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训”体系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及思考
——以常熟市第一中学为考察中心

2019-03-21丁庆芬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案体系评价

肖 虹,丁庆芬

(1.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2.常熟市第一中学,江苏 常熟 215500)

“生训”体系是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一种课程改革形式,即在分组的基础上围绕“以生为本”的理念对学生开展课程培训。它包含两个部分: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课堂流程、预习方式、合学方式等方面的整体性培训;二是针对小组组长合学、领学、研学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其中,又以小组组长培训为整体工作的核心,即通过培养“小老师”的形式,来进一步实现学习管理自动化和课堂学习自动化。在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中,主要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的讲授与示范演练,资源单一,输送模式单向,尤其在大班授课中很难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跟进,越来越多的中学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教师而言,则重在启发性教学的课程设计,也即重视教师智慧的脑力付出,而非一味地体力付出。因此,“生训”体系的提出在中学课改活动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生训”体系最早由苏派教育课改中心提出。该中心在2006年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中心建有课改联盟,苏州市彩香中学、木渎实验中学、碧波中学都是联盟成员,常熟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市一中)是常熟唯一一所加入课改联盟的中学。2018年9月,市一中开始在初一年级的12个教学班中开展“生训”活动,并涵盖了所有主要课程。我们以市一中为考察对象,开展调查研究,主要探究语文课程中对“生训”体系的现实运用,相关数据也基本能够反映整个“生训”体系在学校中的开展情况。

在“生训”体系的推进过程中,学校层面组建了管理团队,由专人负责统筹开展整体课改活动,形成了校领导——年级负责人——任课教师的三级管理模式。在各个教学班中,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性别、个性、才能、学业水平等因素分成6个小组,每组5至6名学生,使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大致相当。同时,通过民主选举、自我推荐和班主任指定等形式在组内确定正副组长各1名。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在班级层面普及“生训”理念,介绍具体的课堂操作流程、小组管理办法以及独学、合学、领学、研学等学习方式。其中,独学指课前的自学;合学指两到三人之间的合作交流与探讨;领学是以“小老师”的身份带领其他学生共同学;研学则更强调拓展性思考。另外,在年级层面组建“旭轮班”来重点培训各小组组长,从基本的语言表达、板书、教态到课程内容的解读技巧等,强化“小老师”团队的技能训练。“旭轮班”的训练课程设置在常规课程之外,每周开设2个课时,每个学期大约有26个左右的课时。

在师资队伍上,主要由年级部主任组织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进行集体备课,编制适合学情的导学案。导学案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调整和重新整合,使课堂内容与课堂形式相对称。市一中语文组的导学案一般在前一个学期编写完成,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会提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鼓励其开展独学,即通过自我预习的方式对课本内容形成初步认知。在课堂中,由教师导入主题后,即在小组内开展合学,鼓励学生在组内交流个人意见,在合学的基础上选择学生代表领学,由学生自主讲授知识点。整体课程采用评分制的形式对小组进行考核,学校层面也会对课程进行验收,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小组以及成员,学校会定期予以表彰,以进一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全面了解“生训”体系在语文课堂中的开展情况,我们对12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个班级有6个小组,总共有72个小组,每组抽取2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4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同时也对初一语文组的8名语文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调研数据显示,市一中的“生训”体系反响良好,但有些地方仍需作出进一步的探索。

一、 “生训”体系获得师生的普遍认可

144名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比46.1%,女生占比54.9%,男女生比例基本合理。其中有95.04%的学生愿意接受“生训”课程,88.57%的学生会花1至2个小时的时间准备课堂讨论及展示的内容,73.43%的同学认为“生训”课程可以提升大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72.46%的学生会主动搜集、阅读课外资料,67.61%的学生认为组长的设置可以带动课堂气氛。“生训”课程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是效果显著,有75.6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59.03%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得到了提升,47.92%的学生认为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自信度、专注力、责任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学习的效率、班级的凝聚力得到强化,能够感受到课堂的愉快,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师群体中,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生训”体系同样得到了教师队伍的大力支持,有87.5%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之以往更加浓厚了,课堂气氛活跃,并且十分赞同以小组竞赛、评优评奖等形式来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

这些数据证明,“生训”体系较之传统课堂存在非常明显的优势。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自学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等潜在能力的呈现。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学、交流、展示等环节,接受知识并尝试输出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大大增加了课堂的活跃度。尤其是在领学环节中,参与领学的学生在综合能力上能够得到迅速提高,课外素材的大量补充,能够大大拓展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能力的多方位呈现,也创造了更多的评价标准,原先表现一般的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表达自我并获得肯定。积极参与、获得认可又为开展愉快教学创造了条件。“生训”体系还有其更深层的构建,独学、合学、领学、研学环节可以多方位照顾到不同学生的诉求并充分将学生的差异性变成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例如,合学、领学都是由学生组织讲授,在这个环节中,后进生可以得到其他学生的高频指导,强化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而领学、研学环节则可以全方位训练优等生。这种教学模式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班级中不同学业水平间的学生差异,①参见苏派教育课改中心内部资料:《小组合作制的四大体系》,第13页.因此在受益对象的广度上要优于传统课堂。

二、 “生训”体系的推广需要规范的控制与引导

作为一项实践型创新活动,“生训”体系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推行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例如,有大量学生反映课堂中存在“抄、吵、噪”现象。在完成导学案任务的过程中,有62.86%的学生认为存在个别抄袭现象,9.29%的学生则认为抄袭现象较为普遍。这两个数据说明,学生在课前准备的环节中存在抄袭现象,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在课堂合学的过程中,秩序难以控制,有不少学生乘机聊天,并且因讨论过多导致课堂的知识容量下降,有47.89%的学生认为这种情况会影响正常的语文学习进度。对于这个情况,授课教师也表达了同样的困惑,学生的领学需要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学生的独学、合学、领学还需进一步规范,小组组长对于组员的分工认识不清,没有完全融入“小老师”的角色中。虽然学校对组长进行了系统培训,但学生依然缺少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来展示培训成果,也很难往深层次去挖掘答案。因此,有62.5%的教师认为在流程导学方面最需要改进的是展示的效率,有25%的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点拨、拓展、提升的时间仅为课时的1/4,75%的教师则使用了课时的1/2。

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任课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校在初一年级推行“生训”体系之前已经多次聘请校外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校内又采用巡课的方式不断强化技能,教师开设展示课并通过考评才能正式参与授课;“旭轮班”的开设则是在学生层面开展技能培训,但这些培训显然还远不足以应对现实课堂上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首先应该明确“生训”体系中的“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同于“以学生为主导”,因此在课程设计时,就应严格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有条件地参与课堂,以强化其对课堂的浸入式体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解析能力还不足以有效授课并引发思考。学生的参与实际是“抛砖”的过程,教师的分析、点评和深化拓展才是课堂之“玉”,是课程的核心。整体课程有“放”,更应该有“收”,这就决定了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过少,否则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在学生管控方面,需严格控制合学、领学的时间,迫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炼要点、清晰表达,学生参与授课的时间应该控制在课时的1/2以内,否则就易影响教学进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始终明确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解析问题的能力是训练和展示的重点,表演的成分应该降低。

对于学生完成导学案任务中存在的抄袭现象,则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本身学业负担较重,知识水平有限,尤其是对于部分后进生来说,短时间内形成独立的见解是存在困难的。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可多鼓励,以“奖”代“惩”,对于有自己独到观点、思辨性突出的学生要加强奖励的力度,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表达不同的见解。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本身需要长期的积淀,教师要加强引导,也要耐心等待学生的成长。

三、 “生训”体系的发展需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生训”体系如果要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进一步地发展,还需要有更加完善的顶层设计,使理念能够落地,以真正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这期间,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评价机制的跟进以及小组文化的建设是三个关键性问题。

(一)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据统计,有50%的教师认为导学案的编写质量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导学案难以兼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导”的作用不突出。导学案的设计实际是告诉学生课前应该怎么学,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整体设计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而不同于常规教案的写作。设计过程中如果能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程序化、程序能力化、能力潜移化,注意发散性与收敛性、控制性与自主性的结合,并能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行为方式及所用的时间,那导学案的质量应该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从学校现有的导学案编写情况来看,整体上问题设置并不复杂,易于上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趋于平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期可以考虑在活动方式上进行调整,活动设计尽量与知识类型相匹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有12.5%的教师认为,应该提升导学案的预习质量。导学案一般会提前发给学生进行预习,这个环节十分重要,教师应该在正式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对导学案的学习情况。课堂中对学生在独学、合学后都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不必再消耗课堂时间,以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若是共性问题且有个别小组已经掌握的,可请学生领学;若是所有小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应由教师重点讲授。针对不同难度的题目合理分配时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进度慢的问题。

(二)评价机制的跟进

“生训”体系的开展除了对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外,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市一中语文课堂对“生训”效果的评价采用积分制,年级层面对班级的评分包括了导学、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四个部分;班级层面对各小组的评分则包含领学者仪态、表达、讲授内容、板书以及团队协作等部分,最终根据分值进行排名推优。传统的评价体系以成绩为导向,维度单一,“生训”体系中的评价体系既有对学业成果的观测,也有对协作效度、参与广度、交流深度的评价,还有对个体展示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较之传统模式更为多元化。评优及表彰的频率较高,覆盖面较广,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但是,以积分制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依然有其粗放的一面。据学生反映,小组与小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生训”对学生群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有25%的教师也认为评价体系跟进缓慢,需要得到完善。实际上,“生训”体系在评价体系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应该是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统一问题。以上各类评价指标均集中在过程性管控中,即采用积分排名、推优、表彰的形式来激励学生参与“生训”活动,但缺乏数据证明“生训”与提升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包括我们从师生处采集的信息,均是“认为”“觉得”有效果。教改是否有效的问题,是由评价标准所决定的。若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则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愉悦性,那“生训”体系必然是有效果的;若以结果为导向,注重考试分值、录取比例的高低,那么起码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更长的周期。初一阶段尚未面临大范围的选拔性考试,因此,在“生训”是否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问题上较难给出答案。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改的风险,如何使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更好地形成闭环,可能还需要相关部门在后期进行深入地论证。

(三)小组文化建设

我们在教改活动中讲小组合作学习,始终离不开小组文化建设这个话题。小组文化和小组活动犹如土壤和种子的关系,“生训”体系的深入推广同样需要小组文化的力量支撑,这里的小组文化指的是在“生训”课堂中各小组所形成的一套行为准则及其整体氛围。小组文化的存在能使小组运作规则明确,层级管理有序,成员职责分明,学习落实有力,小组成员在同学习、同实践、同活动、同竞争、同评价中,逐渐形成感情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行为共同体。①参见苏派教育课改中心内部资料:《小组合作制的四大体系》,第8页.从市一中的“生训”情况来看,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94.37%的小组确定了组训或小组口号,大部分小组还有自己的组徽、组规、组歌以及明确的管理机制和活动机制等,有68.57%的学生认为组内关系和睦,团队协作良好。但是即便如此,仍有87.5%的教师认为,在班组文化方面最需要改进的是小组团队力的打造,这种团队力实际上还是指向了小组文化及其形成的凝聚力。虽然从形式上来看,小组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文化体系,但其作用并没有发挥到位,整体的文化建设趋于表面化。但是,我们也在一些试点班级中看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例如在小组的基础上确立了班徽、班训、班规、班歌,使班组凝聚力增强;在小组pk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的小组,除了常规活动之外,还能结合语文学科开展了“一周心推荐”“好书分享”“每日心语”等活动,获得了教师及家长的肯定,这些好的经验应该得到推广。小组文化建设重于平时,要想落于深处,同样需要教师倾注心力,多观察、多思考;学校层面也要注重氛围的营造,对设计活动予以引导。小组文化的作用具有潜在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团队的力量,使小组的学习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三要素的协调与整合,这样一来合作学习的高效性就可以得到保障,上文提到的合学效率低下等问题,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这个部分不能忽视,应该与日常“生训”活动紧密结合。

任何一种模式的教改活动都需要长期的实践与摸索,“生训”体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也是如此,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整体运行良好,也值得进一步推进。这样的教学改革背景实际上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思考如何掌控课堂,以适当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出积极反应,并给予规范评价;思考如何作为组织者、引领者、共学者、点燃者,与学生一起营造和维护学习现场;思考如何关注教学的动态生成,富有教学智慧,灵活调整课堂进程等等,比原初的“一言堂”更加考验个人能力。中学在这个方面需要继续强化对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不断研讨、磨课,并请课改专家进课堂点评,一线教师要不断提高课程设计的能力,深入领会教学改革的目的,积极实践并及时做好信息的反馈与总结。

中学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模式改革,同时也为高等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提供了重要信息。高校在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基本的教师技能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研学能力的培养。他们今后所处的基础教育环境,在教学改革的力度上会更大,更需要具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教师的智慧、个性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尤为重要。这个特质是现有的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也是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培养的,应该同时引起中学和高等院校在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方面的关注。

猜你喜欢

学案体系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