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表现及应对探究
2019-03-22张淑飞
张淑飞
(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心脏介入手术(interventional heart surgery)逐渐用于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1]。但是大量临床经证实,在使用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如果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极大的提高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严重出血等多种外周血管并发症,对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带来不良影响。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旨在为临床预防并发症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将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7例,女性55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4.52±3.81)岁;其中行冠状动脉造影、起搏器植入、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分别为75例、6例、41例;单纯静脉穿刺5例,动脉穿刺117例。
1.2 外周血管并发症诊断方法:详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血肿,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如有需要则对患者的组织或血管实施系统的CT检查和超声检查;如果穿刺部位的皮下有出血性硬块,而且硬块的直径超过2.5 cm判为皮下血肿;如果患者出现腹膜大血肿要对其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存在异常改变的需要进行紧急输血治疗,判为严重出血;超声检查患者静脉管腔明显增大且伴有实质性回声,但是腔内并无血流信号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股静脉官腔内有明显的静脉血流信号属于动静脉瘘;如果股动脉附近存在伴有动脉血流信号的假腔判为假性动脉瘤。
1.3 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处理措施:见表1。
表 1 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外周血管并发症处理措施
2 结 果
结果显示,122例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中有3例出现局部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静脉瘘,1例动脉血栓,1例严重出血,所有患者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74%(7/122)。对所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均康复。
3 讨 论
有文献资料显示,临床上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在0.5%~17%[2],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74%,说明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后外周血管并发症较为常见。一般情况下,介入术后皮下发生淤青、少量渗血的情况较为常见,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如果患者情况较为严重时就要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否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文献资料显示,在心脏介入治疗后的早期听诊血管穿刺部位能够及时的发现外周血管并发症,可有效的抓住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的治疗时机,听诊配合超声检查,能够及早的发现小的或无明显肿块的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不良并发症[3]。调查结果显示,122例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中有3例出现局部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静脉瘘,1例动脉血栓,1例严重出血,所有患者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74%(7/122)。分析介入治疗后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操作因素,如穿刺位置不当、反复穿刺、鞘管送入或器械损伤,按压不当,过早的拔除鞘管,选择不合理的抗凝药物;护理因素,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够或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患者出现血肿和出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早期并发症出现后没有进行及时进行合理处理,延误诊断和治疗的时机,导致并发症愈发加剧;患者自身因素,在术后患者不遵医嘱,过早的进行翻身、活动、曲屈下肢等自主活动,术后做出呕吐、咳嗽、打喷嚏、大便、打喷嚏等动作,术后患者凝血不全,患者年龄过高,皮下组织、肌肉欠发达等因素都可导致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4]。
调查发现,根据患者外周血管并发症种类给予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干预后患者均康复并顺利出院,说明本次针对患者并发症制定的应对措施合理有效。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可能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外周血管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预防[5],这样可将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的伤害降到最低。首先可对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和可能引起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尽量减少恶心、呕吐、咳嗽、喷嚏等动作,如需要大小便要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6],在术后6~8 h内穿刺侧的下肢一定要保持在伸直的状态,在必要时可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翻身和适度按摩,在手术结束12 h后可进行少量运动,以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在手术结束后要不断加强巡视,严格做到视、听、查、问,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外周血管并发症,要及早发现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干预以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