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对策探析
2019-03-21张功会
张功会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每一个大学生必经的人生道路,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社会就业岗位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承受的压力更大,心理问题显现突出,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如何正确认知自己,做好心理准备,调适好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将来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发展,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这一问题一旦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必将引发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以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对指导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如何调整心态、勇于面对各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状分析
受地区、专业、学历、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倾向稍有起伏。具体表现为:总体趋于一致,局部变化明显。就业观念在转变,“公考”、“考研”、“出国留学”、“三资企业”热度趋于缓解,自主创业更被大学生所接受、认知并亲身实践。就业途径日益多样,周末招聘会、大型毕业招聘会、网络招聘等形式日益完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受到大学生自身、教育、家庭及社会因素等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自身认知不高,好高骛远,难于俯下身来干一番事业;二是急功近利,难于正确把握就业机会;三是自我心理调适薄弱,遇到就业困难,易产生自卑、自负等心理问题。
二、影响因素
(一)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
首先,供需矛盾形势严峻。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不同步造成就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660万人,2018年达到了820万,预计2019年为834万,净增14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无疑为就业压力增加了刚性数字。一方面是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岗位结构矛盾问题突出。大量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短缺,这些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极不匹配。这种“需而不求”,势必造成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产生抵触、急躁、焦虑、恐慌等情绪,部分心理素质差或抗压能力弱的学生就会产生就业心理障碍[3]。
其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才资源集中日益严峻。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各地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受到区域位置、资源优势、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特别是经济特区和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快速。此外,良好的工作、生活和教育条件,吸引大批有志青年纷纷涌入,有些地区呈现人才饱和的态势,自然而然企业就会提高就业的门槛,就业的成本和压力与日俱增。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压力,如果不调整好心态,势必造成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
再次,就业歧视问题比较普遍。“性别岗位”、“人才高消费”等歧视现象造成就业不公平问题短时间难以解决。此外,户籍歧视、性别歧视、身体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等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与社会主义平等原则严重悖离,造成人不能尽其才,人力资源不能最优配置,而且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使部分学生带着自卑或恐惧的心理进行择业,影响其就业的成功率。从根本上说,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和制度不完善。
最后,就业制度和市场信息制度不完善。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制度难于步调一致;就业市场规范不易、市场配置手段粗放、信息资源封闭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一系列问题容易导致大学生难于全身心的投入到就业中,增加了其择业的顾虑,容易使其产生盲目、从众和焦虑等心理。
2、学校因素
首先,教育理念、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是人才的基础,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当今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高校教育更应体现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宗旨。目前,我国高校专业开设种类繁多,但是很多专业的设置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滞后现象依然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此外,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内容更新速度慢,也使得高校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社会上用不上,加之实践经验缺乏,这样致使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再者,高校对热门专业盲目扩招,造成供大于需,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难度大,各种就业心理障碍层出不穷。
其次,高校就业指导形式化且内容单一。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纷纷以大学生就业为突破口,加大就业指导投入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如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定向就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成效明显。但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还不够完善,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心理老师和相关课程。有些院校只把就业指导课当做一门选修课,没有引起更高的重视,势必造成就业指导流于形式。未从根本上认识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谈不上指导其对职业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和清晰认识,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正确的定位,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急功近利等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帮助调适,最终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到择业就业。
再次,高校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缺乏。高校学生毕业不仅需要就业指导规划课程,更需要良好的心理教育。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预案和危机干预体系缺失等问题。高校辅导员承担了大学生心理辅导、疏导的重任,受到学历、人生阅历及专业等诸多条件限制,很难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所想、所感、所悟,不能从根本上查找问题,就不可能很好地将就业心理障碍根除。
3、家庭因素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很多家长对子女溺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普遍。受到工作等因素影响,很多家长往往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没能很好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很多学生承受压力能力较弱。此外,很多家长更多地把就业、找份好工作和学习成绩挂钩,除了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外,与子女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甚者受社会中一系列功利思想潮流影响,有些家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子女,忽视子女的自身想法和实际情况。在父母的殷切期望和缺乏沟通下,往往会加剧子女的焦虑、恐惧和盲目的就业心理,此类大学生轻生事件时有发生。
(二)主观原因
大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的转型关键期,是步入社会的过渡期。这期间自我认知和情感的不稳定性使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波动的状态。在面对就业时,既能表现出朝气蓬勃、跃跃欲试、大展拳脚的热情,也会表现出畏首畏尾、害怕失败的心态。关键问题在于:一是很多学生把大学当成了一个脱离高中那种苦闷压抑尽情享受的象牙塔,不能很好地用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增加步入社会的砝码;二是高傲的心态欣然缠绕着每位学子,自恃清高,心态难于务实,更别说俯下身来做一番事业;三是错误的就业观念导致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一心想进外企嗤国企,一心想就业弃创业等。总之,大学生不能很好的自我定位、自我认识、自我充实就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实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处理不当,很可能产生心理障碍。
三、对策探讨
(一) 政府职能转变,塑造良好的就业大环境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级政府应广开就业门路,畅通就业信息。一是制定各种大学就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有能力的学生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二是落实各种服务基层的福利待遇和生活工作条件,完善基层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其后顾之忧;三是畅通网络就业信息;四是严查各种形式的就业歧视问题,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二) 高校机制建立,协调发展教育新模式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在学生的教育和就业指导上更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处理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根本上查找问题,从机制上解决问题。一是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机构,补充专业教师,为高校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完善课程结构设置,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加快更新,更要注重实践技能的锻炼,只有让学生全面发展,他们才有足够的信心迎接新的挑战;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更进一步,如开设《职业道德》、《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其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间的关系;四是设立就业服务机构,为学生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搭建与企业之间的供需桥梁,确保就业信息及时准确;五是创造就业创业的机会,可以通过创业孵化基地、就业指导、举办招聘会等形式;六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对社会需求萎靡、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应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对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应适度调整招生计划指标,并按照企业所需增设或删减部分课程。
(三)家庭职能提升,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家庭教育影响着子女,在面对就业和工作压力时,家长更应该从子女自身情况来考虑,不能以传统的观念来看待就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的个性难免有些差异和隔阂。在面对就业和家庭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往往产生烦躁、焦虑等心理,此时父母应及时加强和子女的沟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帮助子女树立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理想信念,培养子女树立任何一个行业都能干出一番事业、干出一番成就的信心,更要让他们有到社会上去拼、去闯的精神,而不是强压自己的就业观于子女身上。
(四)个人定位准确,打下就业坚实基础
渊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就业基础。因此,大学生应该珍惜在校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历练自己的创新能力,扎实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会适度自我调整,以足够的信念迎接就业压力。择业时要静下心来,适度自我认知,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切莫眼高手低,处理不当很可能导致择业失败或失误,产生心理困扰。再者,调整就业期望值,学会适度的心理调整,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面对就业择业的关头,才能以积极向上,饱满的热情去迎接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