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
2019-03-21吴迪
吴 迪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做出了重要的指示。人才培养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国家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体现了素质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实现“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作为专业性人才,他们的自身发展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而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以及伤人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个体、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使得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加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加之个体错误的认知方式和不良的应对方式,久之会使得心理困扰逐渐转变为影响个体正常发展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作为一种病态的心理,对于个体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无论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发展的角度,都应该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进行研究,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我国关于心理危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伴随着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频发,使得大学生群体成为心理危机的重要研究对象。积极心理学以研究人类积极的发展潜能和培养积极的品质为理论基础,通过积极因素和能量的挖掘,促使个体以积极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个体的情感体验、人格特质和社会组织体系三个方面为研究视角,通过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使得个体的心理发展得到正向积极的引导。以往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多聚焦于心理危机给个体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处理方式上也多以事后补救、疏导与干预为主。这使得在处理心理危机问题时,教育管理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使得教育管理者在解决心理危机问题时可以从新的视角去研究如何开展高校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借助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对引起心理危机的因素类型以及具体预防和干预手段进行探讨,为高校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教育与应对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危机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心理危机”的概念是由卡普兰(G.Caplan)提出,他认为心理危机是当个体的经验以及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个体现在所处的环境时所导致的心理失衡状态[2]。随着心理危机的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心理学工作者对心理危机的内涵进行了新的阐述。林崇德、伍新春等人认为心理危机来源于是危机源给个体造成的威胁和挑战超出了个体的应对范围,从而使得内心的平衡被打破,引起个体心理上的混乱和不安[3]。而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则是指,个体在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情境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应对而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4]。心理危机的产生既可以由生活中具体的危机源所导致,如地质灾难、重大群体事件、恐怖活动等,也可以由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所引起,如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个体在遭受到严重突发性事件或创伤性事件的影响后,为了帮助个体及时摆脱心理创伤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科学的心理治疗手段[5]。心理危机干预通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从而帮助个体采取合适的方式应对和处理应激事件;通过科学的治疗方式帮助个体恢复正常心理状态,从而减轻心理创伤给个体带来的影响的一种治疗手段。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具有普遍性、破坏性、反复性等特点,所以在干预手段上要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区别对待。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危机干预的优势
积极心理学中强调的“体验”“潜质”等内在特质,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颠覆了传统思想中的过分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为贯彻全面育人的理念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手段。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关注个体积极的内在发展潜质对于开展心理危机的应对和干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有着激发潜能的功能
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激发和发掘人类内在的发展潜能,从而促使个体感受到更多美好的事物,会导致个体朝着积极的方面去发展。其理论中所强调的幸福、自信和乐观等积极品质,对于个体更好地享受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所接受的不仅是知识层面的洗礼,更是人格层面的塑造。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不仅要面临来自学业、个人发展、家庭等多方面的诸多困扰,也要时刻警惕心理问题给自身带来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使得在处理问题时会采用错误的认知模式,而错误的认知模式会导致情绪上的消极体验,进一步激发心里危机的产生的可能性。积极心理学在不忽视个体心理消极面的同时,关注和强调积极面的引导和激发。在其核心思想的指导下,发掘和激发大学生个体潜在的积极能力,培养大学生学会运用积极的视角去发现和分析问题,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提升处理问题能力。
(二)积极心理学有着积极的干预功能
高校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时往往多倾向于进行事后干预,即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当事人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治标不治本,只能针对具体事件进行干预,完全达不到预防的效果。积极心理学在处理个体心理问题时提倡进行积极的预防,即针对可能引起心理危机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防御,达到减少心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积极的内在特质在与心理问题对抗中起着重要的缓冲作用。人格作为个体内在的心理特质,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心理危机的预防中,积极的人格特质不仅可以提升个体的心理抵御能力,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几率;同时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个体克服心理危机带来的影响,帮助个体尽快的从心理创伤的阴影中走出来。借助积极心理学的这一优势,教育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多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提升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能力。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认知导致不当的处理方式
根据“心理扭力”理论,个体的价值观、期望以及与他人比较时的冲突都可以改变个体对于事物的认知,从而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对于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认识不足,导致问题出现时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会进一步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个体身处消极的循环之中。
(二)不良的人格特质导致心理问题产生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特质是影响个体不良行为的重要诱因。不同类型的人格特质在面对问题时,会导致个体采取的行为不同,而且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体的内在价值取向。不良的人格特质,使得个体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会因为不能够很好的处理内部或外部的矛盾和压力,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
(三)校园组织环境的影响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个体的生存环境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重视知识能力的传递,忽略了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这也使得大学生在面对人际交往、恋爱、就业时所产生心理问题,无法及时得到疏导。加之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和谐的氛围和矛盾冲突也会给大学生心理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四、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一)形成正确的危机认识
积极心理学倡导关注个体的情绪体验和认知,良好的情绪体验和正确的认知方式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面对困境和处理问题。作为教育者,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对于心理危机正确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心理危机可能会给个体带来的各种危害,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其在面对心理危机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手段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对于个体来说,不存在完美的个性品质,只有正确看待个体的优缺点,才能正确面对我们在生活遇到的各种可能引起心理危机的事件源。引导大学生学会辩证地去分析和看待诸如入学时的迷茫无助、人际交往中的受挫、就业时的压力和恋爱失败等问题,充分挖掘自身内部的发展潜力和心理品质,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减轻心理危机对个体身心带来的创伤。
(二)体验积极的心理过程
心理体验是个体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之一。个体在面对心理危机时往往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体验,而这种消极的体验又会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心理体验在个体人格特质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体验过程往往会强化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来源于自身的内在感受。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并不是可以通过干预手段进行完全根除的事件,相较于被动的事后干预,我们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将积极体验培养融入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对于预防心理危机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培养积极的心理体验,可以进一步提升个体在面对心理危机时的忍耐力和抵抗力,更可以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去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逆境。
(三)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
心理危机的影响力之大,往往也与个体没有掌握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关。针对大学生没有掌握有效应对心理危机方法的问题,在日常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实践技巧的传授,诸如:认知理论、行为理论等。既要让学生们了解理论基础,更主要是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其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心理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素质拓展、也可以是专题心理沙龙或心理讲座。通过不同方式的活动开展,加强大学生树立战胜心理危机的信心,同时帮助其提升心理素质。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合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起到“助人自助”的朋辈引导的效果。
(四)构建和谐的支持系统
良好的支持系统不仅可以给人带来内在的信心和勇气,有助于他们战胜心理问题,还可以调节心理危机给个体带来的影响。作为高校,在外部支持系统的建设上要注重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帮助。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高校应建立有效的资助制度,提供经济上的资助的同时,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帮助其解决问题。对于某些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学生,通过建立心理咨询部门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为其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持系统。而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可以自觉形成各级心理疏导体系,利用心理委员、班长、督导员、相关管理部门等多种途经,了解大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和困惑,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