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平定台湾得胜图》艺术表现特点与历史背景综述

2019-03-21郑维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期

摘 要:清《平定台湾得胜图》描绘的是清乾隆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的战功图,全套共十二幅。该套作品艺术表现形式新奇,内容丰富。文章综合各方史料就此展开研读。

关键词:平定台湾得胜图;渡海凯旋;林爽文起义;厦台历史渊源

清《平定台湾得胜图》铜版画,图文并茂,工艺新奇,描绘的是1786—1788年乾隆平定台湾林爽文起義的战功图。原为彩绘绢本,由清宫画家杨大章、姚文瀚、贾全等奉旨完成,采用全景式构图、工笔设色技法,着重表现平台战事的规模和全貌,乾隆帝命造办处把这套战功图制成铜版画。全套(图1)共十二幅,分别为《大埔林之战》《进攻斗六门》《攻克斗六门》《攻克大里杙贼巢》《功剿小半天山》《枋寮之战》《生擒逆首林爽文》《集集埔之战》《大武垅之战》《生擒庄大田》《渡海凯旋》《凯旋赐宴》。每幅纵51厘米,横87.5厘米,册页装函,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套铜版画为人们展示丰富的历史信息,涵盖了政治、军事、艺术等内容。

1 表现内容及艺术特点

《平定台湾得胜图》铜版画以连环画形式多图分解战况和平台过程,再现众多战地情景,艺术表现新颖,雕刻繁复,层次分明,反映了当时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铜版画源于欧洲,明万历时期传入我国,指在金属版上用腐蚀法或针刀法刻制而成的一种工艺。相比传统的木刻版画,铜版画艺术表现力有明显的提升。西洋画技法的引进,增加了画面的视觉立体感。乾隆帝对此西洋艺术极为欣赏,命人定制相关铜版画,以宣扬历次战功。如之前的《乾隆平定西域得胜图》由郎世宁、王致诚参与绘制,委托法兰西皇家艺术院制成铜版画,用特制纸精印,艺术效果非常精美,为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重要的历史物证。《平定台湾得胜图》铜版画为清宫造办处工匠完成,拥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特征。虽制作工艺略显粗糙,艺术表现较为程式化,人物造型雷同,但仍不失其历史文物研究价值。

《平定台湾得胜图》前十幅以描绘平定台湾战役场面为主题,表现了清军当时的多种装备和战术特点。战场上火器与冷兵器交叉使用,鸟枪、火炮齐射的场面颇为新奇,描绘了登陆战、山地战、攻城战和海上转运征战兵员的立体场景,反映了战事的激烈程度和清军的整体作战水平。

《平定台湾得胜图》之《渡海凯旋》(图2),表现的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二月十七日,清将领福康安与大臣普尔普、海兰察于战事结束后率领船队凯旋厦门的情景。该作品构思巧妙,气势恢弘,画面引人入胜,图中慨念化融入了台湾、澎湖、厦门之间的海上地理方位,体现画家独特的想象力。画中海面波涛荡漾,帆樯林立,清水师船队由远而近,连绵不绝。船队龙旗迎风招展,船头兵丁手持刀盾,满船将士泰然危坐,船头挡浪板的兽面纹饰气势威严。庞大船队彰显清代乾隆朝国力的强盛,体现清庭行使台湾主权的坚强意志,突显清代厦门与台湾海上航线通达的盛况。画中船队的船型为双桅福船。“福船”是古代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尖底海船的通称,是中国四大古船之一。福船船体高大,首部尖,尾部宽,吃水可达四米,性能优良,有较强的远海航行能力。历史上,郑成功指挥的船队曾于台湾海岸击败装备先进的荷兰战舰,这佐证了福船具备远海征战能力。福船外观装饰醒目,船头饰有一对船眼,俗称“龙目”。乌黑的眼珠在椭圆形眼白造型衬托下炯炯有神,古人把海上航行的安危寄托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龙目象征海船如神龙一样可在风浪中辨别方向,驰骋远洋。至今在闽台等地的渔港仍可见到装饰着船眼的海船,彰显两岸相同的地域文化特征。此幅图上的乾隆御笔诗文更增添了画面的历史厚重感,诗曰:“往征进旅迟成速,迴渡登舟危得安。可识臣忠天必佑,益钦神护客胥欢。除凶旋凯事金阶,旰虑宵萦念始宽。自顾何修叨助顺,持盈惟励慎君难。福康安奏报抵厦门登岸,并巴图鲁侍卫等皆平安渡海诗以誌慰,戊申季夏上游御笔。”朱文钤印:“古稀天子之宝。”诗中所提到的福康安奏报抵厦门登岸史实,印证了厦门为清廷控制台海战略要地。在此次平定台湾民变中,厦门作为清军渡台物质和兵员集散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福康安为清乾隆年间名将,满洲镶黄旗人,早年参加金川之战,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得到了乾隆帝的赏识。福康安因此次平定台湾有功,被调任闽浙总督,以稳定战后局势。文中的“巴图鲁”源自蒙古语英雄的发音,为清代武将封号。该诗文展露乾隆帝对平台征程和凯旋将士平安渡海的关切和欣慰心情。

2 起事原由与发展态势

清乾隆年间,台湾爆发天地会反清起义事件,起义以失败告终。起义首领林爽文被押解京城,被判极刑。从历史角度看,台湾爆发此次起义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其一,台湾西部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适合水稻、甘蔗等农作物生长。台湾土著人口稀少,主要靠山区打猎、海上渔猎为生,不事耕作,故有大量荒地可供开发。明末以来大批熟谙耕种的闽粤农民赴台开垦,入台移民大都以地域、宗族为纽带形成各自势力范围。至清初,闽、粤移民成为台湾人口主体。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可开垦荒地减少,一些百姓迫于生计常因利益冲突发生族群械斗案件,引发社会问题。其二,一些不良官员鱼肉百姓、办事不公,地方豪强仗势欺人,底层民众不满情绪剧增,对抗形势日益严峻。其三,民间帮会依托地方势力,为壮大实力,利用民众反抗心理,以互助互利为名吸引大众加入,因帮会带有反清色彩,引起官府警觉,双方互相敌对,最终爆发起义事件。

此次起义首领林爽文于1756年出生在福建闽南山区平和县,17岁随父移居台湾彰化大里杙庄(今台中市大里区)。他“赶车谋生,垦田治产,轻财好义,遂成为当地富户”。林爽文受反清秘密组织天地会的影响而加入该会,成为台湾彰化地区首领。乾隆五十一年(1786),台湾知府以查办民间帮会闹事为由,派兵深入乡野胡乱抓人,驱赶无辜村民,焚烧村舍,以此来震慑地方帮会势力,其行为暴戾,引发民愤。林爽文借此事发动天地会起义,起义军得到各地反清势力和民众的支持,声势大增。林爽文被推举为盟主大元帅,建立“顺天”起义政权。林爽文在起事告示中提到:“今据台湾皆贪官污吏,扰害生灵,本帅不忍不诛,以救吾民,特兴义兵。”该文阐明了起义者的心声与政治诉求。起义军多路出击,迅速占领了彰化、凤山(今高雄)等地,危及台湾府城,震惊朝野。

起义军攻势凶猛,清台湾镇总兵率军仓促抵抗,接连失败,清闽浙总督、福建水师提督、福建陆路提督先后挂帅征台解围,因各部互相观望,平台行动一度受阻。乾隆帝为扭转台湾动乱局势,授命时任朝廷协办大学士的福康安为平台大将军,海兰察为参赞大臣,调集各路兵马集结于厦门海岸,船队经崇武澳抵台湾鹿耳门港登岸。抵台清军装备精良,指挥得当,经多场激战,击溃各路起义军據点,捕获起义首领林爽文、庄大田,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平息战乱。至此,声势浩大的台湾天地会起义遂告失败。

3 善后事宜

此次民变前后历经一年零三个月,是清代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平定台湾,清廷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调集了多地兵力,参战人数有数万之多,拨运各处粮草,花费军饷无数。乾隆帝在纪事语里提到:“台湾于清代纳入版图,成为富庶之地,教化之区。最初官员任职,视台湾为畏途,后来见物产丰饶,颇获厚利,而视为乐土。总督、巡抚以耳目难周为由疏于监管,任由属下贪取。于是官员们嬉文恬武,尽情搜刮,每年敛财盈千累万。而于地方案件,惟知将就完结,希图了事,以致奸民无所畏惮,始而作奸犯科、互相械斗,甚至倡立会名,纠众不法,遂尔酿成巨案。”此文条理清晰,剖析深刻,表明乾隆帝对此事件持反省态度,客观反映了台湾爆发民变的社会根源。林爽文发动起义后,一呼百应,在短时间内占领多个县城,说明乾隆时期台湾官员腐败,大众反清情绪强烈,民间帮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悍的战斗力。战后,清廷颁布《清查台湾积弊酌筹善后事宜》章程,以严明台湾吏治。

《平定台湾得胜图》之《凯旋赐宴》,表现了乾隆帝于热河行宫赐宴凯旋平台将士、表彰有功之臣的庄严情景。画中乾隆帝盘腿端坐于殿中,广场上众功臣离席跪拜,戏台演绎“平台渡海戏”以助兴,可见赐宴仪式极为隆重。乾隆帝下旨编印《钦定台湾纪略》,绘制《平定台湾得胜图》于行宫、《二十功臣像》(图3)于中南海紫光阁,题赞福康安“解围擒逆,能人不能”、海兰察“匹马弯弓,贼不敢视”,并在台南、嘉义赐建福康安生祠,可见乾隆帝对爱将功绩褒奖有加。

乾隆帝为宣扬平台得胜,下旨立碑于三处——热河文庙、台湾福康安生祠、厦门南普陀寺,以记其事。厦门御制碑选址南普陀寺,经当时的厦门道台奏议,由厦门海防同知刘嘉会督造。碑高3米,宽1.28米,厚0.12米。碑额篆文“御制”,周边饰九龙纹浮雕,正面汉文,背面满文,并加盖碑亭。内容分别为《御制剿灭台湾逆贼生擒林爽文纪事语》《御制平定台湾告诫热河文庙碑文》《御制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序》和《御制福康安奏报生擒庄大田纪事语》。台湾爆发林爽文民变,乾隆帝派兵平之,虽仅一事,乾隆帝却撰以四文,用乾隆帝的话说是“斯事体大,讫不可以不纪”。厦门南普陀寺御碑亭落成,厦门文武官员齐集寺前,举行隆重的祭碑仪式,寺院亦举行水陆大法会,以超度平台阵亡将士。台湾御制碑(图4)现立于台湾府遗址台南赤嵌楼下,九座赑屃御制碑一字排开,蔚为壮观。厦门南普陀寺与台南赤嵌楼均为闽台名胜古迹,御制碑建成至今已有200多年,成为见证海峡两岸渊源的历史遗迹。

乾隆帝在《十全记》中提及他一生中有“十全武功”,把平定台湾林爽文、庄大田起义,与两次平定准噶尔部,一次征服回部,两次征服大、小金川,一次征服缅甸,一次征讨安南,两次降服廓尔喀并列为“十全武功”。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六次下江南,修建了中西合璧的圆明园。客观来说,他在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功绩显著,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4 厦台历史渊源

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清廷倚靠厦门福建水师的战船运送兵员得以成功渡海平叛,显现了清代福建水师的实力。清康熙时期,福建水师提督建置厦门,下辖台湾镇水师,为东南海防中坚力量。厦台的紧密关系由来已久。明朝末年,厦门海沧人颜思齐在台湾进行开发活动,被誉为“开台第一人”。闽南一带人口的大量迁台,为台湾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于厦门、金门为基地,挥师驱逐侵台荷兰殖民者,有力打击了西方海上列强势力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扩张,郑成功因此壮举名垂青史。清康熙年间,厦门福建水师提督、靖海侯施琅率军抚定台湾,促使台湾纳入大清版图,清廷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清代,厦门为闽南政治中心,清廷行使台湾主权的相关机构如台厦兵备道、厦门海防同知、福建水师提督、兴泉永道署等机构设立厦门。清代历史上有不少驻厦门地方官员被派往台湾轮职。其中台湾总兵、福建水师提督甘国宝,厦门同知、台湾知府蒋元枢,兴泉永道、台湾道周凯,金门总兵、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等,他们曾身兼两地政务,政绩显著,受到两岸民众的敬仰。

台湾岛历史上曾为郑氏抗清地方政权所控制,清廷对台海上交通政策一度严管有加。清代厦门港特定为对台官渡正口。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廷规定“凡往台湾之船,必令至厦门出入盘查,方许放行”。据《厦门志》记载:“商船自厦门贩货,往来内洋及南北通商者,有横洋船、贩艚船,横洋船者,由厦门对渡台湾鹿耳门。”这条官方设定的海峡航路促进了清代厦台商贸的连接。清代厦门在台商号俗称“厦郊”;台湾农作物经厦门销往内地,称为“台运”;台湾府在厦设立“配料馆”(今沙坡尾料船头街),负责物资采购和转运职能。厦台海上航行的运转和两岸货物的互补性使两地的关系更为紧密。

地理上,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岸地缘、亲缘、民俗相近。台湾的某些街巷建筑风貌与厦、漳、泉的老街极为相似,走在台湾老街,随处可见牌坊、宫庙、红砖厝、骑楼等传统建筑景观,两耳听到的是熟悉的闽南语。台南风味小吃,如面线糊、海蛎煎、卤面等,均为闽南传统美食。闽南地区的关帝爷信仰、妈祖信仰、大道公信仰、清水祖师信仰等民间信俗宫庙遍布台、厦两地,至今仍香火不断。20世纪末以来,两地信众冲破政治隔阂,常有“进香团”互为拜访,成为两岸民间交流一大盛事。

清代的这套《平定台湾得胜图》铜版画,客观反映了乾隆帝行使台湾主权、巩固边疆海防、严明台湾吏治所作出的历史功绩,是研究清代台湾历史宝贵的文物资料,保存至今,成为了两岸共同的历史印记。

参考文献

[1]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陈进东,郑维明.鹭岛的沧桑往事[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1.

[3]周凯.厦门志[M].刊本.厦门:玉屏书院,1839(道光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