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形势浅析
2019-03-22金家红
小龙虾,又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或淡水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其肉味鲜美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又因其食性杂、生长周期短、适应能力强,近年来已经成为全国各地重要经济养殖品种。稻虾综合种养是将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有机结合的新型生产模式,具有稳粮、增效、绿色、环保等作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稻田资源产出率、利用率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稻虾综合种养生产技术得到较快的发展。
一、稻虾综合种养历史
(一)稻虾综合种养简介
稻田养虾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利用稻田水面养虾,既可获得虾产品,又可利用虾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此外,虾还可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稻虾综合种养发展史
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稻田立体开发综合经营的雏形。近代,随着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广,稻田以种稻、养鱼为主体的综合开发利用问题,已经摆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面前。国内外对稻田立体开发利用有一些研究,但一般都比较分散、零碎,不利于系统地指导、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稻田,因而有必要对稻田的立体开发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二、宣城市稻虾综合种养应用现状
近年来,宣城市围绕安徽省农委“双千工程”定位,以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农民为目标,积极发展推广稻虾连作种养产业,着力打造示范基地创建。截至2018年底,宣城市稻渔综合种养种植面积10.4万亩,其中万亩示范区2个,千亩示范片12个,稻虾综合种养百亩示范点建设97个。
文/金家红
(一)主要种养模式
宣城市稻虾综合种养主要有稻虾连作和稻虾共作2种模式,2种模式在幼虾投放和成虾收获的时间上略有差别,目前生产上以稻虾共作为主。稻虾连作一般是8月~9月中稻收割前或者10月~11月中稻收割后投放幼虾,第二年4月上旬~6月中旬收获成虾;6月~7月整田,种植1季水稻,如此循环轮替。这种模式,稻虾共生时间较短。稻虾共作一般是8月~9月中稻收割前或者10月~11月中稻收割后投放幼虾,第二年4月上旬~5月下旬收获成虾;6月整田,种植1季水稻,视情况补投放幼虾,8月~9月收获亲虾或成虾,循环轮替。这种模式种1季水稻,收2季虾,稻虾共生时间相对较长。
(二)社会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
稻虾综合种养生产的稻米和小龙虾具有无污染、无农药、生态安全等优势,加上小龙虾、河虾、有机稻米等产品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稻虾综合种养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以郎溪县为例,2017年郎溪县稻虾连作区种养户水稻产量在7.5t/hm2以上,小龙虾平均产量为1.50t/hm2~2.25t/hm2,平均纯利润在3万元/hm2以上,是单一种植水稻的4倍,大幅增加了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2.生态效益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实施过程中,小龙虾活动和代谢产物可以改善稻田土壤透气环境,为水稻生长提供肥料;小龙虾取食可减少稻田杂草和虫害的发生。水稻生长能起到净化水质和为小龙虾提供隐蔽栖息场所等作用,稻虾连作区的农药、化肥施用量同比减少30%~40%,产出的稻米和龙虾品质好、安全性高,既促进粮食增收,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打下良好基础。
3.社会效益
宣城市在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推广中,注重社会效益的引领,在提升科技水平、开展示范基地创建、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充分发挥养殖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周边居民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提升农民收入,促进稳定,加快脱贫攻坚。
三、产业发展待提升
(一)配套设施落后
宣城市大部分稻虾连作种养的稻田未经过农业综合开发和改造,且很多田块面积小、不连片,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落后,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和节约化生产,与发展现代化、产业化农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缺少规模化的交易市场,不利于销售、运输,难以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二)苗种供应问题
随着稻虾连作种养面积的不断扩大,种苗市场供应不足的矛盾逐渐显现。由于本地种苗供应量有限,不能满足种养大户的需求,不少种养户到外地选购虾苗,不仅造成虾苗品质良莠不齐、品种杂乱、价格偏高,而且经过长途运输的苗种存活率较低,大大增加了种养成本。
(三)稻虾种养技术薄弱
近年来,随着稻虾综合种养面积的不断扩大,小龙虾的种苗繁育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问题凸显。目前小龙虾种苗繁育方式主要是稻田自繁自育,种苗的规格、质量、出苗数量、出苗时间、成活率等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龙虾养殖病害呈上升趋势,病害种类增多、发病范围扩大、发病率提高。而稻田养虾技术又具有交叉学科性质,对从业的人员技术要求更高,需要精通种植业的同时还要精通养殖业,因而导致从事稻虾连作种养的实用人才较少,不能适应规模化发展要求。
(四)盲目扩张带来的行业危机
近年来,由于小龙虾市场的日趋火爆,养殖小龙虾的经济效益远高于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部分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无序发展,盲目扩大稻田养虾水面。在生产过程中,只重视小龙虾的养殖,而忽视水稻的管理。稻田过渡开挖,导致农业机械难以下田,对水稻机械化生产造成不便,影响水稻产量;有研究表明,随着稻虾共作生产年限的延长,水稻茎基腐病显著加重,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病情指数也有所提高。
四、稻虾综合种养发展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管理部门应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对稻虾连作区田块的水、电、路、渠等设施进行改造,完善稻虾连作区整体的基础设施条件。
(二)研究标准,规范发展,提高种养技术水平
对稻虾共作的最适稻田条件开展研究并明确规范发展标准,如面积规模,土壤类型、水资源供给条件和水质环境等。主要从适合综合种养水稻品种标准、田间工程建设、小龙虾投食和水稻种植管理、生态养殖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生产出优质安全的生态稻虾产品。选择在水源、阳光充足、水质清澈、远离污染、排灌方便的田块进行。
(三)建设优质种苗繁育基地
加强建设小龙虾优质种苗繁育基地,解决苗种供应问题,为当地种养户提供优质虾苗供给,满足生产需求,提高龙虾产量和质量。
(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引导、鼓励当地种养大户,采用科学的种养方法,提升稻虾产品的品质,帮助申报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认证。政府加强同企业合作,共建区域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做好品牌宣传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