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及感染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2019-03-22赵雪丽班付国马震原王东方王淑娟闫若潜
赵雪丽,班付国,马震原,王东方,王淑娟,闫若潜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450008)
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 PR)是由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猪急性传染病,在猪群呈爆发性流行。该病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腹泻、神经症状并发的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1]。近年来,全国各地均有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尤其是2010年以来,由PRV基因变异强毒株为主要病原的仔猪流行性腹泻病,严重危害了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引起新生仔猪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发病率达50%以上,病死率达50%~80%;造成种猪严重繁殖障碍,育肥猪也有发病和死亡[2-3]。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成为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动物疫病之一。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将该病纳入了净化要求,并取得了一定成效[4]。但该病在我国仍广泛存在,我国规模化猪场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疫苗免疫[5-6],目前市售的大多数伪狂犬病疫苗为gE基因缺失疫苗,该疫苗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猪伪狂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7-9]。实验室PRV gB和gE ELISA抗体检测是评价猪场PRV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抗体水平的重要手段[10],也是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净化的必需手段。
本研究通过对抽查的不同养殖猪群PRV gB和gE抗体水平进行研究,结合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系统掌握猪群PRV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保护效果,建立科学的PRV抗体监测评估标准,能为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阻断法检测PRV gB抗体ELISA试剂盒(以下简称gB ELISA)和阻断法检测PRV gE抗体ELISA试剂盒(以下简称gE ELISA)均购自美国IDEXX公司。
1.2 血清
省内10家背景清晰、饲养环境良好的规模化猪场,猪群经gE基因缺失的PRV疫苗免疫,每家抽检100份血清。
1.3 检测方法
1.3.1鉴别猪伪狂犬病毒(PRV) gD/gE基因复合TaqMan MGB探针FQ-PCR检测方法由本实验室建立。用gB ELISA检测猪场血清的免疫抗体,S/N<0.6,样品确定为合格;用gE ELISA检测猪场血清的感染抗体,S/N<0.6,样品判定为阳性,S/N>0.7,样品判定为阴性,0.62 结果
从10家PRV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猪场抽检血清的检测情况来看(见表1),被检猪场的猪群群体gB免疫抗体水平差异较大,其中猪场3与猪场7的合格率相差40%;其中部分猪场样本的平均S/N大于0.7,合格率偏低;gB ELISA检测结果平均S/N值小于0.1的群体,其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超过90%;不同猪场的被检样品间变异值高低不一,其中有5家猪场的CV值(%)超过15.0%,样品间变异较大,说明这些群体中阴性个体的免疫抗体水平参差不齐;gE ELISA检测结果的场病原学FQ-PCR检测结果也为阳性,但存在gE ELISA检测结果阳性而病原学检测阴性的样品,并未呈现出一定规律,具体原因需要结合猪场具体情况和流行病学调查深入进行分析。
表1 10家PRV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猪场抽检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
10家PRV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猪场抽检血清检测结果表明:在gB ELISA群体平均S/N大于0.1、免疫合格率小于90%、样本间变异值大于15%、gE ELISA结果阳性的猪群中,病原学检测结果有PRV感染的阳性个体。为了更好地评估PR免疫效果,以达到规模化猪场PRV净化的要求,结合长期的PRV抗体监测结果、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中心初步建立了PRV抗体监测评估标准:对于采用基因工程gE缺失疫苗免疫猪群,采用美国IDEXX公司生产的gE和gB抗体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PRV 野毒感染抗体及免疫抗体,净化猪群gE抗体阳性率应为零,gB免疫抗体S/N值应≤0.1,样品间CV值应≤15%,猪群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需长期维持在90%以上;如gE抗体呈阳性时,应进一步采集相应猪鼻拭子或扁桃体样品进行PCR病原学检测。对非免疫猪群,gE或gB抗体检测结果应长期为阴性。符合以上条件,才能满足PRV净化要求。
3 讨论
伪狂犬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易在猪群间传播,对其控制主要依赖于疫苗的免疫接种[11]。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使用基因缺失疫苗和相应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该病已得到控制或根除[12-13]。本研究所检测的猪血清样品采自河南省部分规模化猪场,各场均进行过PRV gE基因缺失疫苗的免疫。gB抗体的检测是评价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依据。当猪接种了PRV gE基因缺失疫苗后,将产生缺少gE糖蛋白的抗体,而猪一旦感染野毒后,会产生针对所有蛋白抗原的抗体,与野毒抗体产生区别,所以应用PRV gE抗体ELISA试剂盒能准确地检测出PRV野毒感染抗体。PRV gB蛋白产生的抗体与中和保护率相关,gB蛋白的抗体高低直接反应中和抗体保护的效果。通过gB和gE抗体的检测,可以掌握伪狂犬病在种猪群中的感染和免疫情况,从而为防制狂犬病作出合理的评估[14-15]。本次检测的10个猪场中仅有猪场7和猪场8未检测到猪伪狂犬病原,gE ELISA和FQ-PCR均为阴性。对比猪伪狂犬阳性猪场,发现阳性场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普遍较低,并与病原学检测阳性个数呈正相关性;而猪场4的抗体合格率高于90%,亦检测出1份核酸阳性,分析原因发现:该猪场被检样本的抗体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值,说明猪群的免疫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存在某些猪只的免疫水平过低,不能抵抗野毒侵袭。
从长期监测结果可以看出,要保证猪群不被野毒感染,猪群的免疫抗体需要达到一定水平,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需高于90%,猪群之间抗体水平变异值不得高于15%,并且需长期维持该水平。在外界环境剌激下,猪群免疫力可能有所减弱,潜伏状态的病毒便可转化为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因此,持续监测猪伪狂犬病免疫效果对该病的预防和净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