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力的两点尝试

2019-03-21王冬林成向锋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感受力诗文

王冬林 成向锋

【摘要】开展经典诗文欣赏和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擦亮了学生们成长发展的底色,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

【关键词】经典诗文

感受力

传统节日

家校合作

小学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它决定着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底色。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才能面向未来得到传承和创新。我校着力从经典诗文的欣赏领悟和传统节日的实践活动这两方面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

一、经典诗文欣赏领悟重引导

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和认知教育,可让学生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而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通过经典诗文诵读,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从多个层面欣赏其艺术魅力,是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对经典诗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我校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特别重视对经典诗文的欣赏领悟教学。如在《兰亭集序》的欣赏课中,通过提供各种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书法艺术、舞台表演、绘画艺术、诵读表演等各个侧面来欣赏、领悟《兰亭集序》的艺术魅力。

《兰亭集序》欣赏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是通过课件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再依次展示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文徵明、赵孟頫的摹本,让学生感受《兰亭集序》书法艺术的美。二是通过聆听名家朗诵,教师示范朗读《兰亭集序》,让学生初步了解《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三是课件出示文徵明、傅抱石、刘旦宅等名家的画作,介绍与上述作品有关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以《兰亭集序》为题材的绘画美。四是欣赏于文华《诗礼春秋》,播放该视频,体会音乐、舞蹈、服装、文字、书法等艺术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初步感知艺术是相通的,感受以《兰亭集序》为题材的舞台艺术美。五是课外延伸,布置学生收看重庆电视台《品读》节目——品读《兰亭集序》,初步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学的能力,领悟《兰亭集序》思想艺术的美。(教师提前下载该视频,发至班级微信群)整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学生们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真正提高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

从《兰亭集序》欣赏课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教师最大的作用就是引导。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必须以教师合理有度的“引”达到让学生积极主动“学”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如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王羲之的相关材料,课中引导学生欣赏《兰亭集序》书法美、语言美、绘画美、诵读美、舞台表演美,课后引导学生欣赏重庆电视台《品读》节目——品读《兰亭集序》。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优美的世界里徜徉,让学生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积极主动地学,在“学”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和困惑,为了解决疑问和困惑,学生又需要更加自觉、主动、积极、有针对性地“学”。而互联网丰富的学习资源又为解决这些疑问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引导者的教师,选择合适且丰富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们疑中读,读中悟,悟中再读,读中再疑,疑中再悟,从而使阅读有效,高效,有趣,有味……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座宝库,有无数的瑰宝等待我们去挖掘。而教师在书法、语言、绘画、朗诵、思想等方面的引导,只是打开了一扇扇门,让学生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由感受到认同,逐步开始喜爱,进而引发浓厚的兴趣。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会有效,高效。我们还开展了《前赤壁赋》《春江花月夜》等诗文的欣赏教学,也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也有人说,让小学生领悟《兰亭集序》的艺术魅力,学生们能理解得了吗?能接受得了吗?笔者想起著名诗人顾城在《门前》这首诗中的句子: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同样,把《兰亭集序》语言文字、书法艺术、舞台表演、绘画艺术、诵读表演等各个侧面的美展示给学生欣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展示给学生,无须教师多说,就十分美好。

二、传统节日家校合作重实践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外来文化以过洋节、吃西餐、看大片、玩游戏、追明星等方式,全面渗透到儿童、青少年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有些现象确实让人担忧。如一款网络游戏,让无数青少年着迷,一档娱乐节目,让许多人准时守候,明星的一些花边新闻,让无数追星族关注,每逢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一些商家便推出促销活动。而中华民族的节日、饮食、服饰、礼俗、技艺等,却与中小学生渐行渐远。

中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为人生奠基的作用。当我们看到外来文化肆意入侵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有些传统节日少人问津的时候,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就是我们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传统节日文化实践活动,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合作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力的重要途径。家长的职业、兴趣、知识、阅历、技能和方法都各不相同,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热情很高,可以发挥出最佳的教育效果。只有家校共育,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落地生根,才有成长的土壤、生长的空间,才能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受力。千千万万个家一起行动,才能逐步形成全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会有效,长效。

反之,如果只有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没有家的参与,离开社会舆论的引导,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只能是一句口号。家的参与,应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之举、应有之策。

我校开展的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注重提高学生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既有对传统节日渊源的追溯,又有时代特色的实践活动;既有动手实踐,又有美食品尝;既有个体实践,又有团结协作;既有传统文化教育,又能落实核心素养。如元宵节的实践活动,我们组织家长孩子们一起制作花灯,师生一起布置教室,一起猜灯谜,一起谈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家长和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做元宵、品元宵,一起诵诗文,孩子们兴趣盎然,师生其乐融融,真实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快乐。再如清明节的活动,由老师和家长组织孩子们参加三个实践活动:一是哀思清明活动。师生共同祭扫烈士陵园,家长和孩子祭奠先人,让孩子们不忘本,学会感恩。二是艾香清明活动。师生家长一起制作艾饼,体验清明饮食习俗,感受美好生活。三是远足清明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远足,赏花、观柳、亲水、摄影,亲近自然。我校还开展了端午、中秋、冬至、腊八等传统节日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了学生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受力。

经典诗文欣赏和传统节日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清楚了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了解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英雄人物、仁人志士。孩子们在与家长、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中,学会了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心同学;懂得了敬畏自然,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培养了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真正提高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不断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慰藉,从而更加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擦亮了学生们成长发展的底色,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感受力诗文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书画名人汇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ТРИ ШЕДЕВРа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