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21彭亮刘尉
彭亮 刘尉
摘 要:微课对历史教学有促进作用,有效促进教学相长,促使教师语言更加精练、学生课外作业完成度更高;通过对历史微课的研究使教师丰富了教学经验,有利于创新实践、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然而微课也有其局限性,教师要注意避免陷入教学误区,才能充分微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2-0050-03
追溯微课的起源, 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了“Microlecture”概念,这是国际上首次以此概念定义以微视频为知识载体的教学方式。2011年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优秀课例片段征集”活动,媒体在报道中将此次活动命名为“微课堂评选”,这大约是“微课”一词首次在国内媒体中出现。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可汗学院、慕课等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平台纷纷建立,且影响甚广;国内同类网站如超星、网易公开课、爱课程等日益推动了数字化教学手段的社会普及率,然而此类网站主要面向大学生及社会化程度更高的群体,其网站登载的视频课程中的讲授方式、教学环节的安排、课件素材的编排制作并不充分适应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近些年随着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微课的研究逐渐深入,微课教学的时代适切性使其逐渐受到在校教师的喜爱,微课网站、微课资源越来越多,教学素材的内涵不断丰富,概念愈发清晰、完整,对微课辅助教学手段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入和细致。关于微课的研究现状、意义、制作方法的相关论著不乏佳作,笔者结合自身的历史教学实践经验略谈几点看法以期能为数字化教学事业增砖添瓦。
一、微课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增益
(一)微课体量小,教师语言更加精练
教师直截了当地描述概念、梳理线索、讲解解题技巧,尤其可以藉此传授历史研究的方法,如田野调查、比较研究、搜集考订等等,主题明确,更方便学生讨论、效仿,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摩来掌握方法技能,将视频中教师口授的知识迁移到实践当中。例如,笔者在为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录制的《宗法与宗族》微课中,展示了游历安徽唐模古镇时拍摄的祠堂照片,并将当地老人口述的祠堂在村社中曾承担的教育、审判、祭祀职能整理成文字。笔者发现微课中的调研方法可以参考学生的自媒体发布方式,而学生在自主制作微课时也会反过来模仿教师的作法。
(二)有效促进教学相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时写到一则事例;一位有着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讲了一节公开课,听课的教师和视导员听得入迷,竟忘记做记录。这位老师说他对每一节课都用了终生时间来准备,而对于这一节课具体内容的针对性准备时间是十五分钟。笔者认为“十五分钟”是教师终身教学素养的凝练;同样虽然微课内容只有短短5分钟,然而这类教学素材的制作其实是在考验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语言组织水平、史料解读水平的重要考验——教师如果忽视自身业务素养的发展,常会感觉在课堂实践中捉襟见肘。
(三)围绕微课布置的课外作业完成度较高
一期微课时间仅为5分钟左右,观摩视频与完成配套训练仅需很少量的时间,却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对微课保持较高的热度,作业完成度得到很大提升。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史料积累的广度和深度,笔者认为仅仅依靠课本不足以满足学生需要——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常推荐一些电影、纪录片,当做假期作业让学生观摩,纵然提前下发任务清单、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却收效甚微;电影和纪录片时间略长,一部电影时长约两小时,纪录片最短大约也需45分钟,几乎与一堂课时间相同,学生谈及对课余作业的看法是“侵占了课余时间”,过时的教学方式俨然被学生视为负担,当然完成度很低。因此笔者认为,微课教学是符合时代观念的教学载体,能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使进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完善微课制作的体会
(一)微课是教师自导自演的独角戏,无法即时观测学生的反馈,但微课制作与运用仍以学生为教学目标的主体。微课在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学生在现阶段整体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失去了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是无意义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微课制作阶段合理预设学生水平并展开教学,即把握学情并有效推进。每一教学环节的设置都要考虑知识重点突出和便于学生接受,相邻两个环节过渡应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如,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程丽老师在《文艺复兴的背景与实质》一课中,从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出发,运用Focusky动画演示软件,采取思维导图式线索串联整节微课的内容,问题设置层层递进而非简单罗列,利用从小到大缩放的效果突出重点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把握文艺复兴相关基础知识;这便是心中有学生的范例。
(二)微课所传递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发展历史学科素养的方法,方法应当结合当地客观条件有所取舍——如民俗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便适合在微课中侧重田野调查法;图书馆藏比较丰富的地区适合进行史料对比。微课应尽可能保证教师传授的研究方法可以被学生迁移到实践中。
(三)尽可能为学生出镜创造机会。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节为例。在笔者与学生共同制作的微课中选取胡同为外景,学生推着自行车穿行于胡同中,一边走一边讲解清朝末年的交通规则:“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908年,清政府颁行了《违警律》,其中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专门为自行车立法,可见当时自行车已经在一定范围内普及了。”之所以选择外景拍摄、学生讲解的形式,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1.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向往历史。《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释历史学科素养中的“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创设有助于促进学生产生联想的情境,无疑是培养思维模式的一种前提。既然学生无法广泛接触包罗万象的学术体系,教师便将生活中的科学实用情境代入课堂——本节微课一改教师讲授的惯例,由学生出镜讲解,也激发了课堂上学生的好奇心。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认知内驱力是从人类原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中派生出来的——所以“好奇心”就是“认知内驱力”的起源。学生被视频中的同学和“新鲜”环境所吸引,首先感到好奇,进而产生自己也融入视频中的联想,可以说是探究历史的有效铺垫。学生设身处地融入这段历史能夠更好地体会彼时的社会变迁,而不是只把清政府关于自行车的规定当做小题大做的笑谈来看待。
2.学生参与微课的制作,自然会在与教师的交流当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一方面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内容,使微课更符合学生需要;另一方面,通过阐释观点、思想交流也是发展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3.学生越是热情地参与微课制作,越是能够主动达成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课堂教学,学生“有备而来”使得教学环节衔接更顺畅,课堂效率显著提升。微课有时作为教学资源,甚至能在课堂发挥核心教材的作用,与教学设计、课件素材、学习反馈、练习测评共同构成完整的“微课程”体系。
三、微课教学反思
(一)首先应当强调的是,微课并不能够完全取代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在利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实况进行引导和规范;学生观看微课之前罗列学习任务清单或导学案,观看微课以后对学习成果进行及時的验收总结——运用微课可以达到为师生减负的目的,但微课作为辅助手段不可能代替师生的自主性,且工具必须时常更新,不可能一劳永逸。
(二)并非所有知识点都适合制作微课,尤其不能把一堂历史课编排成一段段微课的“拼盘”。教师若对教学形式不加选择就脱离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华丽的课件演示只可能是一派虚假繁荣。
(三)寄宿制高中通常对学生使用移动设备严格限制,学生大部分时间无法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学习微课。即便有丰富、优质的微课资源,学生也无法及时观摩,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在周末盲目收集微课材料,既造成了多余负担,又丢失了学习的时效性——这完全与“减负”和“翻转课堂”的理念背道而驰。微课教学的开展需要学校在软硬件方面增加支持力度,为学生在校内合乎规范地使用微课创造条件。
(四)微课程体系仍然有待完善。虽然利用微课教学已成部分潮流,但质量参差不齐、内容稍显庞杂。而在其他地区只有少数感兴趣的老师以班级为单位作为教学试验田,挑选教材中某几课时学习重点、难点制作微课,依然未能发挥出微课较其他教学资源的优势,不足以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改进现存的过时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唯有储备充足的微课资源、构建完整的课程链条,辅之以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才能发挥作用微课的作用,实现课堂的翻转。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1),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