目标。

一、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历程

1953年11月8日至12日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当时名称为“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满族、蒙古族等13个民族395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运动会,来自全国各地及天津观看竞赛和表演的观众超过12万人次。

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闭幕后,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2年9月才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此后,基本上每隔四年举行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2019年9月8日至16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台湾少数民族组成34个代表团参会,55个少数民族7009名运动员参赛(集体比赛项目有一小部分汉族运动员参与)。

二、以人为载体直接传播民族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竞技性或者表演性的体育活动展示出来,参与比赛的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用他们的拼搏与汗水直接传播民族体育文化。

(一)各民族运动员积极互动

1953年11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只有13个民族395名运动员参加,随着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的不断扩大,运动员的数量成倍增长。2007年第八届、2011年第九届、2015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均超过6000人,他们以运动会作为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的平台,以各自的代表性项目展开互动交流。参加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西藏代表团押加运动员罗松西绕说:“押加本来是发源于西藏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现在推广到了全国,成为人们了解西藏的一个窗口。”他还说:“赛前赛后,我们各地运动员在一起交流,从押加技术讲到生活习俗,我们逐渐成为朋友。”[1]

(二)不同民族裁判员、教练员频繁交流

由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规模持续扩大,裁判员和教练员的数量也不断增长。1953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裁判员只有340人,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裁判员达到720名,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裁判员猛增到900名。[2]与此同时,教练员数量也同样伴随着运动员数量的迅速增长而增加。在运动会举行前和举行期间,各个代表团内部和不同代表团之间的裁判员和教练员为了提高比赛成绩,他们积极讨论专业知识,互相交流训练技巧。西藏代表团藏族传统体育项目“打牛角”教练员罗布次旺说:“56个民族都来了,开阔了眼界,结识了陕西、宁夏等地的朋友,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表演各具特色,各有千秋。”[3]

三、以文本与图像为载体间接传播民族体育文化

体育活动具有即时性,体育文化交流和传播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但是,依靠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文本和现代的图像保存与传输技术,体育活动可以摆脱时空限制以新闻报道、广播电视以及各类新媒体等形式间接传播。

(一)新闻报道传播民族体育文化

1953年11月9日,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开幕》为题进行报道,在比赛过程中和比赛结束后《人民日报》又多次向全国各界民众报道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后来每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期间,《人民日报》均大力报道。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前后,《人民日报》报道数量高达40篇。[4]以举办地为主的地方报刊也大力报道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5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前后,《内蒙古日报》和《鄂尔多斯日报》发表关于赛事的报道合计418篇。[5]这些新闻报道将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到赛场之外的各族读者之中。

(二)电视与新媒体传播民族体育文化

从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进入中国家庭后,电视成为信息传播的一条主要渠道。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期间,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媒体对11个比赛项目进行了现场直播。[6]2011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和英语频道首次对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现场全程转播,综合收视率高达1.44%,海内外约1.3亿人次收看。[7]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行期间,举办方利用官方网站、微博、论坛、手机报等新型媒体及时迅速发布赛事新闻,使各类比赛能够以不同传播方式为各族观众所了解。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逐渐加大以手机作为传播工具的各类新媒体的利用力度,使手机成为继电视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传播途径。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通过人与人面对面近距离的互动和利用媒体跨越时空远距离交流能够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有益于各民族团结,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

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举行过程中,各民族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以运动会为平台展开了频繁的互动交流,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一些省(区、市)为了丰富参赛项目,从其他地区引进参赛项目,加强了民族体育项目的交流。南方少数民族流行的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和藏族的押加、蒙古族的摔跤都逐渐被其他一些民族通过互相学习而掌握。参赛项目的交流产生了间接的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效果。宁夏利用主办2003年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契机提前从南方引进了“龙舟”项目,比赛结束后,在银川沙湖修建的“龙舟”赛场成为一项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划龙舟、骑骆驼、滑沙,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融为一体的独特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各族游客前来观光。2007年,云南省代表团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获奖项目被邀请到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表演,得到无数观众的好评。这些项目很快被推广到云南一些旅游景点,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各族游客。

(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益于各民族团结

1991年,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冲破重重阻力首次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他们的爱国之举和精彩表演赢得了各族民众的赞许和欢迎,台湾各族代表更加坚定了海峡两岸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从此以后,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一直参加每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场内外给两岸各族人民创造了很多交流机会,加强了相互了解,增强了民族团结的信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台湾代表团运动员马文扬说:“在开幕式入场的那一刻,全场欢呼,我眼眶立马就湿了,这是回家的感觉,那一刻,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8]参加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台湾代表团团长、中华海峡两岸原住民暨少数民族交流协会理事长华加志面对媒体说:“我们希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一天能在台湾举办。”[9]这些话语表达了他们对民族团结的感动和台湾各族人民渴望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心愿。

(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各地轮流举办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意识。第一届至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先后在天津、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北京(拉萨)、银川、广州、贵阳、鄂尔多斯、郑州举办,这些城市分布在10个省(区、市)、遍及大半个中国,通过各地不同民族相互协调、共同行动,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每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计的会徽都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寓意,体现“中国各民族的运动会”理念。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会徽将变形的阿拉伯数字“5”和“6”巧妙组合成数字“8”,用文化符号表达出56个民族团结一致的信念。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爱我中华》确定为会歌,“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歌词成为各族人民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真切心愿。

总之,在民族体育活动中,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通过比赛项目直接传播民族体育文化,电视与新媒体以文本和图像为载体间接传播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体育活动的举办和传播能够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有益于各民族团结,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少数民族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