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改气(电)媒体报道框架研究
2019-03-21王永帅
李 钊 王永帅
(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2.河北日报全媒体新闻编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煤改气(电)等措施,是我国北方地区改善大气质量的有效手段,从长远来看,也是推广清洁能源、优化环境治理的必由之路。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发以来,该区域全面加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散煤治理已近两年时间,取得了许多成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对煤改气(电)相关报道的角度和方式方法也经历了诸多变化。本文将从框架的视角对媒体关于煤改气(电)的报道进行分析,对媒体的环境政策报道提出建议。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环境政策的实施历来备受关注,不仅直接影响环境质量,更与国民经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从长远来看,环境政策的制定与施行利国利民;另一方面,目前环境政策执行依然面临阻力,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定问题。
媒体通过建构新闻框架对客观事实进行选择和重组,对政策及实施过程进行报道,作用于公众的认知和了解,使公众据此在现实生活中行动与改变。
媒体对环境政策的报道,既要坚持党性原则,在宣传政策意义、推动政策落实的同时,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如实报道反馈群众生活实际。这些都需要媒体通过建构报道框架来实现。
因此,通过对近年北方地区煤改气(电)媒体报道框架进行分析,探究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媒体环境政策报道中存在的亮点和不足,探讨报道如何在维护长远利益的同时,保障当下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序进行,对今后媒体对环境政策报道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框架理论研究概述
(一)框架理论的起源
1974年,戈夫曼出版了《框架分析》,首次将框架概念应用于传播情景,他从社会学理论角度出发把框架定义为:“一种阐释基模”,个体用它来组织经验,赋予事物意义。
在心理学层面,舍瑞夫的参照框架理论和凯尼曼、特威尔斯基的预期理论从个人层面分析入手,认为框架是个体处理和建构信息的方法。
(二)框架理论内涵研究
框架理论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定义侧重于新闻框架的效果,第二类定义把框架看成是积极的意义生产过程,第三类定义认为框架不仅是意义生产过程,还是一种有规律的筛选手段。
目前,第三类定义被更多学者认可,本文的研究以此为基础,认为媒体的报道框架是媒体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事实进行重构,为受众提供一种认知和理解社会现象的认知结构。
(三)框架分析的取向研究
在当前研究中,普遍认为框架分析的取向主要有四种:“范戴克的‘批判论述’分析取向;甘姆森和雷恩的‘诠释包裹’分析取向;谭克达的‘框架清单’分析取向;潘忠党与克思基的‘论述结构’分析取向”。
其中,“框架清单”分析取向一般结合内容分析方法,对新闻事件建立一定的框架目录,并给出操作定义,再进行文本归纳,最终选择合适的框架。“诠释包裹”或称为故事框架,在媒介议题的框架过程中,决定了什么是故事场景的中心议题。这些议题又被不同行动者框架成不同形貌,媒体的介入报道使行动者框架的议题再现出来。
本文借鉴前人研究,在“框架清单”和“诠释包裹”分析取向的基础上,对选取的样本文章进行分析,提炼出新闻报道中的核心议题,并对议题进行分析归类,最终形成框架类目,通过对媒体报道框架的分析,探讨媒体在环境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角色作用。
三、京津冀地区“煤改气(电)”报道框架分析
本文通过百度新闻高级搜索和知网的报纸检索,选取了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2月22日时间段内,多家有代表性的媒体共112篇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以下框架:
(一)政策解释框架
媒体在政策实施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政策发布之初,媒体的报道框架多以宣传解释框架为主。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改气(电)政策发布之初,媒体进行了第一轮宣传报道,进入取暖季后,媒体又进行了新一轮解释性报道,主要解释了煤改气(电)的目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费用、地方政府对煤改气(电)的优惠和支持力度等问题。
例如《华北供暖首次大面积煤改气 剑指降低PM2.5浓度》(21世纪经济报道2017.11.16)介绍2017年供暖季华北地区首次大面积实施煤改气的目的是为使当年冬季的雾霾浓度大幅下降。《“煤改电”自采暖再获电价优惠》(北京日报2017.11.07)介绍北京市发改委进一步加大对清洁采暖用气用电价格优惠办法。《今冬清洁供暖价格怎么算?》(山西经济日报2017.11.03)解释了煤改气(电)的用电用气价格计算方法。
(二)政策落实与宣传框架
政策发布后,实施落实情况会有媒体跟进报道,政策落实与宣传是环境政策报道的一种常见框架。在该框架下,媒体较多报道某地清洁取暖的标志性的事件,或是目前某地煤改气(电)项目的完成情况,多利用具体的统计数字进行阐释。
《北方供暖逐步“无煤化”》(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11.30)报道了北京、山西等地在清洁能源改造项目方面的进展:北京70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任务超额完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超过400万户居民实现清洁取暖等成绩。《尧都区160个村步入清洁取暖新生活》(临汾日报2017.11.13)报道了临汾市尧都区举行煤改气工程第一热源厂点火启动仪式,宣告千年燃煤历史的结束。
上述报道均选取了正面事实进行报道。媒体建构政策落实与宣传框架目的与政策解释框架类似,一方面告知公众情况进展,另一方面树立典型,分享经验,助力项目进一步推进。
(三)问题揭露框架
政策出台需要经过多部门论证,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媒体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及报道尺度各不相同。媒体发现并报道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形成了问题揭露框架。
近两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煤改气(电)推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最突出是多地工程进展缓慢,进入取暖季后部分输气管道尚未铺建完成,而室内燃煤炉灶已被拆除,导致一些机构和居民家中无法供暖。
最先引发关注的是中国青年报《河北曲阳多所乡村小学至今未供暖》(2017.12.05),报道中提到,由于煤改气(电)工程未能按时完工,导致河北曲阳县多个乡村学校未能供暖,学生不得不在操场上学习、晒太阳取暖。
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储量不足,导致多地进入供暖季后出现“气荒”,天然气价格飙升。《多地“气荒”致天然气价飙涨发改委开告诫会平抑价格》(21世纪经济报道2017.12.05)从“天然气短缺”这一客观事实出发,并引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加以佐证。
此外,煤改气(电)的安全问题也是媒体关注重点,在《农村“煤改气”存在诸多“先天不足”》(中国能源报2017.12.25)一文中,记者通过实地走访,揭露了农村地区在煤改气过程中存在燃气管道设施违规安装问题,敲响安全警钟。
(四)问题解决与政策改进框架
与媒体问题揭露框架相对应的是问题解决与政策改进框架。媒体具有舆论监督职能,在政策报道中以问题框架建构的客观事实往往能得到有关部门迅速回应,因此媒体在做追踪报道时,更多采用问题解决与政策改进框架。
在煤改气(电)过程中,问题解决与政策改进框架是对舆情危机的化解和政府形象的重构,最终落脚点仍是对公众利益的满足。问题揭露框架与问题解决与政策改进框架的配合,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策实施过程中与公众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较好地化解了舆情危机。一般来说,在问题揭露框架出现后,问题解决与政策改进框架越早呈现,越有利于危机的化解。
最先出现问题解决与政策改进框架的是中国青年报,在前述报道刊发当天,中国青年报社网站“中青在线”发表《曲阳县未供暖的11所学校7所已供暖!县委书记:学生受冻问题要追责》,报道曲阳县未供暖的学校已逐步供暖,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除报道相关部门对极端事件的回应外,媒体更多以政府部门主动行动作为报道对象。《蓝天与温暖,一个也不能少》(人民日报2017.12.18)报道了生态环境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供暖保障工作开展专项督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这种主动构建的框架(与问题曝光后被动回应相区别)既有利于保障公众的切身利益,更有利于政府形象的构建,报道时所受到的外在阻力较小,因此在问题揭露框架出现后,迅速涌现出了问题解决与政策改进的框架。
(五)政策效果框架
梳理发现,在问题揭露框架和问题解决与政策改进框架出现后,以政策效果为框架的报道数量迅速增多。此类报道以空气质量改善作为切入点,最终归因为煤改气(电)项目的实施。《12月3日这天河北收获了拐点:今年空气质量总体比去年好》(澎湃新闻2017.12.18)一文引述了河北高碑店泗庄镇村民的评价,“你瞧,这西山,前两年冬天雾霾严重都看不见,这两年又瞧见了。”
煤改气(电)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暴露后,民间舆论场中出现了对煤改气(电)的质疑,媒体在此时侧重于建构政策效果框架,除引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居民评价外,还通过引用空气质量数据和专家观点来论证煤改气(电)对环境改善的贡献。《专家:“煤改气”方向对头,北京PM2.5浓度10月以来同比下降超40%》(第一财经2017.12.17)用数据佐证煤改气(电)使环境改善,还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的观点:“对于‘煤改气’遇到的困难,大家要齐心协力,向前走、向前看,越过这些困难,前途会更加光明,天空会更蓝。”
(六)政策反思框架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暴露后,社会各界开始反思煤改气(电)政策中的问题,媒体报道中出现政策反思框架。《治理绩效应让位于民生急需》(人民日报2017.12.08)围绕“重大公共政策和改革措施,即便长远于国于民有利,也要考虑当前影响”论点展开论述。《冬季清洁取暖,让群众温暖过冬是底线!》(人民日报2018.08.29)反思了2017年煤改气(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煤改气(电)不能一哄而上,需要统筹利用清洁能源,要防患于未然。
四、对媒体环境政策报道的反思及建议
在我国,环境政策的报道有着复杂的背景与利益冲突。一方面,环境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公众健康、人民生计;另一方面,环境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是以放缓经济发展和强制改变人民生活方式为代价。因此,在使公众对环境政策有正确合理的认识,及时监测问题并监督有关部门合理解决方面,媒体对报道框架的选取,在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煤改气(电)报道框架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正确导向,维护群众利益
媒体对煤改气(电)的报道正面框架和负面框架兼而有之,对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不回避,在报道过程中建构揭露框架和政策反思框架,体现了人文情怀,坚守民生导向。
梵·迪可认为,一个议题在媒介上被如何框架主要是社会常规与新闻常规(social and professional routines of journalists)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环境政策的报道以正面积极为主基调,但对于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牺牲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媒体应履行船头瞭望者的职责,进行舆论监督,不可默不作声、对公众诉求视而不见。
(二)善用议程设置,优化公共政策的价值排序
在环境政策报道中,媒体在建构不同报道框架的同时也在对公众进行议程设置,在煤改气(电)中,媒体对群众面临的问题进行报道,极大地推动了问题解决,优化了公共政策中的价值排序。媒体在环境政策报道中,要对政策制订、落实、反馈、调整的全链条进行追踪,对于新变化或新成绩要及时报道、向社会及时反馈。
(三)既要做好政策解释宣传,更要关注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
在2017年取暖季之初,媒体建构的主要是政策宣传和政策解释框架,而根据后期的媒体报道,当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村庄煤改气(电)工程尚未完成,清洁能源储量依然紧缺,这必然会导致群众供暖难、供暖贵。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却忽视了这一客观事实,选取积极正面的事实进行报道,在一定程度上给公众造成了“一好百好”的印象。直至前述中国青年报报道相关问题后,负面的问题揭露框架的报道才渐渐增多,而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已经受到损害。
在政策印发之初或实施前,媒体不仅要做好政策普及与解释,还要履行好舆论监督的职责,平衡好正面报道和舆论监督的关系,凭借媒体自身掌握的数据信息资源、专家资源对政策进行客观评判,以报道或内参的形式进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