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视频编辑的创新求变

2019-03-21高奇发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统媒体

高奇发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本文之所以说视频新闻制作,而不是电视新闻制作,这和当下电视新闻视频的专业化正在接受行业的挑战和洗牌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技术革新正在让媒介生态发生空前的变化。5G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将带来全面的冲击,人才、技术、渠道、经营等各个方面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依靠智能终端的媒介将成为各类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生产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从暂时性的角度看,传统的电视媒体在“借船出海”中寻求找到媒体融合的落脚点,传统电视人遇到了空前的调整、转型和融合,各方都在努力尝试着寻求到媒体生存的空间。

在当下,5G 这个名词的关注度涉及到各行各业,而作为站在时代前沿的媒体,首当其冲将成为5G 的受益者,同时面临的挑战也将是前所未有的。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不能坐着等待被侵蚀,必须顺应潮流,勇于面对新的传播形态带来的深刻变革。除了寻求自己的平台外,必须在新闻生产中找到新的突破,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电视进入以“客户”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客户的心理和受众的需求成为各电视台关注的焦点。从受众心理来看,打开电视就是为了寻找“好看”节目,而作为移动端的另一面,通过客户的喜好来精准投放,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不仅要有内容,而且形式也好看。某种意义上讲,媒介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吸引眼球的形式来抓住受众的“胃口”。因此,有必要从“客户”的需求的角度对电视新闻节目编辑进行重新的审视,研究新闻节目编辑创新的方式方法。本文将以电视新闻编辑为例,来探求传统媒体适应新媒体的自我内部革新。

编辑要守住“看家本领”,并不断适应新的需求

2019年春节期间,火遍全中国的“快闪”让从事视频拍摄和编辑工作的人顿时觉得又新奇又尴尬。新奇在于一首“我爱你 中国”的快闪,在不同的人群中快速的传播,成为即叫好又叫座的“节目”。尴尬的是,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并没有扛起“快闪”拍摄剪辑的重任,相反,面对全新的变化,传统电视人还需要寻找新的灵感。当然,这不是说,传统电视人做不了这个事。而是要求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一个全新的判断,守旧已无法生存。传播产品的更新,受众的口味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像这种“快餐式”的受人喜欢的节目,必须要求视频编辑发生“新闻思维方式的转变”。

电视新闻时代,可视性优势加上后期的编辑在技巧,很少有人担心会有一天电视新闻工作者会面临被打入“冷宫”。首先,传统的电视新闻有着专业的队伍,稳定的资源,即使新媒体,也很难看出有取而代之的趋势。但不得不承认,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在这种优越心里的趋势下做出新的正确的判断,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电视新闻有着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当突发性实践发生时,能第一时间掌握信息源,能很快精准地派出优秀记者到第一现场,进行直播连线。即使在新媒体时代,这也是任何传播者都羡慕的一项资源。这让电视编辑发挥其固有的本领,做好协调、连线、画面即时剪辑、字幕技术处理有很好的先天优势,这个优势是电视编辑必须固守的一个本领。其次,电视新闻以其资深的实力,其互动性尽管和新媒体比起来有一定局限,但它本身具有的互动功能,通过和观众的单项互动,大大增强电视节目的亲切感。最后,电视新闻在播出时,“议程设置”功能让其传播的效果更加集中。一期电视新闻节目,经过编辑合理化的编排,将更加突出其栏目定位,达到预期传播效果,而这一点和相对散播的新媒体比起来,更加具有传播的优势。根据“议程”来进行有序、大信息量的直播,加上前期的宣传,将大大加强整个直播节目的播出效果和社会的关注度。电视新闻制作的队伍专业性、稳定性,也是很多自媒体无法企及的一个优势。依托专业的设备、队伍,还有长期制作电视的经验以及对新闻解构能力,为电视新闻在媒体融合中加了不少分。但是,新媒体作为一个靠网络、手机终端呈现的媒介,其即时性、娱乐性、精准投放的特征,让视频新闻“看点”“爆点”“传播点”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要不断学习,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在编排上下功夫,在技巧上下功夫,在内容点上下功夫。所以,对编辑原有的理念、做法的编排优势,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的一块“领地”,同时也要力求创新,适应新的发现需求。

编辑要在“解构新闻”基础上,做好“短视频”推送

斯蒂芬·奎恩在《融合新闻报道》指出“融合新闻编辑室的核心内容在于信息流,而对现代新闻报道的理解不该局限于传统新闻单一媒体报道的线性处理方式”(1)。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句话给了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现实条件下一个很好的“选择”。不局限于单一的新闻已经成为眼下很多媒体追求的转型之路。和传统新闻报道中的视频比起来,网络传播特别是手机的传播,对视频的画面要求多样化需求在增加,不一定要求画面规范,但在后期编辑时,可能会有更高的要求。短视频的出现,让电视新闻有了一个更好的出口。如果以往只是编辑一条新闻,那么现在编辑就可以从一条新闻中分拆出很几条短视频,在做编辑处理后再进行多样化的传播,传统媒体自带的流量会让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更佳。“短视频”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它对视频的来源并无挑选,不管视频源来自哪里,只要经过精心编辑处理,都可以成为媒介传播平台的传播内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只是在编辑和传递方式上存在着一些变化。智能手机的传递不论是面对的受众、传播载体都有着其特殊性,这让编辑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从目前看,传统媒体都在“借船出海”,通过商业平台的媒介,对其产品进行投放发布,完成其转型之路的探索。在这样的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就成了一个趋势。

从传统的分工上来讲,记者在“摘菜、买菜”,编辑在“挑菜、炒菜”。而在媒体融合的前提下,这种分工可能需要略微的调整,不论是记者还是编辑,都需要对新闻编辑的美学需求和受众的喜好负责。盖伊·塔奇曼在《做新闻》有这么一段,“爱泼斯坦(1973)指出,电视台的记者只负责拍摄新闻,他们很难监控涉及他们的编辑报道的编辑工作。通常,他们拍摄的素材会在千里之外的地方被重新剪辑、加工成一篇有文字叙述的新闻报道,他们只是按要求提供相应的画面素材……也正因为如此,如果有谁提供的不是普通素材,而是经过特别加工的影片或录像,那将是非常愚蠢的。编辑们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这样的素材,他们不得不首先对记者的版本进行解构,然后在转变成他们需要的叙述版本”(2)在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中,这已经是一个问题,编辑的对记者拍摄新闻的解构将对新闻的刊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进入“媒体融合”阶段,这种解构的意义和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在记者在前方完成外拍摄传输给编辑时,编辑要准确掌握记者的意图,负责很容易在快速的传播中出现导向误差。

另一方面,在记者制作完节目后,要对其进行有价值、有现场的新闻片段进行“短视频”分解,这种分解的投放渠道就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短视频不是简单地剪辑就可以,必须进行二次加工,这里涉及编辑的本身技巧的创新,加音乐、特效、文字等,必须是适合手机端客户阅读收看的方式。对传统的电视编辑来说,这将目前面临的一个全新的、必须适应的新挑战。

随着5G 时代的到来,大宽带、低延时的特征将让视频传输速度大大加快,5G 网络与媒体的融合,将彻底改变传统媒体固定、有线、单一的节目播控方式,通过“内容+技术+渠道”融合发展模式,未来手持式媒体移动采集编辑制作将成为主流。所以对于传统媒体的视频编辑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对于传统电视人来说,新闻的制作必须要有“移动优先”的理念,发挥好传统媒体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专业优势、技术优势。这些资源是很多新媒体从业人员难以企及到的。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会让事半功倍。同时,传统媒体也要做好编辑资源整合,做好业务学习提升,在“移动优先”的理念中守好自己“专业”,来迎接新的技术的挑战。

注释:

(1)[澳]斯蒂芬·奎恩.融合新闻报道[M].张龙,侯娟,曾嵘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9.

(2)[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27.

猜你喜欢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统媒体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