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2019-03-22

昌吉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小康社会攻坚

张 军

(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1]。而“打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深入内蒙古阿尔山、新疆喀什、云南鲁甸、贵州遵义、宁夏银川、青海海西等民族地区进行考察,对民族地区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终实现同全国人民一道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判断、提出了新要求。五年来,习近平对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战略定位、实践路径、工作方法、工作重点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逐步形成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是新时期党的执政方略在民族地区的重要体现。深刻探究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对于民族地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多民族国家减缓和消除贫困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的形成

贫困问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拦路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民族地区历来是贫困“重灾区”,也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区域。习近平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思想,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实际,逐步形成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

(一)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贫困问题的解决。我国民族地区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也因此成为历代党的领导集体最为关切的焦点。针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旨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摆脱贫困面貌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为新时代民族地区扶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针对民族地区发展程度低、经济落后、灾害频发、困难群众多、基本温饱得不到保障等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政府帮助发展民族经济和扶持救济等方式和途径开展民族地区脱贫工作。1949年《共同纲领》第六章中规定,“人民政府应帮助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3]。结合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毛泽东特别强调“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经常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4]。除此以外,政府还通过发放农贷、救济灾民、组织劳动互助、兴修水利、开辟交通、财政补助、设置医疗补助、教育补助、减免税收、无偿发放农具等形式帮助民族地区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总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呈现以救济为主,帮扶和救济并举的特点。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让一部分地区先形成增长极、形成示范效应。与此同时,邓小平特别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5]。遵循这一理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通过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式对民族地区开展了扶贫工作。一方面,通过对口支援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诸如设立“温饱基金”“专项基金”“贴息贷款”等帮助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使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广泛获益;另一方面,中央提出,民族地区要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发挥资源优势,增强发展能力,实现自我脱贫。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的民族地区扶贫是在社会还存在一定范围的绝对贫困和大范围相对贫困的宏观背景下,实施的以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为主,以帮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扶贫战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行业、区域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鉴于此,江泽民坚持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置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稳定的政治和战略高度,努力解决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问题。江泽民指出,“要继续抓紧做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争取尽快解决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6]。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强调,要妥善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把共同富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7]。这些论述为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极大扩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习近平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遵循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根本原则,经过深刻思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问题,逐步形成了其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

(二)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从贫困的一般进程来看,民族地区贫困反映出了与一般地区相同的综合性、阶段性等特征。从贫困的多维视角来看,民族地区贫困往往又伴随着历史发展的复杂性特点。今天民族地区贫困是历史上贫困面貌动态演变的延续和发展,这种演变恰恰为目前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基本的现实依据。

1952年,中共中央出台了《中央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五年计划的若干原则性意见》,根据中央精神,全国有关单位和地区制定了比较具体的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计划。针对民族地区普遍贫困的现状,国家通过发放救济粮和救济款、帮助民族地区兴建基础设施等措施指导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摆脱贫困。对民族地区进行大规模、专业化的扶贫工作则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先后在1986年和1994年分两次确定了国家级贫困县331个和592个县(旗、市),其中,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多达257个,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43.4%。[8]国家还在1986年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部门,为了尽快实现民族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诸如易地搬迁扶贫、专项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生存状态。至此,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贫走上了一条专业化、制度化的道路。但由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问题复杂多变,并突出的表现在贫困情况严重、返贫问题突出、贫困人口集中、贫困表现“多维”、贫困与教育、交通缺乏密切等特征。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仍有2205万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未实现脱贫,占全国贫困人口7017万的31.42%,且减贫率低于一般地区的14.9%。[9]2011年,中央在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进一步重申,“加大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10]。在充分考虑部分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实际情况下,中央又决定对民族地区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等扶贫攻坚主战场采取特殊扶持政策,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并于2016年12月出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进一步阐明了“十三五”时期国家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等,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人均纯收入2300元)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民族地区整体贫困。鉴于此,习近平从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刻思考如何使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一道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共同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其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

二、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11]。民族地区能否脱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和关键。面对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对民族地区如何摆脱贫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制定了新举措、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理论。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贫困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而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又是“短板中的短板”。在中央划定的国家级贫困县中,仅西藏和云南就占据了147个,在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民族地区占据较大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川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等三个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从2011-2014年的三年时间里,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分别比一般贫困地区高13.8%、10.9%、8.6%、7.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在“全面”,没有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小康社会的建成将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全面”反映在国家扶贫攻坚战略中就是要体现全面扶贫和全民族扶贫。换言之,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将任何一个民族“置身事外”,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在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干部群众代表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12]。2016年7月习近平在考察宁夏时进一步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13]习近平“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坚强意志,是对党的宗旨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时代坚守和进一步具体化,使“共同富裕”的思想更加清晰明确,并且进一步丰富了其理论和实践内涵。如何补齐扶贫“短板”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关键。因此,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推进民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不断释放民族地区发展潜力;加大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边民补贴机制;实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群体综合扶贫工程等。通过一系列扶贫“组合拳”,确保到2020年建成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全面小康社会。

(二)民族地区脱贫关键是找准路子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是国家脱贫攻坚的特殊地带,其人口主要集中在连片特困区,经济底子薄,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减贫边际效应不断下降,贫困代际传递趋势明显,扶贫成本高,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关键在于要有好思路、好方法,要立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历史、自然等实际情况,重点是找准扶贫开发的路子,坚持因人施策、因户施策、因贫施策、因族施策、因地施策,做到“靶向治疗”。2012年12月,习近平赴基层考察扶贫开发工作,面对农村扶贫开发难度大的实际,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我们不缺豪言壮语,也不缺运动式的东西,关键是看有没有找对路子”[14]。2013年11月,在湖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工作时,面对特困村、特困户的帮扶,习近平嘱咐基层干部,要“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15]。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又一次重申,坚持精准扶贫,“关键要找准路子”[16],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2016年7月,习近平在宁夏银川调研时再次强调“找准路子”[17]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性。民族地区情况千差万别,套用一般贫困地区的工作方法解决民族地区的扶贫问题,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是行不通的。因此,找准贫困方位才能把握航向,找出贫困“根子”才能“对症下药”,找对扶贫路子才能拔出“穷根子”。目前,尽管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受制约因素较多,脱贫困难重重,但仍存在诸多有利于扶贫开发的条件,如民族地区普遍矿产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民族特色旅游资源、草原、牧场、林地等较为丰富。如何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成扶贫产业优势,避免民族地区“扶贫同质化”,关键就在扶贫路径上。习近平关于民族地区脱贫关键是找准路子的重要论述是其脱贫攻坚思想的重要构成,是民族地区实行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招”。

(三)民族地区脱贫要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救济式”扶贫极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民族地区过去原始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为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迎来了曙光。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改革自身释放的巨大红利以及国家实施的政策性扶贫战略,民族地区在摆脱贫困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但我国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客观现实也决定了民族地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依然困难重重。除此之外,传统的“外生性”扶贫容易导致民族地区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缺乏活力,这种宏观视角下的“漫灌”式扶贫政策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首先,机会主义思想严重。一些地方政府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为了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和扶贫资金,不是努力摘掉贫困帽子,而是想方设法融入到贫困队伍中,存在“搭便车”的嫌疑;其次,政策性扶贫容易出现扶贫面过大导致的针对性不强,再加之个别地方政府错误思想作祟,难免会出现好办法见不到真实效的现象。再次,扶贫工作涉及部门众多,过去由于扶贫机制及其组织架构的不健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部门之间协调不够而相互扯皮,扶贫资金管理不到位,扶贫资金发放迟缓,甚至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最后,未考虑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特殊性,采取了简单“一刀切”的扶贫方法。为了更好地发挥扶贫政策在民族地区的实效性,提高扶贫速度和质量,将“外生性”扶贫和“内源性”扶贫充分结合,做到扶贫政策落实到人,习近平作为扶贫攻坚规划的总设计师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他指出,扶贫要坚决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求地方政府在扶贫过程中“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基层政府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切记“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在扶贫项目开发上要做到“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18]。习近平关于“脱贫要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其脱贫攻坚思想的具体化,作为脱贫攻坚思想的重要内容必将对提升民族地区扶贫效果,提高民族地区扶贫质量,促进民族地区全面脱贫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民族地区脱贫贵在“扶志”和“扶智”

目前,民族地区脱贫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截止到2016年年末,习近平国内考察调研总共33次,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考察调研都涉及到扶贫开发工作,对民族地区或跟民族地区相关的考察又是其调研的重点部分。面对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一方面,习近平庄严承诺会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另一方面,他要求民族地区群众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扶贫先扶志”“脱贫贵在脱志”,他在湖南湘西考察时语重心长地说:“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19]。2015年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扶志”的重要性;2016年习近平在对宁夏的调研中再一次明确指出,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在精神风貌上要树立信心”[20];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21]。习近平关于扶贫贵在“扶志”的论述激发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树立了人们摆脱贫困的坚定信念,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扶贫必扶智,治贫必治愚。民族地区扶贫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内生机制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使民族地区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如何才能挖掘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内生”潜力,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教育,通过教育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知识存量和劳动技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习近平深谙教育在扶贫攻坚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并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积极改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双语教学体系,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积极发展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职业教育,加强民族地区师资培训。[22]除此之外,他还要求,教育投入要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等。习近平关于“扶智”的论述为民族地区实现“智富”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也为防止民族地区出现返贫,增强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了根本之策。

三、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深刻阐释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民族地区如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是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具体化和升华,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对目前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突出了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中不仅关切到群众生活福祉、提高经济发展等常态性指标,还涉及到社会主义背景下民族问题解决的路径选择问题,凸显了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及民族地区发展成为民族问题的核心要义,民族问题集中的反映在了迫切要求改变生存环境和条件等方面。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23]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4]。现实中,如果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贫困面貌得不到改善,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由此产生的“多米诺”效益,往往对民族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习近平关于“要把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开发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决不能让一个民族掉队”“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使边民能够安心生产生活、安心守边固边”等思想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除此之外,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5]。如果民族地区长期贫困,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关系到两千多万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活福祉,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打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补齐“最大短板”,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实践考验。总之,加快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是对民族地区摆脱贫困面貌的现实回应,不仅是一项关乎各族群众生活幸福的民生工程,也是巩固党执政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大政治任务。

(二)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最明显的政治优势在于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能更有效地推动生产力的变革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从四千多万人减少到目前的两千多万,之所以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减贫成就,不仅仅是国家能力的强大支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更是国家责任使命的引领。而在消除民族地区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工具箱”之中,最能体现全国一盘棋,国家强大调控能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就是坚持政府是扶贫攻坚的主导、人民群众是扶贫的主体、构建合力扶贫的大格局战略。首先,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亮点,它是由党的宗旨和制度优势所决定的。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做到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施策,因势利导,才能实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政府在政策制定、资源调配、资源整合、政治动员、队伍建设、考核督查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这一点无论是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出台,还是强调扶贫开发中基层党建的重要性都能得到充分说明。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也是推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落脚点和最终归宿。与此同时,改变民族地区的贫困面貌也要靠发挥各族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明确人民群众是扶贫主体,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确保人民群众在扶贫开发和扶贫受益的双向调适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势。最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其扶贫开发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扶贫逐渐形成了以专项、行业、社会等有机结合,以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为阻止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提供了保障。同时,这种上下联动、内外合力的扶贫模式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三)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自社会主义诞生之日起,马克思主义就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那便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作为一种价值理想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历史阶段,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和不断推进的现实运动,它表征了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坚守和捍卫,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地区贫困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一直是国家治理的重点领域和关注对象。没有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共同富裕”将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无论是在基层任职还是担任国家领导人,扶贫始终是他工作的主要内容,他在这方面花的精力也最多,对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也格外关注。习近平曾深情指出,从过去的“打土豪、分田地”到今天的“脱贫困、奔小康”,只有让人民群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使他们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能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除此之外,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还关涉到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摆脱贫困面貌,就是为了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让人民真正享有发展成果,共同过上幸福生活,“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26],增强社会发展动力,增进各族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因此,以“共同富裕”和“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脱贫攻坚战略,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思想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整体扶贫进程,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亦深刻地体现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之中。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小康社会攻坚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