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学旅行为抓手践行生命教育
2019-03-21
当代教育家叶澜先生在《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中提出:真正人的教育,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教育不是简单的现存知识直接传递的过程,而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只有有了这种生命的沟通,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因此,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是基础教育的使命。
武汉市万科高尔夫小学地处美丽的金银湖畔,附近还有“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武汉市园博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学校还是武汉市小班化实验校,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不多。因此,我们认为学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践行生命教育。如何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激发学生、教师和家长活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经过反复论证,我们认定了研学旅行这个抓手。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对提升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还有一支强大的家长团队,他们热爱教育、沟通力强、行动迅速,能够为学校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学校决定由学校德育室牵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研学旅行,旨在通过研学旅行,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学生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偶尔开展几次研学旅行的活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形成课程体系,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让孩子们学有所获。为此,学校确定了“稳步实施、注重实效、全面推进研学旅行”的方针。在调查了教师、学生、家长,咨询了相关专家后,我们确定了课程体系,在设计、开发和实施研学旅行工作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差异,按照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实施研学旅行。
一、精心策划组织活动
1.成立领导小组
学校德育主任和科学课老师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后勤保障研学资金到位。制定详细的研学计划,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实施,活动不走过场。
2.设计研学旅行记录本
要求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对于孩子们记录的内容,我们并不做过多的要求,他们想记什么都可以,可以是研学旅行中的同学、老师、志愿服务者,可以是研学旅行中发现的一片落叶、一粒种子、一块石头,一根鸟的羽毛……记录的形式也不做要求,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幅漫画,一幅自然笔记,也可以是一张照片、一段录音……只要他们有发现,我们就鼓励,珍视这最初的体验。
3.扩大辅导老师队伍
辅导老师由本校老师扩大到公园志愿者、家长志愿者。科学课上,老师认真授课,实施启发,布置研究小课题,让学生尝试走出课堂,又不会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为外出研学奠定扎实基础。
学校还聘请专家进课堂,指导孩子们在学校“野草园”进行观察。酢(cù)浆草、蒲公英、牵牛花、野蔷薇、蛇莓……在孩子们的眼里,它们都是“小可爱”!在接受专家老师细致的指导后,大家才知道原来了解植物不仅可以看,可以闻,还可以触摸,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还可以用尺子丈量!家长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他们也认真倾听,并且帮助指导孩子们观察。
除了扩大辅导老师队伍,我们还积极发挥家校共同体的作用。研学旅行由校级家委会理事牵头,对各班家委进行培训,多形式、多时段地开展各类研学活动,为喜好自然研究的孩子提供各种机会。学校还与社区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帮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入生活,去探索和学习。
二、科学设计系列课程
学校根据大自然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设计了“雅行四季春之声”“雅行四季夏之色”“雅行四季秋之韵”“雅行四季冬之舞”系列课程。
1.雅行四季“春之声”
春天是万物萌动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季节。我们在春天开展“春之声——亲子操比赛”。这个课程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促进亲子关系。全校师生和家长一起徒步到美丽的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开展亲子操比赛,让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孩子、孩子和老师,共同运动、游戏,拉近彼此距离,促进彼此的交流。
从学校到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程有四公里。比赛当天,一年级的同学也必须跟随大部队一起徒步,不允许牵着父母的手,也不允许将随身背包甩给父母代劳,高年级的学生更是要背负家长的饮用水和其它物品。该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也让家长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
2.雅行四季“夏之色”
夏天,我们开展“自然科学夏令营”。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学生背上背包,离开父母,跟随老师过集体生活。这几天,孩子们要自己洗澡、自己洗衣服,早上六点半必须起床,七点开展晨读经典;跟随老师一起在烈日下,观察昆虫、寻找树叶的秘密……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又帮助他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3.雅行四季“秋之韵”
秋天果实成熟,我们开展“公园研学”。我们与龙王庙公园结对子,带领孩子们去龙王庙公园,了解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龙王庙公园的志愿者会详细给孩子们讲解植物的果实的种类、种子的种类,并且教会孩子们辨别。他们还帮助孩子们收集落叶,教会孩子们绘制自然笔记,记下自己在自然中探索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志愿者所给予的温暖。课程“植物拓染”,则是将白布覆盖在花瓣和树叶的上面,让孩子们用小锤子轻轻地锤,将植物的颜色和形状拓染在白布上,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劳动的快乐。
4.雅行四季“冬之舞”
冬天,学校带领孩子们到金银湖畔观鸟。金银湖畔的鸟很多,有麻雀、野鸭、斑鸠、大山雀、白鹭等。当孩子们发现在书本和网络中看到的鸟竟然出现在望远镜中的时候,都兴奋地叫起来。他们辨识鸟儿,为鸟儿是雄是雌而争得面红耳赤,或者为自己看到了一只叫不出名字的鸟而高兴,他们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收获。探寻鸟儿的巢穴,就更有意思了。他们会定期到树下选好观测点,一连半天都不动一下,只为看那只出生不久的小鸟吃食。他们在研学旅行中,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发现自然、探索自然、感受生命。
三、深刻反思不断超越
每次活动结束,我们都会进行深刻反思,查漏补缺,为更好地开展下次活动做准备。
1.在反思中开发校本课程
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很多植物,回到学校看到同样的植物,像遇到老朋友一样感觉亲切,他们可以准确叫出学校植物的名字,甚至一些野草的名字,并且滔滔不绝地讲述它们的故事。这让老师们非常惊讶,因此他们建议让孩子们编一本书,以孩子们的口吻来介绍校园里的植物朋友。此建议一出,得到学校研学旅行小组所有成员的赞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先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然后分了科别,在校园里对植物分别拍照,然后查找资料,并搜寻相关诗词,忙得不亦乐乎。一个月后,一本《校园里的植物朋友》编好了,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学校的40多种植物及其类别、作用,标注了它们在校园具体位置,还记录了关于这些植物的诗词。此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在书本的后半部分,是学生的自然笔记,稚嫩的笔触记录着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索。
2.在反思中拓展研学旅行的广度和深度
研学旅行一直是学校组织开展,家长志愿者协助管理。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们的兴趣非常大,他们甚至也购买了相关工具,跟孩子们一起研究。于是我们思考,研学旅行,可否从学校向家庭延伸?经过与家长沟通,他们也非常愿意这么去做,所以,学校又成立了一支家长志愿者队。他们在周末、在节假日带领孩子们在小区进行观察,在金银湖畔进行观察,孩子们观察的内容也由陆生植物向水生植物发展,由植物向动物、向湖水发展。同时,我们的研究深度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会在同一地点在早中晚不同的时段采集金银湖湖水,进行水质监测,了解金银湖湖水的变化及其原因;他们会带着水生植物,跟着父母一起去研究所向专家求教,并尝试做小专题论文。
在研学旅行中,学校“生命教育”的理念得以落实,孩子们的生命开始灵动起来,他们不再把学习当成无可奈何的负担,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课堂上积极提问、认真学习的多了,课下讨论、主动探寻的多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在他们眼中,植物、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个体,值得去爱护;他们的习惯更好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更强了,随地丢纸屑的现象几乎绝迹。研学旅行让我们的德育工作返璞归真,也真正找到了适合我校的德育品牌,我们将在研学旅行的路上跋涉,为孩子生命奠基,为他们的未来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