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分析
2019-03-21葛迪
葛迪
摘要:新时代的到来实现了教育教学的不断完善与更新,在国内很多理工类院校内都开始采取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种因素实行分级教学模式,即“因材施教”的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针对理工类院校在英语分级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实现对理工类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模式探索。
关键词:理工类院校 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2-0136-02
对于很多理工科高校的学生而言,英语教材难度较大,所以,教师若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收获甚微。但是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希望教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进度。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级教学。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这种差异性来完成教学。
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在理工类院校的优势
(1)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精神,教学模式更加合理。目前很多高校仍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但是对于一些理工类的大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接受能力有限,逐渐演变成吃不了的现象,但是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又存在吃不饱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明显不足,甚至都是为了过级和考试才去学习英语,对语言的积累和应用方面并不重视。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一致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那么教学质量和效果必然不会理想。针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采用分级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逐渐改变学习动机,不仅能够调动英语课堂的学习气氛,而且对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生的国际交流机会也越来越多,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交流和沟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只有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才能与新时代接轨,而且企业对于求职者的英语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拥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十分顺利,尤其是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一些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以及语言应用能力明显不足。实行分级教学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学的灵活与个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在理工类院校存在的不足
(1)劃分原则不够科学。现阶段,大部分理工类院校在分级教学方面划分原则并不是十分科学,以学生的高考成绩或者是入学分及测试成绩以及期末成绩为分级标准,但是试卷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英语水平,考试内容不全面,加之学生发挥不稳定,考试严重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也无法通过成绩充分体现出来,所以不应该以成绩对学生进行层级划分。
(2)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多年来,学生和教师都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和学习,对于分级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还需要时间来适应。分级教学把学生按照英语成绩进行排序,易使排名靠前的学生产生虚荣心理,对于后期的英语学习十分不利。排名靠后的学生极易产生自卑和自负的心理,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变得比较消极。如果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好自身的心态,那么将会影响到整体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分级教学易使高水平班级的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针对理工类的大学生,高水平班级的学生认为自身的英语水平较高,在英语学习方面主要的目的在于完成教学要求,实现自己的顺利毕业,拿到相应的资格和证书。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并不是十分感兴趣,而且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也不注重,只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甚至有些学生开始放弃学习,利用自己的上课时间去休闲娱乐,英语水平在逐渐退化,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三、优化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几点建议
(1)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划分原则。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在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时候,往往以“一考定级别”的方式来进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种教学方式有待改变。在判定学生英语水平的过程中,要做到系统、客观、公平的话,需要老师改变对其评价的方式,即参考学生的分级考试的成绩,同时把各种类别的测试与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相结合,进而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定,也就是说,老师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的英语水平。作为教务管理部门来说,在给学生分级的时候,需要结合每一个专业学生的情况来进行,确保选拔比例适中。
(2)打破级别终身制,建立灵活的级别升降制。分级教学这种模式具有动态的特点,级别划定之后是随时可以改变的。学生基于教师的指导能够准确认清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学习能力,而老师在指导的时候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另外,老师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学生在不同级别不同班级中进行流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高水平班级的学生经过这种流动学习,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使其越发积极上进。对于未被选入高水平班级的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流动,使其看到希望,越来越有信心学习。
(3)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学校采取分级教学这种模式之后,学生可以到不同层级的班级中完成学习,但是,一些学生的心理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他们有的会认为,自己被老师划分等级,即“好、中、差”的级别。当一些学生进入到高水平班级之后,他们认为自己很优秀,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从而不再努力学习。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给其制订的学习目标应追求更高一个级别,同时适当鼓励,使其更加努力地学习。有的没进入到高水平班级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距离优秀的目标很远,于是他们越来越没有信心学习。此时需要教师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同时对其作出正确的指导,使其认清自己的英语水平,同时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为其制订对应的计划与目标,使其能及时完成。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学习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愿意学习。
(4)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理工类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往往表现出没有足够的动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使学生的目标不同,努力的方向不同,最终确保每一位学生的英语能力均有所提高,最终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四、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理工类院校在英语分级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实现对理工类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模式探索。时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理工类大学生的英语分级教学还需要不断创新,在摸索中努力前行,实现健康稳定的长远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春霞.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写作——分级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差异性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9):108-111.
[2]唐霞,杨明霞,蒋云磊.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下一级起点班学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178-180.
[3]冯涛.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J].中国高校科技,2017(s1).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