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五种思维 提升体系能力
——为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

2019-03-22张文

中国水产 2019年3期
关键词:渔民渔业水产

文/张文

当前渔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水产技术推广面临全新的发展形势,要有新思维、新思想、新认识、新判断,找准定位,提升站位,奋发有为,有所作为。

一、坚持战略思维,提升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新站位

战略思维就是要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当前,渔业发展的时代前沿是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必须在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三大战略”中找准定位,明确使命要求。

(一)把握“三大战略”时代要求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坚持科教兴渔思想,增强渔业科技实力,提高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贡献度。坚持人才强渔思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激发各类技术人才的活力和潜能,支撑和服务现代渔业发展。产业振兴,要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以产业兴旺为首要目标,更加全面和直接地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人才振兴,要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还要为振兴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贡献力量。文化振兴,要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强化对渔民和乡村科学文化传播和普及,推进乡风文明。生态振兴,要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把着力点从单一生产环节转向生态环保和渔民生活,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组织振兴,要求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主动对接乡村管理和服务需求,为支撑行业管理、服务基层乡村治理发挥作用。

(二)把握新时代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四个属性”

产业属性是根本属性,要始终围绕渔业产业发展的中心和大局,把握服务产业的根。科技属性是专有属性,水产技术推广属于科技范畴,推广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在振兴渔业中不可替代。社会属性是公共属性,水产技术推广是公共服务,接触的是基层、渔民、乡村和企业,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联系基层和农民的桥梁纽带。生态属性是新增属性,随着渔业发展矛盾变化,水产技术推广也应当从过去注重生产向注重生态转变,要把资源修复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作为重要内容。

(三)提高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四个站位”

体现政治性,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必须”“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等“三农”工作论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三农”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体现时代性,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和渔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保持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意识,加强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原则要求、重大任务和方法举措的把握,积极扛起助推乡村振兴、促进渔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体现技术性,以推动水产科技进步为己任,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不断增强产业变革的敏感性和技术变革的敏锐性,把握水产技术进步变迁规律,增强技术应用的前瞻性引领性适用性。

体现群众性,以渔民为本,以基层为根基,要把检验推广工作成效的标尺放在解决渔民和基层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上,放在促进渔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实际效果上,放在渔业渔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振兴上。

二、坚持历史思维,提高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新认识

历史思维就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更好地指导现实工作。回顾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发展历程,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从建国之初水产业“一穷二白”,技术推广薄弱,到1993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2012年新修订《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年底出台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一衔接两覆盖”支持政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加强。目前形成了国家、省、地市、县、乡5级完整体系1.2万多个机构、3.4万推广人员队伍。

(一)水产技术推广的历史贡献

一是为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7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45.33万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46.37公斤,这些成果都凝聚了全体水产推广机构人员的辛劳和汗水,功不可没。

二是促进了渔业重大技术的创新发展。积极发展池塘精养、健康养殖、稻田养鱼、循环水养殖等技术,推动集装箱养鱼模式、养殖尾水处理等技术落地。

三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渔业劳动力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农业其他行业,常年雇工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巨大。

四是促进了农村渔业技能人才培养。到2017年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共指导农户122.6万户,举办渔民技术培训1.9万期,培训渔民107万人次。

五是促进了农民增收。1978年我国渔民人均纯收入为93元,2017年为18452.78元,是1978年的198倍。1978年渔民人均纯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3.6元低30.39%,而2017年渔民人均纯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432元高出37.4%。

(二)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始终坚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广工作才有推动力。二是必须紧紧围绕渔业中心工作,坚持服务渔业发展大局,推广工作才有影响力。三是必须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推广队伍和推广人员素质,推广工作才有战斗力。四是必须始终坚持贴近渔民需要,切实解决渔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广工作才有生命力。

(三)做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政策条件

强化体系的稳定发展。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强化推广队伍建设,明确推广机构职责、编制和岗位设置,稳定基层推广队伍。强化推广的公益性职能。认真履行《农业技术推广法》赋予的法定职能,积极做好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疫病监测、质量安全、信息服务等公益性服务,瞄准乡村振兴、渔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新需求,积极拓展水产技术推广公共服务领域。强化政府的财政投入保障。建立推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保障专项资金和基层推广机构工作经费,保障基层推广人员福利待遇,保障推广机构必要工作条件。

三、坚持辩证思维,把握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新方向

辩证思维是指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特别要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当前渔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优质安全水产品、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水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渔业资源环境过度利用之间的矛盾。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要聚焦矛盾变化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环节,实现工作思路的重大转变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

(一)水产技术推广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

传统推广理念与新形势要求不适应。现在已经到了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的阶段,水产推广工作要满足“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渔业发展新要求。传统技术结构和技术体系与新形势要求不适应。养殖尾水直排直放,高密度高投入带来水质调控复杂化,优质抗病抗逆绿色新品种仍待突破,现代设施装备应用率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新技术应用缓慢。人员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要求不适应。仍然重视产量,对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接受程度低,缺乏技术敏感性,技能转换跟不上等问题。

(二)明确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主攻方向

一是以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为导向,聚焦现代技术模式创新,打造和推广一批适应新形势、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现代水产养殖技术模式。二是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聚焦渔业提质增效,围绕水产品质量、养殖生产效率和效益、品牌创建、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技术升级需求,补齐短板,提供支撑。三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聚焦资源生态养护,加快拓展工作领域,积极参与承担渔业生态修复、渔业资源养护等相关工作。四是以人才振兴为关键,聚焦新型渔业技术人才需求,着力培养一支“一懂两爱”的推广工作队伍加强对新型职业渔民、新型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渔场主、渔业职业经理人和渔业社会化服务骨干的培育。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聚焦渔民增收致富,让富裕起来的渔民更加富裕,在产业扶贫中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四、坚持创新思维,理清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新任务

创新思维是指,超越常规,打破惯性思维,因时制宜,知难而进,敢为人先,开拓创新。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要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提高现代模式的示范应用能力。

(一)技术创新的重大任务

一是国土有效利用技术。发挥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优势,增强编制养殖滩涂规划、合理利用国土等方面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含量。

二是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走集约节约利用的路子,实现水—水循环、水—陆循环,节约集约使用水资源。

三是饲料应用技术。根据不同鱼类的营养需求,推广应用人工全价配合饲料以及不同养殖模式专用饲料。

四是优良养殖品种选育与开发技术。注重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经济性状,选育优质抗病抗逆新品种。

五是绿色清洁养殖生产技术。降低养殖密度,熟化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保持良好养殖生态系统。

六是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技术。强化生物防控、生态防控技术路径,加强病害早期预警预测。

七是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积极创新养殖环境控制技术、质量品质提升技术、科学减量用药技术、产品质量追溯技术等。

八是工程装备技术。加快应用现代养殖设施和装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推进信息化和数字渔业建设。

(二)模式创新的重大任务

既强调各要素单项技术创新的引领性突破,又强调各单项成熟技术的综合化集成化,是构成现代养殖技术体系和模式的基础。

一是传统池塘模式升级,包括淡水池塘循环水生态健康养殖、海水池塘立体养殖、稻渔综合种养、鱼菜共生、养殖尾水处理等模式。

二是集约化设施化模式升级,包括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受控式集装箱养殖等模式。

三是天然水域模式转型。内陆江河湖库撤出投喂养殖方式,实行“人放天养”,以渔保水、以渔净水,发展绿色生态增殖渔业。

四是海水养殖模式转型。近海发展滤食性养殖品种,深远海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建立养殖工船系统平台,积极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五是后备资源利用。以盐碱地治理为重点,积极推进“以渔治碱”“渔农复合”等新模式。

五、坚持底线思维,巩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新成果

底线思维是指从客观设定最低目标出发,争取最大期望值,从最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结果。

(一)把握产业发展风险点

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水产品安全事件,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病害,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1992年对虾养殖病害爆发,2006年“大菱鲆事件”,对产业带来致命打击。近年来“三鱼两药”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坚强技术后盾。

(二)养殖空间挤压后技术模式替代方案

今后池塘将是渔业保供给的主阵地,如何加快现有池塘技术升级模式替代,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池塘养殖不能再退。当前要大力推动养殖尾水治理达标排放,提高循环水养殖模式应用比例,大力倡导绿色生态养殖,积极培育节水节地新模式新业态。

(三)机构改革后推广基础能力保障

要在新一轮改革中,力争确保水产推广体系职能不变,机构稳定,保障乡村振兴基本队伍和基础能力。重点是稳定县级水产专业站,在渔业主产区推行“三权归县、服务在乡”的县管模式,鼓励以县站派出方式建立水产区域站,积极争取在农技综合站中明确水产推广专职岗位和人员。

猜你喜欢

渔民渔业水产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