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实质内涵研究
2019-03-21余靖
余 靖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教研部 安徽 合肥 230601)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组织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只有“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才可增强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才可正确引导学生的报国行、强国志、爱国情,为最终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但要做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那么就不能仅仅只让思政教师参与其中,“思政课教师讲好”并非“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充分条件,仅为必要条件;只有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好”、全社会共同“参与好”、上级党委机关“领导好”、高校具体“落实好”,再加上思政课教师“讲好”,才能够真正实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进而达到合力育人、多方联动的效果。
一、“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一)形势变化的需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
当前时代正是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碰撞”最为激烈的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越来越激烈。[1-2]思政课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也必然会处于风起云涌的“浪涛”之中,尤其是在西方敌对势力的肆意挑衅之下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更大的勇气、更坚决的信心。有鉴于此,思政课要立足根本,用“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方式来向青年学子深入揭露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廓清思想迷雾,扫清舆论障碍、思想障碍等。青少年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更需要用心栽培、精心引导,[3]“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无疑就是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
(二)民族复兴的需要:教育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特别强调:中华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青年人的精神状态与理想信念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当代青年要刻苦磨练、励志勤学,不断提升文化素养。文化兴盛是支撑一个民族强盛的基础,文化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而其关键就在于教育,教育是赓续民族文化、传承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国家兴。[4]回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即便是中华民族处于最危急的时刻,仍然没有放弃教育,也正因有了教育的传承,才能够让中华文明绵延不绝。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我们对人才的需求、知识的渴望、教育的需要比任何时代都更强,有鉴于此,更需要通过“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来实现立德树人、传播正确思想、培养优秀人才。
(三)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需要:立志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开始就自始至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自觉自愿地将中国具体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既是历史的选择,又是人民的选择,还是文化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与最高理想,而这实质上是一个充满坎坷、崎岖之路,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持之以恒[5]。中国共产党若要实现长期执政,那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尤其是要侧重于加强纯洁性建设与先进性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出一大批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和后备力量。虽然近年来思政课建设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教学方式较为枯燥、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教师的创造性有待加强等。资深思政课教师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曾经提出一个问题——“《思想道德修养》《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思政课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收获,是真正解决了人生困惑?还是只是完成学分要求?”若要实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需要,那么思政课给我们带来的应该是真正解决了人生困惑。因此,务必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来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进而实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为治国理政服好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好务。
二、“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具体内涵及实践举措
新时代若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那么就必须明白“理直”体现在哪里、“气壮”从何处得以反映,必须搞懂这2个问题,才能够扎扎实实地做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一)开好思政课的“理”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理直气壮”的意思是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结合到高校思政课,这里的“理”应该是思政课上所传授的马克思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以,要准确阐释好这个“理”,才能做到“气壮”。众所周知,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传承下来的“宝贝”[6],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以思想政治工作为载体号召有志青年来打倒列强、驱逐军阀,最终取得了北伐战役的巨大胜利;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又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对知识青年开展思想改造,使之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延安马列学院、陕北公学等一批思政学校也是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培养出一大批新中国的接班人与建设者,他们挥洒汗水创造出了辉煌篇章,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生命线”,而思政课则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保障线,能够注入时代重任,能够融入家国情怀。[7]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努力奋斗、自强不息,201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827122亿元人民币,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且中国连续40年GDP年均增长约9.50%,也创造性地将7亿贫困人口予以脱贫。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之下,将改革开放提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逐渐让中国转变为“引领时代浪潮”,而不再是“赶上时代节奏”。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我们更需要顺应时代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思政课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准确阐释好这个“理”,才能做到“气壮”,进而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报国行、强国志、爱国情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融入到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
(二)开好思政课的“气”
开好思政课的“气”更多地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在青年学子的内心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好思政课的“气”,主要来自于“德”“学”“教”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德”上有底气
思政课教师的“德”,既有个体方面的“私德”,又有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政德”,正如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为了能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揭示,采用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世界观,既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理想、谋求幸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又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察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传播者,更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的政治修养,以无比坚定的政治信仰来阐释好、讲解好马克思主义之“德”、中国共产党之“德”,让目前尚处于“象牙塔”的莘莘学子能够真正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此外,思政课教师的“德”还包括职业道德,从目前来看,高等院校或多或少还存在着“轻实践重名利”、“轻教学重研究”、“轻思政重科研”等问题,这就更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修身养性、心无旁骛地站好三尺讲台,将个人价值追求有机地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历史责任中,这也是开好思政课的“气”的基础前提。
2.“学”上有生气
随着当前知识更新速度的逐渐加快,各种信息资源蜂拥而至,这就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业务学习,以更加宽广的知识视野与国际视野来讲解思政道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之后能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思政课教师的“学”通常是由“学养”“学识”“学业”三个部分所组成,首先,思政课教师不仅仅要对专业知识进行丰富和加强,还要对青年学子的话语特色与思想特征予以深入掌握,有针对性地开展多领域学习,正如杨光斌教授所言,高校思政课要对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予以最大限度地吸收,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将社会科学与思政课程分隔开来,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而要将结论背后的逻辑进行深入地阐述,这就往往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相互交叉的知识点,所以,思政课教师只有在“学”字下功夫,才能够以“四两拨千斤”之法来收“润物细无声”之功。其次,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教学技能,包括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以慕课、微课等为载体来向青少年群体传播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引导他们去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增强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8]唯有如此,方可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底气。
3.“教”上有灵气
第一,要吃透课堂,实现“课内教”与“课外延”的统一。以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为依据,按照“八个统一”为重要遵循,以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主体活动为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并从中主动思考,认真体味理论的具体表现和转化过程,将实践教学成果反馈于课堂教学,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第二,要吃透学生,从知识传授的载体上升到价值引领的对象。了解学生成长规律是讲好思政课的基础。要立足于学生成长需求与教学需求,从纵横双重维度研究学生,深化对其成长成才问题的把握,增强学生主体身份认同,进而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
三、结语
总之,若要扎扎实实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其针对性、有效性、思想性。“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为广大思政教师探索思政课教学方式打开了“一扇通往光明之路的大门”,不仅要让思政课变得“有意义”,还要让思政课变得“有意思”,让莘莘学子能够“学好”“用好”,终身受益,最终逐渐成长为能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