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协调互动分析
2019-03-21胡玥
胡玥
摘 要:近年来苏州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旅游经济与区域文化的不协调问题刻不容缓。以苏州古城为实例,从经济与文化的角度切入,借助统计分析法,对两者的互动机理以及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找出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协调互动,推动苏州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旅游经济;区域文化;苏州;互动系统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9.009
1 引言
当今,旅游业在经济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产业地位,由于其众多积极的经济效应,能够有效带动城市地区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目前,旅游业增加值对全球GDP的贡献居于首位,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我国,旅游业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性行业之一。在这一背景之下,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客源范围不断扩大,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其中,苏州市旅游业为其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苏州按照国家旅游局统一部署,省旅游局的指导下,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017年,苏州市文化类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超过5000万人次,文化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文化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成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阻力。
本文以苏州古城为例,借助统计分析法,以经济与文化相结合为切入点,探求苏州旅游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协调互动问题。把文化自身的特征与经济现象以及经济自身的规律相结合 ,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以及两者协调互动的制约因素,找出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做出两者协调互动的对策,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
本文第一部分是有关苏州旅游经济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介绍。第二部分是对旅游经济与区域文化的互动系统分析。第三部分通过数据查找与分析,对苏州旅游业现况进行具体分析。第四部分是基于现状,对旅游经济与区域文化间的制约因素以及目前苏州旅游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第五部分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寻求具体有效的解决对策。
2 旅游经济与文化的互动系统分析
旅游经济系统由客源系统,产品系统,供给系统所组成。三者关系相当于需求,供给,产品三者之间的联系,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文化系统由显性文化系统与隐性文化系统两部分构成,二者都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保障系统又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根基。只有将三者合理巧妙的相结合,才能促进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3 苏州旅游经济的现状分析
3.1 现状综述
2017年苏州市接待国内游客总量达1.23亿人次、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总量达175.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27.58亿元,同比上升12% 。苏州市旅游业实施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旅游建设新机制,打造良好的旅游服务。 苏州旅游服务总入口建设,被吸收进国家旅游局发布的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与此同时,苏州作为首批中国休闲旅游示范城市,被美国权威媒体评为亚洲仅五、全国唯一的50个最佳旅行目的地。
3.2 客源系统分析及旅游收入概况
3.2.1 2013-2017年苏州入境游客接待总数
海外客源分布主要分为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模块。其中,来自非洲与美洲的客源总数总体呈递增趋势,但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的客源数的变化趋势却不容乐观。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州旅游业近年来暴露的诸多问题与隐患,其中旅游经济与区域文化发展不协调这一问题刻不容缓,应引起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及时寻找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
3.3 产品系统分析
3.3.1 文化旅游产品
苏州作为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文旅融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017年,苏州市文化类旅游景区游客总量超过5000万人次,文化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其中,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和历史街区位列前三,受到广大游客好评。与此同时,苏州部分酒店开展了文化特色化的创新,具有吴文化特色的酒店数量不断增长。文化已成为苏州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3.2 农业旅游产品
近年来,苏州加快了农旅融合的发展,致力于建设全域乡村旅游目的地,并打造了 “沿湖、沿江、治古镇村落” 三大乡村旅游名片。例如环太湖乡村旅游集聚区,以 “江海文化” 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集聚区,江南水乡古镇古村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集聚区等。苏州已完成47个省级乡村旅游区,100余规模型乡村旅游的建设,总投资达300亿元。
3.3.3 体育旅游产品
体育旅游同样是旅游产业极为重要的一部分,2017年,苏州市体育局签订了《大力促进体旅融合框架协议》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苏州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并持续宣传体育精品赛事,以此强化了旅融合精神,并促进了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3.4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2013—2017苏州市旅游业总收入。
2013至2017,苏州旅游总收入不断增长,由2013年的1522.90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327.58。旅游GDP占比也表现为上升趋势。从此角度看,苏州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优良态势。
3.5 苏州旅游的文化现状分析
3.5.1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附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厚性体现于丝绸、刺绣、工艺制品等物化形态,体现于昆曲、评弹、吴门画派等艺术形态,以及文化意识的完整、文化氛围的浓重等。深邃博大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是苏州旅游业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苏州评弹,是苏州的一种说唱艺术,及用吴语演唱地方曲目。吳歌,及吴地的民歌民谣,是吴文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与柔软的格调,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苏州话,作为汉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方言之一,其祖语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上层人士习用的汉语方言。其发音抑扬顿挫,具有鲜明的韵律,因而被赋予“吴侬软语”的称号。
3.5.2 苏州文化形象
苏州傍湖枕河沿江,是知名水乡。水既是苏州的生命之源,也是苏州文化的发源之流。因而水乡文化便成了苏州的总名片。这一文化名片作为苏州精与气、灵与肉、形与神的结合,反映了苏州古城的独特魅力与现代城市精神。“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园林之城”、“文物之邦”等美誉都与其密切相关。
4 苏州旅游经济与区域文化的交互性分析
4.1 旅游经济与文化发展中的协调作用
在如今,文化已经成了重要的旅游资源, 在旅游业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有益于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且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旅游经济也反作用于区域文化,使文化的弘扬获得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应得以有效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从而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苏州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2 旅游经济与文化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
4.2.1 周边地区的冲击
苏州旅游业的发展尽管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近年来,苏州周边城市即长三角地区通过自身发展,旅游产品不断丰厚,旅游业日趋兴旺,并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使苏州传统旅游产品的地位受到极大的威胁。在长江三角洲这个旅游集中网络内,苏州的旅游竞争力和优势地位都有所降低。
4.2.2 文化形象的坍塌
蘇州虽然拥有水乡文化的品牌文化形象,但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其的保护与建设。苏州近年不断加强商业中心、城市广场、娱乐场所等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旅游经济成果,但因此造成了水体系统的大量消失甚至水体污染,江南水乡文化的韵味不断消退,品牌形象逐渐坍塌。
4.2.3 旅游产品的缺陷
文化旅游产品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一味追求表现形式的多样,却掩盖了其背后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其中的文化内涵发掘不够深入,开发形式了静态浮于表面,缺少旅游产品与文化内涵间的联系。
5 苏州旅游经济与文化系统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5.1 制定合理战略,科学可持续发展
实现苏州旅游经济与文化的持续发展,需推进长三角地域旅游战略的统一规划,利用长三角各城市旅游资源的互补优势,立足于境内外旅游市场的局度,优化区域旅游文化形象和竞争力,立足长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以此促进苏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5.2 加大对苏州水乡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力度
深度挖掘水乡文化的内涵,依托水为载,推进江,河,湖等临水生态的建设,丰富旅游文化资源。譬如将太湖、阳澄湖、金鸡湖等区域打造成特色休闲度假区等等。以此发扬苏州品牌文化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5.3 保持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对旅游经济的开发应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原则之上,开发的同时应维持生态与经济间的平衡。避免过度开发旅游项目以及过度商业化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对于已遭受破坏的水体系统应立即采取修复措施。
5.4 实现对旅游产品的深度挖掘与创新
旅游产品应作为文化内涵的载体,象征着苏州文化,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可依托先进科学技术如VR等加强旅游文化氛围并且丰富游客体验,将江南水乡文化理念融入旅游产品之中,以突出旅游产品个性化、地域性与多样性,以此彰显吴文化深厚底蕴,从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晨,李繁,孙小杰,赵明.苏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22).
[2]李磊.世界遗产地旅游经济与文化协调互动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2010,(5).
[3]徐慧.试论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J].学术论坛,1987,(04).
[4]权计举,王艳平.浅谈江苏省旅游业的地位与旅游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4,(06).
[5]葛全胜,席建超.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若干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5,(07).
[6]黎宏宝,康鹏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苏州旅游业的提升策略[J].中国商论,2017,(10).
[7]童潇.关于苏州旅游文化形象的思考[J].社会,2001,(12).
[8]姜海宁,陆玉麒,吕国庆.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1):23-28.
[9]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旅游学刊,1998,(5):47-49.
[10]任宝莹.杭州市旅游国际化进程简析[J].浙江同济,2005,(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