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新发展理念探索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之路

2019-03-22赖富饶古志平李晓玺

传播与版权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论文

闵 甜,赖富饶,古志平,李晓玺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食品科技》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640)

高校学术期刊是应高校学术发展需要而出现的产物[1],发挥着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作用,是学术交流的媒介,也是学术成果的传播载体,与高校的学术研究呈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高校的学术期刊一直延续着中国特有的主管主办体制,一般包括综合性学报和专业性学术期刊,大部分属于财政拨款,没有盈利压力,以文章的学术水平和价值为稿件的录用标准,给学术的推广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随着数字化发展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学术期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存在转型升级难度大、体制束缚严重等问题,但困境中也蕴藏着机遇。因此,只有理性分析困境,并把握住发展的机遇,才能引导高校学术期刊进入下一个高速发展期。

一、高校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困境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体制下办刊给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既有丰富的资金和学术资源,又能使期刊在体制的保护下免受市场波动的冲击。但是,体制下办刊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并成为阻碍学术期刊发展的关键。

(一)机制体制由庇护转向了牵制,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

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高校学术期刊和编辑在高校体制机制的保驾护航下抵抗风险能力较强,而且吸纳学术资源的能力相较于普通学术期刊而言,也有很大的优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体制对于期刊和编辑人员的发展逐渐由庇佑转向了牵制。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学术期刊都没有法人资格,任何发展的决策和规划均需要上报学校,程序烦琐,若想要开展广告等业务,还需要由学校作为主体进行进一步的申请,从而在独立经营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对于期刊编辑,往往更多的是关注文章的收录、编辑和校审等,对于期刊的发行和行业影响力却不甚了解,出现大量闭门造车的现象。同时,体制的特殊环境导致编辑人员过多地关注现状,对于期刊的改革、营销和推广缺乏积极的动力,这样不仅严重浪费了大量人才,也错失了期刊发展的良机。

目前,高校学术期刊的人才评价依然采用传统的职称制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范围覆盖不全面,从而导致“唯论文”和外语、计算机与职称挂钩等问题突出,“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现象严重。同时,编辑人员的工资体系和福利保障相对于教学科研系列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削弱了对人才的吸引力。

(二)学术评价体系不利于期刊发展

目前,学术期刊均依据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进行划分,进而影响到对每一篇文章的评价和考核,采取了“一刀切”的评价模式,并未从文章本身的角度去考量其对学术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可以说,掌握了学术期刊的评价权,就意味着主导了我国的学术导向。当下,高校学术期刊的评价是由第三方机构完成的,固定时间统一发布评价结果,主要围绕影响因子、下载频次、基金项目等指标来进行评价,而影响因子又跟论文的被摘引率和参考文献等息息相关。我们不可否认量化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然而,忽略了作者、读者、审稿专家、行业影响等评价因素也容易导致期刊的发展走向唯指标论的极端。

严格来说,学术期刊是论文的载体,只有好的论文,才能提升期刊的质量,而不是根据期刊的评价来代替论文的价值。好的论文评价指标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是,对于基础学科而言,很多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论文经常被贴上学术水平不够的标签,而发表出来的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又往往很难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去,出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象[2]。脱离生产实际而一味追求学术价值的文章越来越多,学术和企业发展之间的鸿沟也逐渐增大,不仅使学术期刊很难在企业之间流通,也无形中限制了学术期刊的发展范围,加大了学术期刊推向市场化发展的难度。

对于作者来说,不管学术地位如何,均是按照已经划分好的期刊等级来决定自己论文的归属地,特别是当前论文的发表和作者学术利益关系密切的现实环境,导致论文发表的刊物可以决定作者的职称晋升、毕业以及奖励评定等,因此究竟应该以刊评文,还是以文评刊,一度成为争论的热点。

(三)期刊同质化严重,无特色栏目,优质稿源外流

高校学术期刊大部分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具有涉及范围宽、栏目多、稿源充足的优势,有利于筛选出优质稿件,但正因为其综合性,极易导致出现同质化现象,栏目大同小异,缺乏精品栏目和实时策划的特色栏目,无法体现高校的学科特点,更无法实现“借力使力”的效应。同时,在稿件的录用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个栏目的协调性,稿源丰富的栏目不得不舍弃一些较为优质的稿件,而稿源不足的栏目又不得不降低录用标准以保证各部分的比例协调,这也为高校综合性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困惑。加之,大部分高校学报在学术论文的筛选和录用中,潜在会有一种对学校内部论文的保护意识,比如优先发表、降低录取标准等,这都使得高校学报在学术发展和市场竞争上存在局限性[1]。

对于部分专业性期刊而言,若录稿范围过于局限,那么稿源必定会受到影响,更无法与其他综合性期刊竞争。因此,很多专业性期刊在办刊的过程中呈现出逐渐向综合性期刊靠拢的趋势。

特色栏目,一般是围绕学科的前沿技术和企业的技术瓶颈展开的。对于目前的投稿趋势,前沿技术类文章一般趋于投向SCI,企业技术类文章又因为达不到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要求对其望而却步,进而容易出现稿源断档、优质文章稀缺等问题。

近几年,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对于SCI收录论文越来越重视,甚至不断提高SCI的收录水平作为学生毕业、科研人员职称评定的标准。《201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SCI数据库2017年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为36.12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8.6%,其中中国学者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2.39万篇[3]。

据统计,2017年我国正式出版的中文期刊数为9798种。然而,2017年,SCI和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分别为173种和221种[4]。若科研单位和高校只追求SCI和EI的收录,并针对性地给予科研奖励,在此推动之下,必然导致我国优秀的学术成果流向SCI和EI收录期刊,严重影响了国内非SCI和EI期刊的发展,大部分高校学术期刊也在其列。只有部分文章由于达不到SCI和EI收录要求,又急于毕业或者评定职称,才会转而投向国内其他期刊,形成了优质稿源留不住、期刊质量上不去的尴尬局面。

(四)未紧跟数字化和融媒体的发展步伐

互联网媒介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整个媒介环境的重大变革,媒介生态被重构[5]。特别是在大众传播领域,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当下,媒体类微博已经形成大规模的集群,截至2015年8月,经认证的媒体类微博约为26259个,其中传统媒体微博17323个[6]。在2017—2018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99种高校社科学报中,有67种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月均发文量比较低,只有10.45%的微信公众号月均发文量大于10篇,大多数发布信息较少,月均发文量小于1篇的微信公众号占总数的31.34%[7]。笔者所在的编辑部也有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但提供的服务功能较少、使用频率较低,没有发挥出新媒体在学术传播上的优势。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大部分仅停留在对纸质内容的复制上,停留在数字化的起步阶段。具体而言,就是各期刊将整理好的电子文档发送给各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等。虽然,期刊数据库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学术期刊实现数字化的一个里程碑式进步,不仅通过数字化技术改变了学术论文的载体形式和用户阅读方式,还有利于实现介质多元化、推广网络化和传播立体化,然而一旦上传,就意味着失去了对文章的主动权[8]。

随着阅读模式的改变,传统纸质期刊正在逐渐式微,除了毕业或者评定职称的特殊情况需要用到纸质期刊外,一般的期刊阅读均转变成了线上的阅读模式,或者下载电子版进行阅读。加上,高校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强,受众面狭窄,发行量小,传播范围有限,因此,近几年纸刊的发行量在持续萎缩,高校学术期刊的平均印数也在逐年下降。2017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统计,传统印刷与互联网加快融合,印刷电子商务平台约300家,数字印刷企业近3000家[9]。出版数字化已成为高校学术期刊转型的必经之路[10]。

当下,高校学术期刊未能实现数字化的原因包括:(1)对传统学术媒体构成威胁的独立学术新媒体还未成型;(2)缺乏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转型的能力和动力均比较匮乏;(3)缺乏既懂专业、出版,又懂数字技术的综合型人才,薪酬福利跟不上;(4)数字化出版和传播中导致的知识产权问题难以界定[11]。

可以说,高校学术期刊数字化仍然任重而道远。未来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方向应该指向完全脱离纸质载体,完全实现在线投稿、审稿、录用、发表等流程,并能实现编辑、作者、专家在线及时交流,成为良好的学术交流和传播平台。

(五)经费来源单一,转型缺乏动力和市场

高校学术期刊的运营经费通常一部分来自高校拨款,另一部分则来自稿件的版面费。据调查,经费充足的期刊不足20%,大部分期刊的运营受到经费的制约较大。加之,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还处于探索阶段,申请校内的经费支持十分困难。可以说,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期刊的长远发展。

鉴于此,有学者提出将高校学术期刊推向市场的建议。然而,现阶段高校学术期刊立刻摆脱行政经费的管理模式采用企业化运作并不现实,其原因如下:(1)高校学术期刊的部门设置大多数局限于学术和编辑两个层面,缺乏专业的营销人员和相应的市场运作经验[1],同时,高校学术期刊的发行量较少,难以在短期内通过改变人员现状和增加发行量来盈利;(2)当前高校学术期刊的工作人员除了部分专业编辑外,还有部分由高校的教师兼职担任,不仅要面对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且缺少对期刊行业整体而科学的判断,很难及时把握期刊的质量,进一步制约了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3)走市场化的发展路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进行广告宣传,导致高校学术期刊难承其重。

因此,在对市场行情和需求都不甚了解的情况下,高校学术期刊突然转向市场容易导致手足无措,无法适应,若没有市场助力的推动,极易出现难以发展而停刊的危险。

(六)行业专家审稿的积极性不高

审稿环节对于稿件的评价、修改、录用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高校学术期刊普遍采用三审模式审稿,虽然能够保证审稿的质量,但耗时较长,特别是外审环节,对于作者来讲,等待的时间越长越会降低其投稿的积极性,甚至影响以后的投稿期刊选择。同时,论文的学术观点也面临无法及时传播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审稿并等待发表,其观点的热度极有可能被大幅减弱,进而导致论文的价值降低[10]。

国内专家热衷于SCI的审稿,而对国内期刊的审稿重视度不够。确实,为SCI审稿,提供无偿的学术服务有利于增加专家自己的学术荣誉,而且,在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中起到加分的作用。相反,即使有偿为国内期刊审稿,由于无法形成SCI的审稿效应,审稿专家的积极性依然较低,从而延长了审稿周期,进而影响稿件的收录进度,也降低了作者的投稿热情,连环效应最终将影响期刊的稿源和行业评价。

以笔者所在的编辑部进行统计,给予审稿专家的评审周期为1个月,只有约50%的审稿专家能按时修回,而且其中评审质量也参差不齐;20%的审稿专家需要电话和邮件跟进才会落实审稿事宜,20%的审稿专家对于审稿邀请不予置否,另有10%的审稿专家直接拒绝审稿。其中,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审稿专家对于国内学术期刊的评审价值认同度不高,认为国内稿件的学术价值低,不足以让自己提高对科研进展的认识,而我国一直是只重论文发表,忽视论文评审贡献,导致国内论文评审成为审稿专家的附加任务而不予以重视。

二、高校学术期刊转型所需的环境已日渐成熟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12]。

2015年,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期刊编辑部的体制机制改革应符合实际情况,运营模式应当转变为编辑部分散组稿审稿、出版企业统一出版发行[13]。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8],推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而高校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的传播平台,应主动服务学科建设,为“双一流”建设做贡献[8]。

2017年1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应用型人才职称评审不与论文挂钩[12]。加上2016年提出的研究生毕业不与论文挂钩,学术期刊面临着稿源缩减的严峻形势[12]。

三、用新发展理念助力高校学术期刊转型的对策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12],为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评价机制

创新是引领期刊发展的第一动力。编辑工作是期刊出版的中心环节,而编辑人员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决定期刊出版和发行质量。因此,要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评价机制。一方面,要提高编辑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市场洞察能力、创新能力,开阔知识和视野范围,形成与时俱进的现代出版理念。另一方面,编辑也需要学习网络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增强对网络出版内容的保护意识。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应通过实行分类评价、突出品德评价和科学设置评价标准等措施健全人才评价标准,通过创新多元评价方式、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畅通人才评价渠道、促进人才评价和项目评审、机构评估有机衔接等来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在高校这个大平台之上,打破不合时宜的人才发展机制,提供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有吸引力的工资福利,才能更好地吸引优秀编辑助力期刊的发展。

(二)协调高校强势学科,创建期刊特色栏目

协调是期刊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强势学科的形成依赖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性因素叠加,其中,地利体现了学科发展的地域性优势,且一般同区域的其他高校也容易在该学科上有相当不错的发展。因此,高校学术期刊应该转变原有的综合性期刊的办刊理念。所谓不破不立,只有借高校学科之力发展细分程度更高、专业化更强的学术期刊,同时联合其他高校进行资源整合,从根本上改变“小、散、弱”的局面,才能从学术上增强期刊自身的实力,这对高校学科建设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对于任何期刊而言,栏目都是其品牌意识、学科特色和办刊宗旨的体现,可以反映出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准。高校学术期刊的改革应从自身角度出发,开设特色栏目,及时抓住行业发展的前沿。对于期刊编辑部来说,需要提前对选题进行策划和组稿,包括栏目的主题、时间、篇数,并邀请学术前沿的专家作为栏目主持人,向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约稿,以提升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走出一条绿色的数字化出版道路

绿色是期刊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学术期刊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不仅可以增强出版的时效性、加快刊发速度,还能通过在数字出版中植入视频、音频、扩展数据、超链接等出版形式的多样化传递更丰富的内容,满足读者的需求。但是,作为一项复杂的转型工程,各个高校学术期刊的自身情况差异很大,不管是推广力度,还是资源拥有量等都各不相同。因此,统一的数字化发展路径并不适合,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刊水平和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出版道路。

目前,阅读媒介已经从纸质转向手机,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必然要迎合读者阅读的小屏幕化、移动化和碎片化需求,建立适应智能手机端的采编系统、传播系统和阅读系统,实现审稿专家移动化审稿和读者碎片化阅读,增强电脑端的论文传播作用,优化移动端的用户体验,提高学术期刊在审稿、采编、传播等方面的效率。

(四)开放高校学术期刊的市场化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开放是期刊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的市场化模式就是在高校学术期刊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互惠互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参与到高校学术期刊中,不仅能给高校学术期刊带来新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和理念,有利于高校学术期刊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积极推动高校学术期刊的市场化运作,而且企业还能利用高校学术期刊这个平台进行技术的推广和转化。

目前,高校学术期刊和企业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的模式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这也是双方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并深化双方的合作。因此,高校学术期刊应积极走出原有的发展模式,以开放的心态与企业合作,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打下基础。

参与期刊建设的人员应该积极参加行业活动,增加在行业的活跃程度和曝光率,以提高期刊在行业的知名度。不仅是期刊发展和评选的相关活动和会议,还应该参与行业的学术会议,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敏感度,主动与行业的专家沟通,进而将他们发展为期刊的审稿专家。而编辑亦可以积极参加编辑论坛、编辑培训等,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刊物的交流,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习有益的办刊和编辑经验。

(五)让作者和审稿专家共享优质的服务

共享就是要坚持以作者和审稿专家为中心,优化审稿流程,加快稿件刊出速度,为作者和审稿专家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他们对于稿件录用工作的认可度,提高投稿的热情。在三审的过程中,可以提高编辑部内部的初审速度,并且制定初审指标,完成指标或是超额完成指标,则根据完成情况对初审人员进行奖励,提高其积极性。同时,在外审阶段,安排专人进行定期跟踪,将外审时间缩短,提高审稿专家的审稿效率。审稿效率高、质量好的专家也应该根据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并定期公布优秀审稿人名单,对于优秀审稿人的稿件,享有优先出版权。稿件一旦被录用,则立刻安排初步加工,以及进行网络的优先出版,保证稿件传播的效率。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学术期刊转型升级已经是大势所趋。机制体制的限制、学术评价体系的不科学、特色栏目的缺乏、经费和市场经验不足、审稿专家的热情不高,这些都渐渐开始限制期刊发展。在倡导融媒体的大环境下,只有积极发展期刊数字化,从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协调优势学科、绿色出版、开放合作模式、共享优质服务这几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方能助力高校学术期刊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学术论文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