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达咪山歌特征调研分析
2019-03-21邱敏
邱敏
摘要:玛达咪山歌是康巴藏族民歌的奇葩,是流传在一个自称“纳木日”的藏族族群中的山歌,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民族音乐调查方法实地调研考察分析,归纳总结了玛达咪山歌的文化特征、艺术特征和传承保护特征。
关键词:玛达咪山歌 纳木日 特征 调研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2-0027-03
玛达咪山歌是流传在一个自称“纳木日”的藏族族群中的山歌,是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文化馆申报并获批的第二批申报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彝走廊”音樂文化的分支,是康巴音乐文化的一朵原生态奇葩,是纳木日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至2018年期间,《甘孜州九龙县玛达咪山歌调查研究》课题组深入玛达咪山歌的主要传唱地——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子耳彝族乡万年村万年组(俗称尼玛堡子)采风调研,采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常用的民族音乐调查方法,对玛达咪山歌的文化特征、艺术特征和传承保护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考察与分析。
一、玛达咪山歌的文化特征
(一)玛达咪山歌的地域特征
玛达咪山歌的传唱地主要集中在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尤其集中在九龙县子耳乡万年村尼玛堡子组。甘孜州九龙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与凉山州冕宁县、石棉县、凉山州木里县、康定接壤,是“藏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九龙县子耳乡万年村尼玛堡子属于海拔较高的地区,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农牧业发展较好,高山农牧文化为玛达咪山歌孕育了良好的环境。
尼玛堡子是九龙县纳木日藏族支系最为集中的村寨,地理位置偏远,地势险峻,交通极其不便,这隔绝了纳木日人与外界的更多联系。因此,玛达咪山歌受到外界文化冲击相对较少,保持着山歌原生态的风格,代代相传,传承至今。
(二)玛达咪山歌的音乐文化特征
玛达咪山歌是“藏彝走廊”音乐文化的分支,是康巴音乐文化的奇葩。“藏彝走廊”[1]是1980年费孝通先生在民族学与民族史学术研究上提出,“藏彝走廊”中各民族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藏语支和彝语支民族为主。在国内,费孝通首次提出民族区域思维研究民族学和民族文化的研究模式。“藏彝走廊”是以康定为中心,向东和南划出一条走廊。
康巴音乐文化专项研究正是基于“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研究的新思路,让民族、文化、语言与音乐打破行政区域、研究方法的局限,把研究思路放眼于走廊文化中,更能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康巴音乐文化。
“藏彝走廊”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以“乐舞”为主,即音乐、舞蹈综合表演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它是社会群体创造的一种早期的表演形式,其歌、舞、乐还未分家,还没有艺术种类的功能分化,歌、舞、乐三位一体都同时完成某种社会功能。典型的“藏彝走廊”乐舞文化包括以民俗乐舞为主要音乐文化形式的康巴地区的乐舞文化和以宗教乐舞为主要音乐文化形式的藏传佛教、凉山及金沙江流域、岷江流域的信仰乐舞文化。康巴地区的民俗乐舞主要以礼仪型乐舞为主,以“热巴”“锅庄”“弦子”等乐舞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玛达咪山歌是康巴音乐文化的一朵奇葩,它是单纯以歌唱为表现形式的康巴音乐文化,有别于康巴地区最常见的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形式来表现民间传统音乐。玛达咪山歌仅仅用歌唱的形式完成自身的社会功能,已经从“乐舞”的乐、舞、歌三位一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中完全独立出来。
(三)玛达咪山歌的族群文化特征
玛达咪山歌主要在一个自称“纳木日”的藏族族群中传唱,纳木日人生活的区域是沿雅砻江、大渡河流域迁徙,顺着横断山脉流动而形成的民族走廊的一部分。目前玛达咪山歌的演唱人群主要分布在甘孜州九龙县凉山州木里县、冕宁县等,其中以九龙县的子耳乡、烟袋、朵洛、八窝龙演唱人口最多。
据调研,九龙县人口构成也具有典型的藏彝走廊族群特征,人口主要由藏、汉、彝三个民族组成,各占相近比例。九龙县是一个藏族支系多,族群文化丰富的地方,主要有纳木日、里汝、勒通、拍木依、木雅五个支系,他们均有共同特点,认同藏族文化。目前居住在九龙县的纳木日人有600人左右,能演唱玛达咪山歌的仅30人左右,既能演唱又能准确翻译玛达咪山歌歌词大意的不足20人,主要集中在李姓、朱姓两家。
调研所在地尼玛堡子内的居民主要为藏、汉、彝三个民族。据资料考证,尼玛堡子共有43户人家,228人,其中藏族21户,[1]其余是彝族和汉族。在实地调研中,采访到能够演唱的男性主要有李开华、李开营、李开付、李常青、李文才等几位,女性主要有李海峰、秦钟万、李文秀、李姝满、李志马、李忠秀、王秀珍、王三三等。①
(四)玛达咪山歌的历史文化特征
关于玛达咪山歌历史文化特征,李锦提出:“清代以前,纳木依聚居在邻近冕宁的三桠地区各乡,清末迁往县镜南部的子耳、烟袋、朵洛、八窝龙等乡,使用纳木依语。”[3]据此分析,纳木日人居住在尼玛堡子组仅百余年。但实地调研时,九龙县尼玛堡子组村民,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李开华能够准确背出46代家谱,纳木日人居住在尼玛堡子约有800-1000年的历史。演唱玛达咪山歌的年代无从考证,玛达咪山歌能够经历多年的传承流传至今,显得弥足珍贵。
二、玛达咪山歌的艺术特征
(一)玛达咪山歌与纳木日山歌
玛达咪山歌主要在一个自称“纳木日”的藏族族群中传唱。纳木日民族支系的文化近年来受到多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而纳木日山歌是纳木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与保护鲜见报道。但是,自2008年九龙县文化部门将玛达咪山歌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玛达咪山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纳木日山歌按传统的分类习惯分为婚礼歌、玛达咪、丧葬歌、劳动夯歌、酒歌,玛达咪山歌是纳木日山歌及其纳木日文化的重要方面。在采录资料的分析过程中发现,狭义的玛达咪山歌,是指含有玛达咪这句歌词的山歌,广义来讲,玛达咪山歌也包含有婚礼歌、劳动歌等。②
玛达咪又叫(he mi),是太阳万丈高的意思,纳木日人自称会唱玛达咪的人才能叫纳木日,因此玛达咪山歌是这个族群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纳木日”山歌中最具特色的种类。玛达咪是纳木日山歌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曲调固定,演唱形式自由,歌词可以随意编写(大部分含有玛达咪这个衬词),任何场合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演唱的山歌(丧事除外)。③
(二)玛达咪山歌的藝术特征
玛达咪山歌属于典型的民俗类别的山歌,以其独特的“玛达咪哎……”衬词演唱而闻名。玛达咪山歌具有同旋律即兴填词演唱的特点,山歌演唱的场地不限。玛达咪山歌作为仪式歌时,比如婚礼歌与表达自然敬仰、劳作、歌颂人民等内容的玛达咪山歌旋律与歌词均不同。玛达咪山歌在丧葬时不允许演唱,其它环境均可演唱,有独唱、对唱、齐唱等演唱形式。
玛达咪山歌主要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多用于歌颂自然、劳作情景、女人、亲情,表达纳木日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太阳的崇拜,对女性的赞扬与尊重,对劳作的歌唱。最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曲调都离不开对亲情大胆的表达,这种大量以亲情表达为主要内容的山歌,在国内具有典型性。
玛达咪山歌的旋律较少,目前已发现的调式只有六种,每种调式韵调悠扬,各具风格,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价值,对弘扬该县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玛达咪山歌演唱过程中以即兴填词为主要的歌词填充形式,但在歌词的句头、句中、句末出现“玛达咪”也是常见的填词形式,歌词可以使用山、水、人物、动物、劳作等为填词内容。
(三)典型的玛达咪山歌的谱例赏析
这是一首劳动时歌唱的玛达咪山歌,五声民族调式,表达在搬包谷时收获的喜悦,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要素,让音乐充满动力。
作为仪式歌的玛达咪山歌,主要为对唱的歌唱形式。这首《婚礼歌》结构规整,旋律以同音、级进、四度以内的跳进构成,是玛达咪山歌中比较少有的旋律特点,改变了悠扬婉转,高亢的旋律特点。
三、玛达咪山歌的传承与保护特征
家族式的口传心授和母语传承是玛达咪山歌最原始的传承方式,正是这种传承方式使得玛达咪山歌经过历代的传唱,保持着原生态,流传至今。
随着玛达咪山歌2008年6月7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玛达咪山歌的传承与保护得到更大的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九龙县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定了李开华与李海峰父女为玛达咪山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立玛达咪山歌传承保护专项资金、玛达咪山歌传习所。当地文化部门和科研院所定期对玛达咪山歌进行采录,资料整理,建立玛达咪山歌电子数据库,用玛达咪的音乐素材,创作微电影、音乐作品,对外推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界文化的冲击,纳木日人外流,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也发生变化,纳木日语也存在濒临灭绝的风险,玛达咪山歌的传承和保护也急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
四、结语
玛达咪山歌因其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具有独特的魅力,充分反映了康巴藏族纳木日支系的农耕文化特色,是康巴音乐文化的奇葩。随着玛达咪山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了政府、文化部门、科研院校、民间团体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玛达咪山歌必然在“藏彝走廊“音乐文化中绽放得更加灿烂!
注释:
①由玛达咪山歌演唱者李文才口述。
②由玛达咪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组织者,九龙县文化馆馆长口述。
③九龙县文化馆馆长海日尔他(玛达咪山歌申报组织者)口述。
参考文献:
[1]李锦.制度变革与藏彝走廊人群迁移——对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的田野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
[2]杨曦帆.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刘俊波.九龙县纳木依藏族考察初记——以尼玛堡子为例[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