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在数字藏品展示中的运用研究

2019-03-21周孙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期
关键词:展示博物馆

周孙煊

摘 要:在实体博物馆中,藏品多通过展览以展示藏品本身,或者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的方式来呈现。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逐渐在博物馆领域运用,实现了实体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采集,突破了实体博物馆展厅空间的局限性,更多的文物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文物时间和空间展示的延续性和广泛性。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藏品;展示

藏品数字化采集后的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二维图像為主的展示和以三维立体模型为主的展示。利用现在非常流行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触摸互动技术,实现了数字藏品以各种有趣的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更好地展示文物本身的魅力。

①虚拟现实展示。过去几年,博物馆多致力于虚拟展厅和在线专题展的展示方式,对实体博物馆的展厅景象进行数字化重建,完全再现其展厅内的布局、展品和其他设施等,实现对现实情境的营造。观众可以通过操作鼠标、键盘在展厅内“漫游”,选择展品,观赏其图像或三维模型。这种模式主要是让观众在浏览中与藏品发生联系。这种基于网络的展示方式成为了绝大多数博物馆选择的主流方式,但是这种展示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网络和电脑配置的要求很高,在线展示的内容需要加载很久才能呈现,甚至还需要安装大量的插件才可以在线观看,而且数字化成果并没有在实体展厅中运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借助VR眼镜和手柄多方位、多角度、多距离地观看文物,其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让观众自由地穿梭在博物馆各个角落,通过手柄等手段触发,并实现与文物的互动。博物馆既可以实现网上漫游,也可以实现线下漫游。目前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在VR应用方面设计开发了《红岩联线八处遗址3D虚拟漫游》《夜游民国街》《渣滓洞越狱》VR作品。其中在《红岩联线八处遗址3D虚拟漫游》中,我们将遗址内陈列的实物类文物进行3D采集,观众戴上头盔,通过手柄可以实现与遗址内陈列物品的互动。

②增强现实展示。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手机摄像头拍摄现实场景,当AR在设计的时候确定了相关的识别源,在手机抓拍与识别源相关联的现实场景后即可触发,并通过服务器运算或者数据库检索,实现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的叠加,从而实现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再现,数字藏品成为AR识别触发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展示内容。目前许多博物馆的内容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在展板上,文物通过展柜呈现。AR技术应用于数字藏品,即可实现平面文物动起来,并以720度随意翻转,实现文物动与静的结合。文创电子书还可以实现将文物带回家,对此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也设计了一款《巴渝往事》油画App。

③触摸互动。引入时下高新技术开展独立创新的多媒体项目,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将历史的厚重与前沿的创意相结合,能提升数字藏品的可看性、观赏性、互动性、参与性。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应用高分辨率显示大屏、触摸技术,选取30件经典的红岩一级文物数字化采集成果,包括镇馆之宝——新华日报印刷机高清动态3D模型,开发触摸屏程序,观众只需要轻轻点击任意文物就可以多角度查看文物信息;在采集的巨幅油画中嵌入多处遗址热点,拖动油画点击图中遗址热点,即可出现文物遗址的图文介绍;同时将八办、饶国模故居、桂园、周公馆、渣滓洞、白公馆、蒋家院子、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精细3D模型和遗址自动虚拟漫游整合在互动触摸系统中,让观众可以选择性地点击遗址模型和自动漫游,不用亲自到现场也能真切地了解文物和遗址。

数字藏品突破了实体展厅有限展陈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藏品的展示范围和数量,通过虚拟漫游、增强现实、触摸互动能有效提升藏品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拉近观众和藏品的距离,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

猜你喜欢

展示博物馆
博物馆
班级表扬日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