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2019-03-22韩旭
韩 旭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急性心肌梗死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综合征,其主要包括静息心绞痛、初发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心肌梗死、恶化劳力性心绞痛早期心绞痛。如果患者不能及时进行治疗,病情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会发生猝死及不良心血管症状。临床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时,其治疗方法为抗凝、稳定劈裂斑块、抗血小板、改善内皮功能等方法。氯吡格雷为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临床治疗效果显著[1]。因此,本文将对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进行探讨,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经诊断,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排除对象: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14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为(62.64±1.35)岁。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2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为(58.63±1.36)岁。患者在知情同意下,加入实验研究。本次实验中,患者一般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卧床休息及镇静等,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云南云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321)、美托洛尔(珠海经济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7290、硝酸甘油(济南为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743)等抗心绞痛药物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5)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300 mg,之后更改为75毫克/次,持续治疗4周[2]。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情况。
1.4 效果判定:判定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清晨空腹取患者肘静脉血5 mL,在室温下凝固,然后分离血清,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项血脂指标进行测定[3]。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判定,分为3个标准:显效: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有所改善,存有少数不良反应;无效:患者各项症状并无明显改善,一些患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00%。
1.5 统计学原理:本实验通过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情况资料开展χ2检验,并以(%)表示,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情况开展t值检验,并以表示,当P<0.05时,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情况,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情况,mmol/L)
组别 n TC TG HDL-C LDL-C观察组 治疗前 2.15±0.78 5.36±1.63 1.10±0.67 3.53±0.73治疗后 1.35±0.42 3.26±1.03 1.32±0.73 2.34±0.52对照组 治疗前 2.17±0.46 5.34±1.39 1.12±0.42 3.61±0.54治疗后 1.93±0.47 4.22±1.07 1.21±0.84 2.95±0.42 t 3.563 3.631 3.618 3.852 3.942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患者治疗疗效,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3/34)明显优于对照组82.3%(28/34),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临床治疗中,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及缺血反应。所以,抗血小板及抗缺血是临床治疗的基本措施。临床治疗中常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有研究认为该药物可以额有效稳定斑块,减少患者炎性反应,具有保护心血管作用。但是,也有研究表明,该药物对血小板作用较低[4]。
氯吡格雷为噻吩并吡啶类一种生物,可以选择性、不可逆性的与血小板表面的受体P2Y12相结合,从而有效抑制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Ⅱa/Ⅲb被激活,从而防止血小板扩增及活化,可以避免血小板大量聚集和黏附。并且,氯吡格雷有效抑制血小板膜上遍布的二磷酸腺苷受体,从而防止TXA2等凝血因子的形成,进而促进血液流通。另外,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腺苷环化酶聚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提升患者血小板中环化磷酸腺苷水平,进而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黏附。因此,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少[5]。
本次实验研究中,对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由实验数据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3/34)明显优于对照组82.3%(28/34),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