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国内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述评

2019-03-21薛玉梅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

薛玉梅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11731)

意识形态话语权涉及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享有和分配问题,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空间已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争斗的“角斗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高度渗透融合背景下所形成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力新样态。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学界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功能、机遇和挑战等研究成果进行多层面梳理和概括,以进一步推进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研究

弄清内涵是研究问题的逻辑前提,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厘清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问题,且能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而正确理解“意识形态话语权”这一概念是科学分析与阐释“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内涵的基础。有学者从阶级属性出发,指出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政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利益群体为维护其统治而将思想文化和国家权力结合起来的一种体现阶级利益的“权力”[1]。还有学者从国际层面分析了意识形态话语权争论的实质,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的霸权压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寻求本国发展道路合法性之间的斗争[2]。就国内来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依据自身地位,拥有控制、引导或规范社会,以致足以为社会立言的权力[3]。总的看来,学界就意识形态话语权涉及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享有和分配问题这一观点达成了共识。当前学界对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概念和特征两个方面。

(一)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

关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的阐释,学界的研究较少,且未达成一致性意见,目前学界对其界定主要从四个方面切入。

1.“安全说”。认为国家和网民群体在网络空间中维护其意识形态安全。如赵欢春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界定为:“国家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环境不受干扰和破坏;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等观念领域不被误导、失序。”[4]

2.“把控说”。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主体借助网络平台把控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利和权力,这种观点主要从话语资格、能力、效力三个视角阐释其定义。如郑元景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一是借助网络平台具有话语生产的资格和权力;二是在网络空间中具备引导、调控意识形态话语的自由和能力;三是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国家意识形态目标的效力和权益”[5]。

3.“延伸说”。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传统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空间中发挥作用的延伸,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中,话语的内在规定性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变化的只是意识形态话语存在的场域,从单纯的现实社会延伸到网络虚拟活动场域。如谭九生指出:“从本质上说,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传统意识形态各要素在网络虚拟空间的延伸和再现,是一种对社会价值观、信仰以及思想意识等的支配与影响。”[6]石超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空间中发挥作用的延伸”[7]。和亚飞指出在网络信息化的条件下,网络空间话语是现实社会权力机构的延伸,它映照并影响着现实社会权力结构[8]。

4.“权力说”。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主体在网络空间具有的生成和支配话语的权力,并通过网络媒介依靠现实的权力体系达到引导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效果。如郑元景指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主要是指在网络社会中,网络话语主体不仅具有生产、运作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利和自由,更能依靠权力体系通过网络平台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渗透到大众中,从而引导和掌控现实社会思想舆论的权力[5]。齐俊斌认为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话语者凭借网络媒介载体,通过形成话语机制和话语影响效果的方式来提高主流思想的引导能力和把控能力,以此掌控话语权力[9]。

以上说法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各有其合理性。

第一种观点从主体层面强调了国家和公民的话语安全,但是这种观点有值得进一步推敲的地方,意识形态话语指涉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享有和分配问题,它事关意识形态安全,但二者不能完全等同,且就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逻辑、运行机制未作深入分析。

第二种观点抓住了话语权从产生到达到效果的完整节点,突出其动态性,强调了话语主体对意识形态话语的控制作用。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作为一种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崭新话语新样态,是网络与蕴含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话语系统的耦合形成,这种观点虽然对话语权进行了多层次的阐释,但是对话语主体的互动机理、话语内容的核心要素仍缺乏清晰的分析和探讨。

第三种观点从网络工具理性的视角出发,把网络作为传统意识形态话语的延伸平台,表达了现实意识形态话语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在关联。但是,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和现实意识形态话语二者的内在逻辑和表现方式不是完全一致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绝不是对现实意识形态话语在网络上的简单复制或移植,也不单单是在网络虚拟空间形成的意识形态话语,其在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值得进一步推敲。此外,对延伸的内容进一步说明和限定,或许能更确切地表述其概念的边界和范围。

第四种观点凸显了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空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网络社会的实践特征,突出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权力效用,挖掘了话语权的价值属性与意义。但是,这种观点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比如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动力机制是什么?网络话语主体对于多元的异质话语、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等话语内容是如何处理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融合的背景下,在网络化生存方式下,以维护网民个体和网络群体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借助符号化数字化信息系统对线上和线下的知识、信息、价值和思想等观念形态的生成、引导和支配的话语自由和权力,并能对虚拟和现实社会产生影响,具有更深层次的政治意义和价值指向。它通过吸引和认同实现网络话语主体和话语受众的互动效应,既是对现实话语权的符号化阐释,也是对虚拟社会中的话语权的理性表达,是线上与线下话语权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话语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合力效应,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间性权力。

(二)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特征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一种在虚拟网络社会主导和调控知识、信息和舆论等意识形态的资格和权力,其特征映射和凸显着其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对其特征的表征,必须从其本质属性出发进行多维度研究。学界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特征的探讨,大致集中在三个层面。

1.“交互性说”。这种观点基于网络环境大背景,将网络的技术属性和话语权的传播要素相结合,以此呈现话语权的多元特征。如郑元景认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环境下的特征体现在:一是虚拟与现实相统一,二是超时空渗透,三是自由交互,四是多元化[5]。

2.“发展说”。认为在网络环境中,意识形态话语权比在现实场域呈现更多样化的动态发展。如任蓉从三个层面阐释了话语权在网络社会构建中呈现的特征:一是话语主体呈现多元性,二是话语方式呈现出话语传播的多向化、话语表达的碎片化、话语风格的表面化,三是话语环境呈现出虚拟性[10]。白毅立足于网络技术具有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等特性,认为在网络环境下,意识形态话语权呈现出“争夺对手扩散、争夺性质繁化、争夺目标细化、争夺方式嬗变”等独特态势[11]。

3.“属性说”。即从话语权的各种属性来分析其特征。如和亚飞从话语权的“权力”视角出发,指出话语权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认为掌握话语权的阶级会依照本阶级的利益诉求争取阶级利益[8]。杨思慧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具有文化性,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伴随意识形态而发展的”[12]。张改凤、林伯海从资本逻辑出发,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一定的不平等性,“网络空间权利的平等性一定程度遮蔽了权力的不平等”[13]。石超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多元性等特征[7]。

特征展现的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地方,侧面反映了该事物的价值、属性、范畴、内在逻辑和存在形式等。从这一层面来讲,特征又是对事物本质的侧面表述。由此,上述观点都有一定合理性。第一种观点指出了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场域下的一些特征,但是主要是从网络技术的视角进行分析,模糊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特征表述与网络自身的边界。第二种观点从动态视角突出了话语权要素的具体特征,但是却缺乏系统整体的诠释。第三种观点从意识形态话语权属性这一层面来分析其特征,但是没有对话语权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进行严格区分,所以对其描述较笼统。总的来说,三种观点都过分强调网络的虚拟性,却遮蔽了话语权本身的特质,使得网络空间与网络话语权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化,这是今后研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显然,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线上与线下社会、现实与虚拟个体融渗耦合下形成的话语权新样态,对其特征的阐释,需以网民的网络化生存为核心要义,既要关照宏观层面上的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空间的交互性延伸和依存关系,又要关照微观层面的网民个体和网络共同体的互动和共享关系;既要反映现实社会话语静态化、稳定化的状况呈现,又要关照虚拟社会话语权流动性和扁平化的演进序列;既应遵循网络技术的内在运行逻辑,又要体现其蕴含的人文价值属性;既要考虑话语权的一般性特征,又要挖掘其隐含的本质规律。或许沿此思维逻辑梳理,更能系统性提炼话语权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二、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功能机制研究

功能是事物满足自身和对象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对事物的效用性的一种展示和表述。依照的标准不同,对功能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关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功能,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三要素说”

即认为网络意识形态形态话语权具有政治、社会、文化三大功能。如谭九生、杨建武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通过引导和辩护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政治功能,整合社会资源、规范社会发展轨迹的社会功能,还有支配价值观、信仰、思想观念的文化功能[6]。郑元景结合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超时空渗透、复杂多元和自由交互的特性,立足于实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要发挥三方面的作用机制:一是实现政治秩序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二是引导、整合和协调社会关系以发挥其“黏合剂”的社会功能;三是传播政治理念和信仰、处理网络群体事件以实现其文化功能[5]。

(二)“五要素说”

即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层次性出发,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探讨。如任蓉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主要有五大功能:一是树立国际形象,二是维护政权稳定,三是协调社会关系,四是引导思想文化,五是规范个体行为[14]。

(三)“维系说”

如葛亚坤认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发挥政治权力、引导社会主流思想文化、规制群众个体精神生活三大功能[15]。郝凤指出在新媒体时代,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维系党的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与形象、维护社会稳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16]。

上述研究表明,学界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功能进行了不同维度的诠释,既体现了话语权功能的系统性,又体现出其层次性。但是,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线上和线下高度渗透融合的间性权力,对其功能的研究要将传统意识形态话语权纳入考虑,且需要融入网络的新特性和网络社会的内在属性,从线上线下两个维度予以揭示。此外,学界大多集中在话语权的维护、导向、规制和动员等“应然”层面的功能的阐释,对其“实然”层面的功能缺乏专门针对性研究。虽然具体表述不同,但是可以看出,学界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引导和协调功能达成了共识。

三、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现状研究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网上虚拟社会和网下现实社会深度交融耦合所形成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力新样态,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复杂的态势。国内学者就建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个维度进行了探讨。

(一)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机遇

1.立足于网络信息化的大背景探讨网络为实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利条件。如汪馨兰从网络的存在方式出发,认为丰富的网络交际语言、网络游戏以及网络艺术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提供新契机,主流意识形态通过网络在平等的对话实践中发展自身的理论体系[17]。李伟指出网络宣传工作是“巩固和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能起到社会组织和政治动员,有效引领、规范和整合社会舆论的作用[18]。禹哲、杜桂萍指出传媒“碎片化”为创生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多元化和教育资源多样化、凸显大学生个体价值提供新境遇[19]。王虹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内容、效果三个视角出发,阐释了互联网技术在拓宽民众诉求渠道、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源、增强话语影响力等方面给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了有利条件[20]。齐俊斌从培育人才、创生新的教育环境、应对话语范式转换三个维度论述了网络信息技术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的机遇[9]。

2.结合互联网的综合性特点探讨网络对建设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积极影响。如李兴选提出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交互性等特性,为人们提供了建设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途径[21]。赵明珠认为网络媒体具有不受时空限制、信息流量大、渗透力强等优势,所以网络传播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现代化传播手段,网络交往促进了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丰富与创新[22]。陈娜从网络的工具特性出发,认为网络技术提供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平台和传播渠道[23]。曾长秋、曹挹芬立足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分众化特点,指出新媒体能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提供载体、促进民众认同主流意识形态[24]。

(二)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挑战

1.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来概述话语权面临的挑战。如赵欢春立足于网络社会的虚拟化无界性特征,指出国际话语霸权和国内信息舆论多元传播致使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被转移、去中心化、被削弱三大风险[4]。李兴选指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挑战,表现在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消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防御力、网络虚假信息传播侵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公信力、国内多元价值观并存淡化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21]。

2.从制度环境剖析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如黄冬霞指出未健全的网络管理法规、网络审查制度、网络文章评审制度给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25]。

3.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内生性矛盾来说明其面临的问题。如郑元景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足导致话语权的现实解释力有限、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滞后性严重影响着话语权的效力等缺陷[5]。任蓉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由话语主体、话语体系、话语方式和话语环境四大要素构成,相对应的话语权面临话语主体相互博弈、话语体系内外夹击、话语方式转换滞后和话语环境难以管控四个困境[14]。还有学者认为在网络信息时代下,话语“碎片化”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弱化、话语疏离受众、话语掌控力下降[19]。

综上所述,学界主要从网络环境的特性、网络技术的变革、话语权结构要素的特质、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等内外两个维度阐释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际上,话语权的发展根本上离不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要把握机遇,迎接各种挑战,遵照网络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以信息、知识、意义和精神共生、共享、共建的价值理念引导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正向发展。当然,对意识形态话语权不应只着眼于其在网络空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具象层面的研究,还应上升至话语权的生成逻辑、运作机制等本质和规律性层面的剖析,这也是未来学界应该努力的方向。

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研究

建构系统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实现对外把握话语权和对内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研究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特征、功能、机遇和挑战的最终指向。目前,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但尚未达成共识。学界对话语权的建构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从宏观层面出发研究实现路径

如李兴选从整体角度由内到外论述了网络虚拟平台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路径,包括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塑造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网络平台、转换传播模式和表达方式、拓展国际影响力四个方面[21]。

(二)从微观视角出发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提供指导

如罗桢、徐建军以尊重个体需要为基础,采取将主流媒体平台打造成公共论坛、官方介入民间舆论平台、创新教育宣传、严惩责任者等更为综合的微观应对策略[26]。侯天佐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结构要素出发,提出提升参与主体素质、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改进网络宣教渠道、健全网络监管体制四种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控策略[27]。曾长秋、曹挹芬根据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环体、主体、客体和载体的新特点,相应地阐述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应从优化现实和虚拟环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国家的话语权力、研究民众认同的心理机制与规律、发挥好新媒体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24]。

(三)从基本原则出发提出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指导策略

如禹哲、杜桂萍指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把控,应契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演进、面临的时代挑战以及网络信息化的新特点,遵循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批判性与包容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19]。赵明珠指出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应坚持辩证性、开放性、创新性、特色性四项基本原则[22]。王斌认为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坚持疏堵结合、防控并举两大原则[28]。梁超、孙翰文提出微传播视角下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在深入探究微传播新型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主动性、包容性、渗透性、疏堵性”四项基本原则[29]。

(四)针对构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提出具体解决思路

如邓验、张苾莹提出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正反效应,通过协同话语主体、改革话语内容、关切话语受众等举措,健全网络法律法规、预警机制和技术保障机制等后方保障来建构意识形态话语权[30]。林伯海、张改凤提出从发展社会主义、着眼于意识形态的时代适应性和灌输方略的有效性出发,来重塑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权[13]。朱效梅、谢萌提出在新时期,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革新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立法,以此达到增强网络意识形态权威性、凝聚力和说服力的目的[31]。谢霄男、李净从可行性角度提出转变“微”思维、净化“微”环境以及培育“微”人才来探寻微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的建构方法[32]。

目前学界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但也有不足之处,表现为主要倾向于学理性阐释,而应用性和实践性略显不足;侧重于就意识形态话语权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而没有上升至网络整体的系统性、规律性的把握;研究内容多集中在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和建构对策的重叠分析,导致其创新性不足,缺乏实际效用。基于以上分析,学界对建构策略的研究当注意以下几个层面:在理论层面,探究话语权结构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构要素与网络环境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将零散化、碎片化的知识经验,上升为系统全面的理论逻辑体系;在实践层面,立足于网民本身的利益诉求,从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网络自我互动三大网络社会实践活动出发[33],基于话语权的技术、社会和共识心理生成基础探索建构方法;在方法层面,促进新媒体、新技术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深度融合,加快形成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网络型思维。

显然,当前学界对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已成绩斐然,这些成果将推动话语权的研究更加深入。但是,当前研究还存在“潜水区”和“空白区”,比如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机理、类别构成等方面尚未系统全面研究,所涉及的只是比较零碎分散的方面,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究和完善。为此下一步研究当注重以下层面:一是进一步深化生成机理、类别构成、结构划分、智库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丰富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内涵;二是关注技术和实践转向,通过融入新媒体、新技术寻找研究突破点,拓展现有的研究领域;三是要彰显人文情怀,增强人的主体性,要重视对网民在网络社会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塑造和重构作用的研究,进一步探究话语主体之间的互动规律;四是要体现时代精神,遵循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入研究与时代相契合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五是要树立全球视野、着眼世界格局,加强构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对比研究,在深入探究本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实现路径的同时,致力于全球网络治理和拓展国际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空间研究。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演进及其现实启示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衰老与性别话语——公共话语与私域话语对老年女性的影响》述介
一句鼓励的话语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紧紧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