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引导
2019-03-21郭利花河源日报社
郭利花 河源日报社
一、网络新闻评论在中国的发展
长期关注网络新闻评论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彭兰说过::1998年5月印尼排华事件发生后华人在网上的抗议活动是中国网络舆论发端的标志性事件。北约暴行事件后,网络版《人民日报》很快开设了“抗议北约暴行BBS 论坛”,9 万多爱国网友参与其中,也成就了后来国内首屈一指最具影响力的论坛“强国论坛”。
2002年博客元年,8月“博客中国”网站开通后,信息的发布和思想的表达更加快速和简单化。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其注册用户超过了3亿,其中7000 余万是海外用户。朋友圈的评论功能人群多速度快,各种微信公众号也纷至沓来,自媒体的网络评论也是不断独善其身。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
(一)网络新闻评论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实效性。互联网全时段开放,一则网络新闻的评论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就可以有成千上万的参与者,互动速度之快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达到。网民读者通过“跟帖”或“盖楼”的方式即时评论,观点不断撞击新的思想火花。
(二)网络新闻评论具有政治性和批判性。吸引眼球和大量点赞往往是参与网络新闻评论者最为迫切需要的,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淹没在浩瀚似海的跟帖中。在海量的网络新闻评论中,具有强烈鼓动性、饱含情感色彩的性政论语体往往更吸引眼球和获得支持。
网络新闻的评论着一般来说更多关注的是新闻事件中与自身利益的地方,网民更善于从个体的切身利益从发发去发掘事件背后的负面因素和待改进的方针政策等等,用语的批判性也比较强。3.网络新闻评论更个性化和口语化。网络新闻评论参与者众多,语言风格也比较多样。平民化、大众化也是网络新闻评论的倾向。网络新闻评论大多都是即兴之作,结构单纯、语序灵活、不拘泥于句法。口语化语体通俗易懂能拉近网民间的距离感,作者和读者的沟通起来更加容易。
三、网络新闻评论的引导和管理
新闻评论简就是站出来说真话。现在网络新闻评论最大的不是说真话而是人云亦云。不少网络事件随着发展、评论众寡倒戈。另外还有个别网友以为网络监管难度大而不珍惜自己的话语权,不良的网络新闻评论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对有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网络新闻评论就更加需要引导和管理。
(一)引导原则
有良好素质的网民需要高素质的网络新闻工作者来带动。目前网络新闻评论即兴化、碎片化,专业程度不高。网络新闻评论中的少数经典基本都来自引用传统媒体的评论。网络新闻评论人员经常有组织的性进行业务学习可以提高评论质量;也可以招募优秀的网友中的成为网站特约评论员,各种人才资源通过的共享的方式来实现对网络舆论高效有序的引导。也可政策性激励网络平台构建自己新闻评论的品牌来提高网络新闻评论的公信力。
通过网络评论议题设置的方式来引导网络舆论。权威网站已经在中开始发挥网络媒体的引导作用,例如腾讯的《今日话题》板块,经常发一些时下某个时间段或者某个特定群体都比较关注的的论题,也全部是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和网友高度关注极易引发共鸣的话题。又如积聚人气的“强国论坛”里很多正能量的网络新闻评论,这比较得益于不少比较有深度传统媒体评论员发表评论起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加强政府部门的管控
加强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网络新闻评论的规范管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办法》等规范是我国在2000年才开始陆续颁布的。网络类相关立法效率偏低,整体而言没有特别系统的法律文件。截至目前我国网络媒体的相关领域法律空白还大量存在。为了应对网络新闻评论中有可能出现的日益复杂的问题,推进有关网络新闻评论立法工作,强化法律效力,更要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公安部门的执法力度,使得网络新闻评论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已经刻不容缓。
(三)消除同质化恶性竞争,加强对互联网媒体的管理
由于缺乏成熟的引导和规范体制,网络媒体也会存在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也经常有现多家媒体同时跟近新闻事件的情况。随着近些年一些网络造谣网络传谣案件的披露,警钟阵阵敲响振聋发聩。2001年,中国的39 家比较有影响力的网站(包括新浪网、搜狐、中青在线等)提出“守法、公平、诚实、信用”的行业自律准则,联合发布电子公告服务倡议书。光靠互联网媒体自身觉悟联合制作行为准则是不够的,还要加强政府的组织和引导。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已到来互联网技术还在飞速发展,网民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面对复杂的报道和网络舆情要学会仔细求证和谨慎判断,不轻信、不盲从,对网络谣言的识别力和免疫力要不断提高。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并使用好话语权,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营造和维护理性的文明有序的网络空间。
网络新闻评论日益成为各大门户网站和其他网络媒体竞争的重要筹码,我们有理由坚信网络新闻评论会成为网络媒体忠诚的支撑点。随着立法执法的完善发展,我们的网络新闻评论的功能更加强大,网络环境更加健康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