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建设下的图书资料管理

2019-03-21姜嘉佳

现代交际 2019年2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数字化建设网络技术

姜嘉佳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影响着图书行业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书籍阅读方式,他们更期待拥有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本文主要讲述在时代的影响下,图书馆要为了生存而转变,运用计算机技术建设数字图书馆,重点分析了数字化建设的含义、数字化技术管理书籍的优势与劣势及面临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 图书资料管理 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2-0208-02

从计算机的出现到普及,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再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问世,我们已经或正在迈向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的新时代,信息技术也成了这个时代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在慢慢转型,图书行业也紧跟步伐,从传统的书籍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变。

众所周知,图书馆一直是一个收集、整理和存放书籍的地方,不仅仅是以藏书为主要目的,同时还担负着借阅参考等公共服务的使命。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精进及当前社会对数字化的认识,传统的图书馆功能已不能满足一般的读者需求,加上现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去图书馆的人日益减少,使得普通的借阅功能变得无用。本文将分析在智能化的大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趋势,以及图书数字化管理的优势与劣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数字化建设的定义

何谓数字化?首先,数字化是一项综合性的信息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由0和1两种数字把图像、数据等信息变成数字信号,然后进行解码重组,再将信息传输的一个过程。数字化建设是基于数字信息与网络,在计算机与网络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通过采集、处理、集成、传输信息等过程,让信息资源在虚拟的网络上得以使用。

所谓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就是通过扫描设备将实体的图书资料,包括学术资源、文献古籍、音频资源等扫描存储进计算机,运用数字技术将其转化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对其进行运算、加工、存储、编码、解码等技术,再将其传输回计算机中。接着在数字信息和网络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虚拟环境,在此环境下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图书资料管理的日常工作,就是图书的数字化建设。通过将实体资源的虚拟化和数字化构建出的虚拟图书馆,称为数字图书馆,这种图书馆的最大优势是通过虚拟的方式让读者接触到馆内的资源,如此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的使用率和书籍管理的便捷性。

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随着科技时代的进步,现如今大部分的图书馆都开始向数字化图书馆发展。利用扫描技术将纸质的图书以图像的格式录入到计算机中,经由一系列的版面分析、切分、OCR文字识别、排版技术等将图像进行加工处理,按照类型划分著錄,摘选主要的部分如题名、作者、出处等,形成可供检索的二次文献数据库。再通过网络技术,将本地数据库变成网络共享资源,形成在线图书资料检索系统。在有网络的情况下,读者可以通过任何方式包括电脑、手机或者平板进入网上图书馆浏览查询图书,做到随时随地使用图书馆内资源。

由于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数字图书馆不仅有目录索引功能,还有全文索引、联合目录等功能。各个图书馆之间建立的联合公共目录,不仅可以查找本地图书馆的数据资源,还能浏览其他图书馆的资源。除此之外,图书馆还会外购其他渠道的数据库来扩充本馆内缺额的资源,例如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大型知名数据库,这样一来,读者通过登录一个图书馆平台就可以查询到所有平台的数据,快速便捷有效。

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转型,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空间与资金的局限性。众人皆知,图书馆是以馆藏型为主的公共场所,物理空间决定了图书馆的馆藏数,一旦馆藏量达到峰值,空间的局限性就会影响图书的整体采购量。再者,每个图书馆都有固定的采购资金,大量采购书籍会大大增加成本。读者如果想同时查阅专业性和儿童类型的图书,需要辗转于几个图书馆,可能当下的书籍已被借走。长此以往,会造成热门的书籍求过于供,冷门的书籍无人问津,图书的使用率大打折扣。

三、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

比起传统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不言而喻。第一,数字图书资源丰富。读者除了可以查询本馆的资源,还可以浏览其他图书馆的资料,加上外购的不同文献数据库,这样整体的可使用资源就比传统图书馆多。对于忙碌的上班族,只要有网络,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查阅资料,不必束缚于去图书馆内阅读或借书了。第二,馆内原有的借书还书机制更加便捷。对于喜欢借书的读者,整个借阅过程都有计算机在背后实时跟踪、及时反馈,读者只需上网浏览一下就可知书籍是否空闲,避免来回奔波。第三,除了管理书籍外,还可以管理读者的信息,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浏览书籍的频率、阅读频率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当下读者的阅读喜好,根据排行榜有的放矢地增加相同类型的热门书籍,不用盲目地采购不必要的书籍。

四、数字化建设的问题与完善

虽然图书数字化管理比传统图书管理优势明显,但其面临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第一,因为数字化管理主要依靠计算机和网络,一旦出现故障,就会产生一连串的影响:利用网络平台搭建起来的索引和联合目录将无法给读者提供帮助,图书馆员也无法进行图书的数字化工作。为此,图书馆要做到及时备份、及时更新设备和防止突然断电问题,并确保每个环节使用的设备都是最佳状态。

第二,数字图书馆虽然便捷,云存储空间也大,但安全问题却不容忽视。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网络漏洞窃取图书资料或读者资料,甚至还会散播病毒,如此不但会造成图书馆的损失,还会泄露读者的个人信息。因此,技术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系统漏洞,加强数据库后台管理,及时更新补丁与病毒库,定期修复漏洞,防患于未然。

第三,资源的共享机制要加强建设。要与多个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与他们建立图书资料共享机制,一方面可以补充本馆内未收藏的图书,一方面闲置的书籍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此可以更加有效地节约图书的采购成本,提高使用率,不但可以留住老读者,还可以吸引新读者。

第四,数字化建设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图书馆员要不断地学习业务知识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库,不仅要提高计算机技术,还需要拥有团队合作能力、处理应急方案能力等,因此图书馆要定期对所有人员集中培训和学习,以防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

五、结语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前提下,图书馆将保存的珍贵馆藏资源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转变成新的现代化数字资源,不仅可供更多的人参考阅读,也是对文献传承和发扬的一种极好的方式。随着信息的全球化以及科技的迅速进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脚步只会继续向前迈进,传统的图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普遍需求,电子书是现代化快节奏的工作者首选的阅读方式,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安安静静地看书。未来必将是传统图书模式与数字化图书模式相结合的趋势,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改善传统图书馆的弊端,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点,两者互补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严国斌.当前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浅议[J].改革与开放,2017(6):116-117.

[2] 顾继萍.图书传统管理与图书现代化管理结合的路径探讨[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5(2):127-128.

[3] 韩新月,陈月婷,许玉梅,李丹.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1-43.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数字化建设网络技术
高职院校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
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发展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
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外语语言实验室数字化建设中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