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中的辽金佚诗

2019-03-21吕冠南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辽金石刻著录

吕冠南

(山东大学 国际汉学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

辽朝和金代是先后与北宋、南宋并峙的少数民族王朝,他们的汉文学创作虽然不及两宋文学那么繁盛,但也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就两朝诗歌的辑录而言,阎凤梧、康金声主编的《全辽金诗》是较为完备的著作。但仍有一定数量的辽、金诗歌,仅保存在稀见的地方文献中,并未被《全辽金诗》收录。兹就读书所得,补出不见于《全辽金诗》的辽、金佚诗凡26首,其中辽诗5首,金诗21首。

1.辽·郑颉《失题》

前警严舫作藻与,孤官从幸鼎臣居。天旋设辂四龙驭,水暖□池浴凤雏。辅弼功高而盖世,君臣礼重庆悬孤。善□今古无兹事,从此□□□□□。

按:此首录自辽人郑□《荥阳郑公墓志铭》,见《辽代石刻文续编》据北京通州区天桥湾出土之拓本所录文[1]179。《全辽金诗》未著录郑颉,颉字逢吉,尝官至太子中舍,知永兴,彰愍宫提辖司事,详见《荥阳郑公墓志铭》。墓志对此诗的创作背景有所交代:“(辽圣宗)为辛臣杜房生略三日,翠革临幸,令从臣赋诗,兄(笔者按:即郑颉)承命在席,一挥而就。其诗云:……(即上录之诗)。上览之,命满酌玉杯以赏其俊。”[1]179可知此诗在当时已获较高认可。

2.辽·宋宾王《小西天》

□□□□□,□成拜佛巅。徘徊碑似镜,瞻□□□□。□□松斜挺,岩深龙自旋。尘情□□□,□□□□前。

按:此首录自清人溥儒《白带山志》卷十《艺文志五》[2]507。《全辽金诗》未收录宋宾王。据《辽代石刻文续编》,此诗石刻“出土于北京房山云居寺一古井内,碑现存高70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落款为‘□江宋宾王题于’6字”[1]327。

3.辽·李孝安《石匠山石壁题诗》二首

其一

人门且见一枝花,不知娘子是谁家。两颊脸似花红色,头上双龙似黑鸦。

其二

□自离家心无安,谁知今日人东还。□□□□□家日,□龙门□□□□。

按:以上二诗录自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据该书题解,知此二诗“1986年发现于辽宁朝阳县南双庙乡东南5里之石匠山上”[3]597。《全辽金诗》未著录李孝安。据摩崖所刻时间,二诗均作于辽天祚帝乾统八年(1108)。第二首未署作者姓名,向南注其与第一首“字体相仿,亦出自李孝安之手”,今从向南之说。

4.辽·无名氏《石匠山石壁题诗》

□事安㤥,□□□开。□□乱酒,□□非财。□□垂祸,人神降灾。□□□命,不幸中来。

按:以上二诗录自《辽代石刻文编》[3]597,与上二首同时刻于石匠山上,但此首未留下作者姓名,具体创作背景与作者信息皆不可考。

5.金·党怀英《谒夫子庙》

宫墙数仞望巍巍,冠盖遥瞻缓四騑。广大高明周礼乐,雍雝肃穆汉威仪。斯文自古天留意,圣道于今代不违。吾党幸余狂简在,满堂琴瑟振音徽。

按:此诗辑自清人陈顾㶌《乾隆兖州府志》卷二十九《艺文志五》[4]631。作品抒发了党怀英参观夫子庙的感受,第二联最可看出他对周、汉两朝的歆慕之情;“吾党幸余狂简在”则可与《金史》本传谓其“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之语相发明[5]2726。《兖州府志》在此诗后另著录党氏《谒孔林》一首(《全辽金诗》已辑入),其中有“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之句,可见他对周、汉的推崇确是一以贯之的。

6.金·王去非《题左丘明墓》

寺压古坟坟已摧,坟前古木亦凋衰。未能迁寺还封树,每到都君一泪垂。

按:此诗辑自清人成城《乾隆泰安府志》卷二十一《艺文志一》[6]615。《全金诗》《全辽金诗》均未著录王去非。《金史》卷一二七《隐逸传》有《王去非传》[5]2749,然较为疏略。党怀英有《醇德王先生墓表》[7]1501-1503,则是专记王去非生平的作品,可资知人论世之用。此外,清人邵承照《光绪肥城县志》卷四《礼仪》“左丘子祠”条还著录了王去非的一则残句:“请看廿一简多少,独有先儒冠汗青。”[8]75虽系残文,也有一定价值。

7.金·翟升《题左丘明墓》

春秋好恶圣人同,闻说英魂葬此中。愚俗岂知贤者墓,荒村易作梵王宫。垄头藉藉人相践,泉下悠悠恨莫穷。前弊革除今可喜,尽归醇德作诗功。

按:此诗辑自清人成城《乾隆泰安府志》卷二十一《艺文志一》[6]615。《全辽金诗》著录翟升诗一首[9]1814,未收此首。

8.金·靳子昭《宿幽栖寺得二绝句呈沂上人》

世间八万四千法,物物头头总不同。想得吾师坐方丈,一时都在黙然中。

游山端自费吟鞋,暂涤尘烦亦快哉。归路逢人如借问,为言新自道场来。

按:以上两首辑自邵承照《光绪肥城县志》卷二《古迹》“西幽寺”条[8]46。《全辽金诗》未收录靳子昭。有关靳子昭的生平,现有两处可考:第一,翟升有《群贤登第诗》一诗,从诗题即可知作于其登第之年(明昌间),而该诗实际上是一首联句诗,其中有“邑主簿靳子昭”的诗句,可见靳子昭也参与了当时登第群贤的唱和,由此可知他亦为明昌间进士,且时任平阴邑主簿(翟升为平阴人)[10]。第二,明代陈棐所纂《嘉靖广平府志》卷五收录了靳子昭写于明昌七年(1196)的《曲周县重修学记》,当时他于名上所署的官职为“朝散大夫”[11]173,可知他在明昌七年任朝散大夫一职。

9.金·王端卿《游幽栖寺呈沂上人》

簿书拘役久低徊,暂届清凉福地来。水秀山明宽眼界,尘心茅塞顿然开。

按:此诗辑自邵承照《光绪肥城县志》卷二《古迹》“西幽寺”条[8]46。《全辽金诗》未著录王端卿。由于材料有限,很难详考王端卿的生平。从本诗首句可以得知他当是负责官署文书的低级小吏。此外,曾毅公先生在《石刻考工录》中考订金代东平刻工訾深曾于“大定六年(1166)十月十九日刻肥城幽栖寺王端卿诗”[12]86,可知该诗的创作时间不晚于大定六年,据此可粗略确定王端卿的生活时段。

10.金·刘常夫《戊申八月过崇果寺题二绝句》

一水湾环绕寺流,村深人寂景清幽。虽然过客贪行路,望塔穿藤更少留。

他年投老归依地,莲社真僧伴此身。玉子纹楸藤荫下,谷樵应有烂柯人。

按:以上二首辑自邵承照《光绪肥城县志》卷二《古迹》“崇果寺”条[8]48。按《全辽金诗》未著录刘常夫。《光绪肥城县志》卷二对以上二诗的石刻有详细的介绍:“天会六年崇果寺刘常夫诗石刻:在崇果寺,详崇果寺下。旧志作宋刘常夫诗,而石刻后跋语称‘先伯彭城郡王’,又云‘自天会戊申至大定戊申周一甲子’云。按金天会六年为宋建炎二年,是时肥城初为金,有刘常夫之封彭城郡王;为宋、为金、为伪齐,旧志未晰。因跋语有‘天会六年’语,改列于金。”[8]56-57可见将刘常夫定为金朝诗人是有根据的。天会六年为1128年,这是刘常夫以上二诗的创作时间。

11.金·刘长言《漆水郡夫人耶律氏墓志铭诗》

有来夫人,高明令淑。嫔于庆门,膺此多福。兰陵侃侃,位以德隆。繇有佽助,致我匪躬。温柔懿恭,内禀纯固。夫人之德,睟然天赋。文约简正,既利孔时。夫人之言,可复不欺。周旋中礼,俨其庄静。夫人之容,孰敢弗敬。上承下字,翼家之兴。夫人之功,展也其成。漆水之封,夫贵受祉。上寿不究,胡尼之止。有郁新阡,纳幽斯奠。猗嗟夫人,后则不亡。

按:此诗辑自《平谷石刻》卷二《墓志类》[13]212-214,系于刘长言所作《漆水郡夫人耶律氏墓志铭》文末,刘氏谓:“既备叙之,乃复系为铭诗。”可知作者视此四言作品为诗歌。《全辽金诗》著录刘长言诗一首[9]170,漏辑此首。据《平谷石刻》介绍,该铭文于1984年8月出土于黄松峪乡黑豆峪村,《全辽金文》漏收此文。

12.金·王堪《密州修学碑颂诗》

嗟嗟元圣,万世之师。薄海郡县,春秋祀之。事有兴废,亶惟其时。密之庙学,阅时不治。景公之来,补敝起坠。周施旁达,纤悉具备。自公之去,曾未二纪。惟是殿宇,寒暑随圮。第第相承,莫克料理。谁其修之?继有张公。公初戾止,有蹙其容。曰兹政体,敢有不恭。请于计司,鸠材虑役。栋宇峥嵘,焕然金碧。翼翼巍巍,可以妥祀。乃肖貌像,乃绘衣章。以瞻以仪,德音不忘。士气以振,济济洋洋。二公崇城,前后施设。密人歌之,罔闲稚耋。我掇其词,以验来哲。

按:此诗录自李文藻《乾隆诸城县志》卷十四《金石考上》[14]103-104,该诗系于王堪《密州修学碑》之末,作者谓:“堪诚固陋,姑采邦人公愿,作为颂诗,以播厥美。”可知作者视此四言作品为诗歌。《全辽金诗》未著录王堪。《诸城县志》于此文题下有“正隆三年,高密令王堪撰”十字,可知本诗作于海陵王正隆三年(1158),时王堪任高密令。

13.金·失名《澄城主簿赵公德政碑诗》

南山信美兮丛瑾瑜,藜藿□□兮□游且。为国得士兮百无虞,威行草木兮肃方隅。□□□□□□□□,□□□□兮望天都。先声入境兮□心我徒,雄资烛物兮结襜褕。欢呼溢路兮歌□□□远涉兮晨达晡。唤起老农兮溺与沮,恳辟烟□兮□□□□□□□兮□□□,嫠妇屡诉兮久郁纡。明明分断兮穷根株,几年冤忿兮一旦摅。冥冥腐□□兮□□□,生死骨肉兮饮德腴。咄嗟逋寇兮诚魁渠,□□□□兮□□□。□□□□兮不遑居,风威迅激兮达□庐。赤手击搏兮□於菟,轩然一笑兮捽以俘。□□□□兮如隶奴,□□□□敢诈狙浮丁远□兮□□□□□□兮□□□□□□俗兮易成于磨砻□□兮著芳誉安□□□□□□云衢语黄宠锡兮□□□,垂千百祀兮永不枯。

按:此诗录自张金吾《金文最》卷六十九[15]1006-1007,据张氏文末所附出处,知系据《澄城县志》迻录。该诗系于《澄城主簿赵公德政碑》文末,为骚体诗。文中记其写作时间为“大定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可知本文作于金世宗大定十一年(1171)。

14.金·范拱《贞节先生范单祠诗》

甑中生尘,汉之史云。史云之德,化及鲁人。弦歌以咏,其乐欣欣。箪食瓢饮,陋巷安贫。釜中生鱼,公在莱芜。莱芜之邑,密迩邦都。洙泗之风,被之乡闾。千古之下,莫不宗儒。

按:此诗录自张金吾《金文最》卷二十三[15]313,是范拱《贞节先生范单祠记》所附的诗歌,范氏此文着重记载大定十二年(1172)莱芜令高永孚重新修葺东汉高士范丹祠堂的相关情况,“于是做诗以侑”,便写了这首四言诗。《全辽金诗》未著录范拱。

15.金·王山甫《澄城县主簿李公去思碑歌》

彼美古□兮,丹延之□。井邑万户兮,劝于务农。时有强暴兮,恃财之丰。趋媚官僚兮,贿赂通□□□□□兮□□□□幸遭我公兮,儒冠之宗。来佐是邑兮,协民于中。抑强扶弱兮,请谒不通。化恶为善兮,人皆检躬。星士访问兮,谁或蔽蒙。歌咏德政兮,万口一同。茂实英声兮,达于天聪。玺书加勉兮,百里是封。舍我云迈兮,指之河东。民怀去思兮,将安用情。伐石纪德兮,□□□□□□□□兮,血食无穷。乃心景仰兮,不渝始终。

按:此诗录自张金吾《金文最》卷七十三[15]1075,《全辽金诗》未著录王山甫。王山甫之生平不可详考,由诗末所录时间,可知本诗作于大定二十三年(1183)。又,金人王元节祖亦名王山甫,王庆生先生《金代文学家年谱·王元节》条曾引《中州集》小传记此王山甫仕辽为户部侍郎,若与作此诗的王山甫为一人,则其至大定二十三年“应已百余岁,疑作文者为同名另一人”[16]645,此说甚确。

16.金·乔扆《李氏园》

决决冰泉漱竹篱,一林寒玉锁烟霏。青裙白发人何处?闲杀南楼冷翠微。

按:此诗录自王新英《全金石刻文辑校》[17]306,据王氏介绍,此诗刻在陕西西安,首题“莲峰真隐绝句”,莲峰真隐为金人乔扆之号。石刻有诗二首,第一首为《兴庆池》,《全辽金诗》已录入,题作“兴庆夜月绝句”,第二首即本诗。诗刻后有申天禄写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1188)的跋语,介绍了此诗刻的基本情况:“先生(乔扆)仙去十年于兹,其子德容以户曹来光遗迹,公余搜访,得数绝句,命刻之石。”《全辽金诗》据《增补中州集》卷二四录乔扆诗三首[10]636,未辑此首。

17.金·赵鼎《敬谒先师邹国公祠》

老诞佛夷惑后来,诸方宏构切云开。先师立教尊姬孔,其土一祠犹草莱。

按:此诗录自王新英《全金石刻文辑校》[17]402,据王氏介绍:“敬谒先师邹国公祠,现存于山东邹城孟庙。石高66厘米,宽68厘米。竖刻草书13行,行字不等。”诗前有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缘由:“大定二十八年十二月七日,驰驿过邹县,敬谒先师邹国公祠,伤其芜秽殊甚,故作是诗。”可知本诗成于大定二十八年(1188)。《全辽金诗》据《增补中州集》录赵鼎诗一首,残句一则,未录此首。

18.金·刘处玄《大基山同范公德裕留题》

闲来慧目视灵峰,冷笑人间万事空。昔日文公忘世贵,如今德裕悟真雄。丹成跨鹤青霄里,行就携云碧落中。谭马邱刘归去后,大罗朝圣谒仙宫。

按:此诗录自王新英《全金石刻文辑校》[17]314,据王氏介绍:“刘长生(长生为刘处玄之号)大基山诗刻,在山东掖县。诗文8行,行7字。”诗刻后有“大定二十九年季春中旬后记”,可知本诗作于大定二十九年(1189)。《全辽金诗》录刘处玄诗十五题五百余首[9]909-964,多为四五言赞颂,未录此诗。

19.金·刘处玄《灵虚宫》

离城甲丙藕花香,池畔初暄台榭凉。一郡欢游垂柳岸,万花春赏杏花岗。依山临水亭前碧,耸桧攒筠轩外光。世梦不侵真得趣,忺来云步访蓬庄。

按:此诗录自王新英《全金石刻文辑校》[17]315,据王氏介绍:“刘长生灵虚宫倡和诗刻,在山东掖县。碑阳阴俱镌文。诗行书5行。”诗刻后有“大定己酉四月十二日”九字,可知本诗作于大定二十九年(己酉,1189)。《全辽金诗》刘处玄名下未录此首。

20.金·张拱辰《微山二首》

其一

可叹牺皇在古初,几经风雨大萧疏。想知避此无宫室,不免将身向穴居。

其二

遗文一览见黄初,世属洪荒事简疏。当此定知无栋宇,但凭巢穴得安居。

按:以上二诗录自王新英《全金石刻文辑校》[17]443,王氏题解谓:“微山太和三年摩崖石刻,发现于山东省微山县两城乡凤凰山山洞石壁上。”据此知以上二诗作于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全辽金文》未著录张拱辰。

21.郗文举《法门寺香雪堂诗二首》

其一

翠柏森森已成列,荼蘼相间尤清丝。堂前散漫飞香雪,小院春风花落时。

其二

对此何人赏物华,山僧睡起煮新茶。手披经卷座终日,要看缤纷天雨花。

按:此诗录自王新英《全金石刻文辑校》[17]477,王氏解题谓:“法门寺香雪堂碑,2000年10月出土于陕西省法门寺。碑汉白玉石质,高45厘米,宽45厘米,厚10厘米。”《全辽金诗》未著录郗文举。

猜你喜欢

辽金石刻著录
西狭颂摩崖石刻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辽金历史与考古》征稿启事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辽金之际高永昌起义若干问题浅谈
北京房山云居寺辽金刻经考述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