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潍坊践行绿色发展的渔业养殖模式分析

2019-03-22凌涛胡明

中国水产 2019年3期
关键词:尾水工厂化渔业

文/凌涛 胡明

日前,潍坊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有关人员到合肥市参加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举办的渔业科技成果奖励申报暨现代水产养殖技术模式培训,并赴浙江省宁海县考察学习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和尾水处理技术,赴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扬中基地学习工厂设施渔业、循环水生态湿地处理、稻渔综合种养等技术。一路走来,跑道养鱼、集装箱养鱼、稻蟹共生、尾水生态化治理、渔业信息化、养殖水综合利用等技术轮番登场,绿色发展俨然成为渔业发展的现在和未来。同时,绿色发展使渔业各产业和三产融合发展更具活力,也使渔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应结合本地水产养殖特点,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大力推广绿色渔业发展模式,并推动渔业各产业和休闲旅游、智慧渔业的有机结合,努力发挥绿色渔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作用。

一、山东省潍坊市水产养殖产业现状分析及绿色发展对策

(一)工厂化养殖

1.养殖现状

潍坊市沿海和寒亭北部具有丰富的浅层地下卤水资源,适合发展海水工厂化养殖,自2000年以来,大菱鲆、半滑舌鳎、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逐渐成为潍坊市水产养殖主要产业,养殖面积103万m3。潍坊市临朐县冶源镇、东城街办和青州南部库区具有丰富的冷水资源,主要养殖鲟鱼、虹鳟等冷水鱼,养殖面积42万m3。工厂化养殖通过人工干预,使养殖环境最大程度适应养殖品种的生长,养殖品种生长快、代谢快、生产周期长,且养殖密度、投饵量、用水量大。

工厂化养殖缺乏完整的生态系统、日换水量大,因此养殖尾水排放量大,有机物、氮磷化合物污染大。多年来,发展环境宽松,养殖模式粗放,养殖户基本不对养殖尾水采取净化措施。随着国家对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受到高度关注。在环保相关政策法规的强制要求下,特别是在中央环保督查高压态势下,水产养殖污染清理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水产养殖排放要求日趋严格,工厂化养殖业面临严峻挑战,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形势迫在眉睫。

2.绿色发展建议

为确保工厂化养殖业稳定发展,可在工厂化养殖场(区)配套尾水净化区,通过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人工湿地、循环水养殖等系统对工厂化养殖尾水进行净化。

海水工厂化养殖可采取的措施:经固液分离、生物处理后排放到土池,通过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将水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鱼虾蟹贝藻等生态水产品,达到水质净化效果;土地资源紧缺的养殖区可对现有车间进行改造,采取循环水养殖模式,做到尾水零排放;分离的固体污染物经生物降解后,可作为肥料经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用来养殖浮游动物、滤食性贝类。淡水工厂化养殖可采取的措施:进行固液分离,固体污染物经生物降解作为农作物肥料;废水经生物处理后用于浇灌蔬菜、农作物,不再循环养殖;将养殖车间和室外池塘组成类似集装箱养鱼的循环养殖系统,室外池塘可采用人工湿地净化模式,种植喜水作物、蔬菜、花卉、大型水生植物等对尾水进行净化循环利用。

(二)海水池塘高密度养殖

1.养殖现状

潍坊市现有海水池塘高密度养殖面积1万亩左右,在寒亭泊子社区、潍北农场、昌邑下营镇柳疃镇、滨海央子街办、寿光卧铺乡等地。每口塘养殖面积3亩~5亩,放苗密度4万尾/亩~6万尾/亩,生产周期4个月左右,养殖一茬,养殖品种以南美白对虾为主,2017年开始试养斑节对虾。

水源有海水、地下卤淡水、地表淡水,沿海池塘盐度20~40,盐碱地池塘盐度10~15。一般不设排水口,不向周边排放尾水,对虾上市后,养殖水被渗透、蒸发掉。池塘内具备一定生态系统,能分解利用一部分营养物质,但因养殖品种单一、生物链不完整、投入品投入量过大,养殖中后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水质易变坏、有害菌易爆发,养殖生物免疫力也会下降,极易爆发疾病。养殖水体中未被充分利用的营养物质和死亡藻类、细菌等沉淀成为底泥,对养殖生物和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2.改善措施

为保证高密度养殖池塘的养殖效益、生态效益,应采取以下措施:

(1)进行池塘底排污改造,及时排放、收集污水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废水在尾水处理池培育浮游生物、开展鱼贝混养、种植耐盐植物,进行水质净化;还可用净化过的水进行集装箱养鱼、跑道养鱼,达到循环利用和增产效果。

(2)海水工厂化养鱼废水沉淀后可排到塘中开展虾蛏混养,这一模式已在潍坊市应用,既节约了养殖用水、净化了水质,又取得较高产量。

(3)潍北农场、泊子等养殖区同时具有充足的地表淡水和耕地,可在养虾塘周边建设人工湿地系统、发展稻鱼综合种养,做大生态渔业、休闲渔业比重,延长经营周期。

(三)淡水池塘养殖

淡水池塘养殖在峡山、安丘、高密、诸城、潍城等南部库区,这些水域环保标准高,很多水域不允许新建养殖水排放口,养殖水要求循环使用或按一级标准排放。这些区域可大力推广集装箱养鱼、跑道养鱼系统,并在人工湿地系统进行稻渔、渔藕综合种养,既达到渔业生产高产量、高质量,又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渔业。这种模式使渔业生产和三产有机结合,并可能将休闲渔业做成主业。可在缺乏耕地资源的山区或农村边角地块开展集装箱养鱼,增加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增加群众收入,帮助落后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

(四)海水池塘生态养殖

海水池塘生态养殖主要分布在昌邑、滨海、寿光沿海,单口池塘面积在几十亩到几百亩,以海参、对虾生态养殖和虾蟹混养为主。这种养殖模式管理简单,一般无机械增氧设施,很少投喂饲料。通过养殖区扬水站进水,且多数进排水系统不独立,易传播疾病。夏季高温强降雨季节,河道入海口、进水渠中充满淡水,养殖池1个~2个月内无法正常换水。因无机械增氧设施,暴雨过后,无法及时使表层淡水和下层海水进行对流混合,易产生倒藻、缺氧、池底水温度高、水生生物死亡等不利因素,并会导致池底厌氧菌爆发,使养殖生物大面积发病死亡。

对海水生态养殖池塘,应加快标准化池塘改造,要统一规划好,设独立进排水系统。为提高养殖产量和养殖成功率,建议将大池塘改成20亩左右的小池塘,并将池塘挖深,这样池塘蓄水量充足,便于使用机械增氧设施,能有效应对高温强降雨等恶劣天气。也可在池塘周边打卤水井或建蓄水池,保证7月、8月能够及时换水。海水生态养殖池可作为工厂化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池,通过开展虾蟹贝藻混养等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有效利用和净化工厂化养殖尾水,获取较高经济和环境效益。

(五)水库、滩涂增养殖

水库、滩涂应根据水域的营养状况,科学增殖土著品种,合理制定捕捞标准和捕捞计划,以保护自然种群形成、恢复水域的自我平衡为目标。这些水域可开展休闲垂钓、渔事体验、渔业观光等活动,但要对钓场布局、钓具钓饵种类、垂钓品种、游人行为等规范管理,尤其要禁止钓捕滤食性鱼类,避免对这些水域水生生物种群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六)浅海、深海养殖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8年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给山东下达了打造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的任务,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建设海洋强省会议上把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等作为海洋强省工作重点,中央和省委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为海洋渔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2017年开始,环保治理大幅压缩水产养殖陆地发展空间,渔业发展亟需开拓新空间,转变发展模式,这给渔业的短期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从长期发展看,潍坊市水产养殖应突破陆地、滩涂等传统区域,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努力向浅海、外海发展。2010年左右,潍坊市就打造了海湾扇贝筏式养殖产业,之后由于缺乏跟进措施,浅海养殖规模、品种、养殖模式未有新突破。今后,建议将海水养殖向外海拓展,发展养殖工船和深水抗风浪网箱,并下延海底纵深,进行多层级养殖,适度发展滤食性养殖品种,发展海洋牧场,打造海底绿水青山。世界最大、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一号”在日照黄海冷水团投入使用,是对我国传统海洋渔业养殖模式的一次颠覆,吹响了现代渔业向海洋进军的号角。

二、科学认知渔业,保护绿色渔业发展空间

(一)深刻认识现代渔业绿色发展模式对渔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的内涵是乡村各种产业和新型业态全面发展,创新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乡村产业振兴等十大振兴,乡村产业振兴排在首位,这符合十九大做出的“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渔业仍是库区、湖区和沿海渔村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渔业产业兴旺是实现渔村振兴的关键。2018年全国渔业转型升级推进会提出“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16字渔业发展目标任务,韩长赋部长也指出现代水产养殖要做到“健康养殖、绿色发展、节本增效、以质取胜、环境友好、不滥用药”,绿色发展是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渔业绿色发展模式是渔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只有全面打造现代渔业绿色发展模式,渔业产业才能做大做强,渔业才能令人羡慕,渔民才能令人尊重,渔业文化才能更加自信,渔村才能宜业宜居,渔业发展才能后继有人。

(二)推动现代渔业健康发展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

渔业发展一般分布在库区、湖区、江畔河畔、沿海滩涂和渔村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跟游牧民族逐水而居一样,是农牧渔业生产发展的自然规律。渔业丰富了人类的菜篮子,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优质动物性蛋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发展渔业,提供优质渔业产品是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渔业是渔民赖以谋生的手段,是大多数渔村群众终生的事业。因此,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渔民群体的角度而言,政府都有义务为渔区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传统渔业的问题既是渔业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的,也是开展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不足造成的,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渔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和技术服务,更应该为养殖尾水集中处理、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等提供公共服务。

(三)环保不能对渔业进行一刀切

环保重压下,一些地方出台政策关停、取缔渔业生产活动,这背离了环保部对养殖业不采取一刀切的要求。就水环境污染而言,它包括化学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和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污染可能来源于农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和工业废弃物等。化学污染物中,氮、磷等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化肥工业、工矿企业、生活区、养殖场、农田等排放的废水,主要危害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耗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等,容易氧化分解,主要危害是大量消耗水中溶氧;无机盐类可能来源于所有污染源。化学污染物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有毒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矿山生产活动,石油类主要来源于船舶漏油、石油工业和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排放及意外泄露事故等,这些污染对环境危害大,有的为持久性污染物,短期内难以消除。渔业生产主要产生氮、氮磷化合物和耗氧有机物,可通过物理修复、生物修复技术吸附、滞留、过滤、沉淀、吸收、降解,最终能通过水生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从水体移走,或通过水生动物对有机物的吸收和对浮游藻类的摄食,被食物链等级较高的水生动物从水中移走。政府可以投资,也可引导养殖户建立生物处理系统对养殖用水进行净化或循环使用,做到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而不能因环保压力对水产养殖业采取一刀切的措施,以避免矛盾叠加,防止“摁下葫芦,起来瓢”。

(四)加大近海渔业生产环境保护

滩涂贝类作为滤食性生物,对近海水质净化起巨大作用,通过摄食藻类、有机碎屑,能有效去除水中氮磷化合物和颗粒有机物。潍坊市滩涂贝类资源近年来急剧下降,一方面灭绝性捕捞、淡水截留、围填海等活动造成贝类资源下降、生存环境改变,另一方面化学污染加剧水域环境恶化。通过渔民了解到,近几年小清河口、老河口附近滩涂每年都会出现贝类大面积突然死亡,昌邑近海筏式养殖区最南端的扇贝死亡率高、养殖产量和规格明显下降、养殖区逐渐向北转移。这些现象可能与近海化学污染有极大关系,也说明在环境污染事件中,渔业产业本身是受害者。近海水域环境的破坏对近海生物资源的繁殖、生长不利,近海生物资源得不到恢复,近海水质的富营养化就不易解决。应加大对陆源工农业排污口的环保执法力度,杜绝高污染、高毒性化学污染物入海,保护近海环境,恢复近海生物资源,维护近海生态平衡。

猜你喜欢

尾水工厂化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鲑鳟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孵化和开口技术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现状分析
工厂化养虾到底难不难?做好肠胃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养殖尾水处置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