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专业优势打造特色栏目,提升理工类高校社科学报的影响力
——以“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为例
2019-03-22楼启炜
楼启炜
(南京邮电大学期刊社,江苏 南京 21004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数量的不断增加,学报栏目设置“同质化”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学报有服务学科建设、引领学术创新的重要职责[1]。同理,高校社科学报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更直接的功能是服务学校的文科建设。因此,高校社科学报必须依托学校的专业优势,凸显学科特色,打造特色栏目,才能在社科类学术学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对理工类高校的社科学报而言,如何解决学校自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较弱的“先天性”困难,提升刊物质量,让刊物在与众多综合性大学社科类学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简称《学报》)“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为例,系统介绍理工类高校社科学报应如何打造特色栏目,以期为其他同类的学报提供参考。
一、“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的创办背景及宗旨
自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以其超大容量、超宽领域、高时效性、高自主性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局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所引发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院校,具有较齐全的信息技术学科群,在网络媒体技术研究方面优势明显,同时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交叉性与融合性,研究基础深厚。2005年,鉴于网络媒体研究的重要性和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学报》设立了“网络媒体进展”栏目(2010年更名为“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旨在结合学校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从非技术的因素和角度开展学术研讨与交流,研究网络媒体发展引发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法律、教育、伦理等课题。
随着网络社会的飞跃式发展,尤其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的信息化、虚拟化进一步加剧,网络化更加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引发个体、家庭、组织、社会、国家乃至全球新的变革,也随之对整个社会治理提出新的挑战[2]。鉴于“网络媒体进展”栏目已无法全面反映网络社会的变革,《学报》于2010年将“网络媒体进展”栏目更名为“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从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探究网络社会正在发生的新变革,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风险、社会治理、道德伦理、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经济安全等种种问题。栏目旨在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网络社会变革,探究网络社会管理的创新,切实为促进网络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指导。
二、“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的建设情况
自2005年至2018年,“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共刊发文章174篇,占同期发文总量的21.6%。栏目文章所占比重大,既表明了栏目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学报的特色。栏目设置稳定,稿件质量优良,大量文章为重要基金项目的产出成果。据统计,“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刊发的基金项目文章占比为53%。其中,国家级项目文章占比为27%。基金项目的成果有效提高了栏目的学术水平,增强了栏目的活力。“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的作者层次较高,所刊发文章作者的高级职称的人次占比为61%。高水平的作者群保障了文章质量,推动了栏目的发展。
栏目吸引了国内众多院校的学者投稿,自2005年开办至今,作者涵盖国内60余所院校,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网络传播学研究的重点院校。校外作者分布广泛,探讨问题多视角,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深入与提升。
(一)精心策划选题,设立栏目主持人制度
自2005年栏目开办以来,《学报》编辑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导向,本着为学校的科研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关注理论前沿,根据国家的规划和方针政策,策划重大选题,发挥理论宣传阵地和学术窗口的作用。栏目开设之初,每年刊发的文章都围绕“网络媒体进展”这一大的框架展开,文章涉及面广,涵盖多领域,包括网络文化与艺术、网络舆情与管理、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新媒体研究等。
伴随全球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发展为网络大国。在国家层面,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社会的法律规范等问题。在社会层面,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编辑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理论与实践,策划重大选题,使栏目每一年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选题,推出具有影响力的系列文章。例如,2010—2011年,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物联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编辑部捕捉到这一热点,在“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大框架下提炼出“物联网发展与社会变迁”选题,推出了一系列文章,从不同视角探究了物联网发展对社会的冲击,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政策建议。2012—2013年,编辑部在调研时发现,国内许多大学纷纷成立自己的舆情研究中心,“网络舆情与管理”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因此,以“网络舆情”为专题刊发了一组文章。这组文章对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到监管、危机消除等全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2014年是中国接入互联网二十年,栏目特别推出“互联网二十年”系列专题,深入剖析了互联网接入中国二十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变迁,互联网的开放与协作带来新的社会发展逻辑,势必对未来社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2015年,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一周年之际,栏目特别策划“网络社会治理”专题,刊发的文章从网络社会的构成、特性与治理模式等方面为网络社会的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在栏目专题化的基础上,编辑部锐意进取,创新求变,于2016年起实施了栏目主持人制度,特邀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黄鸣奋教授与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何明升教授等担任栏目主持人。设立栏目主持人,在大栏目下做专题,可以使选题更为集中,对问题的探讨更为深入,能引起更大的社会关注,有效地带动了学报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追踪学术热点,组约优质稿件
栏目的发展需要优秀的稿件来支撑,为组约到高质量稿件,编辑部成员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和热点,通过组织与参加学术会议的形式,推介栏目,组约稿件。
早在栏目的筹备阶段,《学报》编辑部主任就远赴武汉参加了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新媒介与传播革新论坛,与学者们深入沟通交流,为栏目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栏目开办当年,编辑部举办了小型的全国性会议“网络媒体进展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惠芬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秦州教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黄鸣奋教授等12所高校和信息传播研究机构的30多位专家参加。专家们围绕“网络传播”“网络立法”“网络教育”“网络文艺”“网络伦理”等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此基础上,编辑部成员积极参加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如每年参加“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传播学年会”“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全球传播论坛”“江苏省社科联大会”等。结识著名学者,组约稿件。经过努力,“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延揽了大量优秀论文,促进了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编辑出版栏目优秀论文合集,拓宽栏目的传播渠道
2016年,《学报》编辑部出版了《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选辑》。该论文集收录了从《学报》2005—2015年“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精选出来的优秀论文共56篇。文集中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见证了在栏目开设十年来互联网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现实生活的深刻影响和中国从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和转型。在我国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之际,推出这个精选集,既是对过去十年的总结与思考,更是对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展望。论文集出版后,编辑部将其寄送给老作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一方面感谢作者们的辛勤付出和广大读者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栏目的宣传力度,诚邀更多的学者来探讨“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的话题。
随着学报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编辑部在对栏目进行不断创新的同时,开始借助新媒体进行主动传播。2009年起,《学报》采用网上采编系统,并将每期的学报发布在编辑部网站上,供作者免费下载。在数据库里,原本是整本出版的学术学报已被拆分成单篇的学术论文[3]。但是在编辑部网站上,学报还是以整期的形式呈现,每期有哪些栏目,每个栏目有哪些文章,都一目了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报的传播效果,2015年开始,《学报》与超星建立合作关系,对学报进行数字化的加工与推广;2018年,《学报》开发了微信平台,在移动终端定期向读者推送学报,网刊可以清晰展示每期学报的栏目设置,还可以向读者推荐栏目中的重点文章。
三、“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的影响
“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所刊发的文章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和社会效益,契合当今网络社会发展的趋势,抓住了网络社会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所提出的建议具有政策决策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应。
(一)栏目吸引了众多优秀稿件,文章的学术影响力较高
“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站在网络传播的理论前沿,密切关注以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为中心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新观念,包括网络传播对社会政治(如电子政务)、经济(如电子商务)的影响,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隐私权等各项权利的保护,网络传播与社会群体,网络传播与文化艺术,网络广告,网络传播与全球化,互联网管理等方面。这些研究不仅有定性描述,也有定量和个案研究;不仅对一些新概念进行了定义,也对很多热点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争鸣[4]。栏目创办以来,网络传播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纷纷为该栏目投稿,栏目刊发了众多知名学者的优秀稿件,影响逐渐扩大。根据中国学报网的统计(截止到2019年2月28日),杨震的《物联网发展研究》被引频次为166,下载频次为6887;钟瑛的《我国互联网管理模式及其特征》被引频次为114,下载频次为2404;孙凤、郑欣的《理性与非理性之辨:网络集群行为的产生及其演变》被引频次为69,下载频次为1715;等等。
自2009年至今,栏目所刊载文章有10篇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如《数字技术与电影语言的变化》《网络事件中的阶层冲突》《新媒介时代人际互动的形态变迁》《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基于手机媒体的青少年身份认同研究》《我国网络社会治理模式演进分析》《微电影线上运作形式探讨》《网络虚拟社区的内涵、特征及其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数字媒介时代文学中图像符号的叙事》《中国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构:“三个舆论场”的夹角与控制》等。业界知名学者的文章提升了栏目的质量和影响力,推动了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栏目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
随着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栏目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在2009年江苏省学报“明珠奖”特色栏目的评选中,“网络媒体进展”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2011年,在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的评比中,荣获“特色栏目”的称号。2013年,更名后的“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被评为江苏学报优秀选题策划。2014年,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组织的评比中,“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荣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2015年,“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获评“江苏省省直重点社科理论优秀栏目二等奖”。
(三)栏目带动了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提升
由于“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文章的单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普遍高于学报其他文章的单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因此“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的文章在产生良好社会效应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在该栏目的带动下,《学报》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攀升。2005年以来,陆续获评第三届(2006年)、第四届(2010年)、第五届(2014年)“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2010年度和2015年度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学报二等奖,2014年度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学报一等奖,2011年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优秀学报。此外,于2011年、2013年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学报(扩展版),2015年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学报,2018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AMI综合评价报告》核心扩展版。
(四)栏目促进了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学报》创办“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后,编辑部积极加强与校内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联系,有力地促成了他们研究方向的凝练,使他们的研究视角更加开阔,研究力度更大,产生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围绕“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研究,我校逐渐形成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团队。2013年,我校以叶美兰教授为负责人的“网络文化安全与管理研究”团队获批江苏省首批高校优秀社科创新团队,成为我校首个省级社科优秀创新团队。自2006年至今,学校老师申报了多项与“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相关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社研究等项目。
四、结语
理工类高校,是指以理工类专业为主要学科的高等学校。这类高校的优势学科一般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因此理工类高校的社科学报往往难以获得学校优势学科的有力支撑,从而陷入发展困境。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一些理工类院校在交叉学科领域中发展强劲,有些特色学科甚至已经走在了国内前列,这种学科优势恰恰是一些传统的综合院校所不具备的[5]。由此,结合理工类高校在某个自然科学学科上的优势,从人文科学的视角切入并探讨由此引发的课题,便成为理工类高校社科学报设置栏目的一种可行思路。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正是依照此思路创办的。栏目创办近15年以来,编辑部不断优化办栏策略,加强栏目建设,促进栏目的可持续发展,在栏目建设取得较高的社会评价的同时,也带动了《学报》整体的发展。“网络社会变革与管理”栏目的办栏经验表明,理工类高校社科学报应当充分发挥本校的学科优势,以交叉学科为突破口,找到适合自己的办刊思路,开设独具特色的栏目,不断创新栏目建设,以提高学报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