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探究
2019-03-21余杰汤正华熊焱生汪禄应
余杰,汤正华,熊焱生,汪禄应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
“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是常州特有的红色文化标签。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对于保护“常州三杰”红色文化遗产,推动常州红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提升常州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一)“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红色文化”,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是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所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一般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3个层面。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主要是指革命的事件、人物、组织机构等所留下的遗址、遗物、遗迹以及后人为方便纪念建立的博物馆、纪念馆、纪念广场、雕塑、陵园墓地等。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主要是指革命年代所形成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以及后人为宣传弘扬这种精神所创作的各种文艺作品。制度层面的红色文化主要是指革命年代所形成的制度规范和优良传统等。3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常州三杰”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血与火的革命洗礼中,他们刻苦学习,勇于担当,不怕牺牲,以高尚的革命情操、优秀的革命品质、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博大的革命胸怀,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革命的誓言。“常州三杰”红色文化是常州特有的文化标签,是常州红色文化的经典。“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是指在深入研究和挖掘“常州三杰”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把“常州三杰”红色文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特,将“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让“常州三杰”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而将“常州三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文化优势,使之真正成为常州的一张饱含红色革命文化基因与特质的城市人文名片,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二)“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意义
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对于保护“常州三杰”红色文化遗产,推动常州红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提升常州的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常州三杰”红色文化遗产
“常州三杰”红色文化遗产见证了“常州三杰”为了“彻底击碎黑暗的旧世界”“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而艰难求学、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常州三杰”红色文化遗产。首先,有助于进一步搜集和整理“常州三杰”革命历史文物,全面修葺“常州三杰”遗址、遗迹、遗物等,落实文物保护工作。其次,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发掘和梳理“常州三杰”革命英雄事迹,回顾和凝练“常州三杰”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用“常州三杰”革命英雄事迹教育新时代常州市民,将“常州三杰”红色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接起来。最后,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提炼和宣传弘扬“常州三杰”优秀革命精神,让“常州三杰”优秀革命精神发扬光大,成为激励当代常州人民奋勇拼搏、敢为人先,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总之,科学有序的品牌开发是对“常州三杰”红色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2.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常州红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提升常州的文化软实力
“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是在文化领域内的常州制造和常州创造。常州全市现存红色革命遗址就有47处之多,其中包括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将“常州三杰”红色文化融入现代影视文艺、新闻出版、旅游文化之中,创作生产出更多优秀作品和文化品牌,让“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触及人的灵魂,使人产生思想共鸣,不仅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也有利于把“常州三杰”红色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推动常州红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升常州的文化软实力和整体城市形象,提高人民群众的人文素养,提振常州区域经济。
3.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不仅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2]314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有助于创作出更多更好以“常州三杰”为主题的优秀文化作品,提高“常州三杰”红色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进一步讲好“常州三杰”故事,弘扬“常州三杰”精神,引导人们以“常州三杰”为榜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
“常州三杰”作为特殊的红色文化符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可以说,“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常州三杰”红色物质文化得到进一步保护和开发
近年来,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瞿秋白故居、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故居、张太雷纪念馆等得到全面修缮,恽代英纪念馆已顺利开馆,恽代英纪念广场、“常州三杰”纪念地廉政教育馆等也对市民实现了全面开放。同时,还在常州革命烈士陵园辟设了“常州三杰”纪念馆,在革命史纪念馆辟设了“常州三杰”事迹展厅,在瞿秋白、张太雷的母校——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内树立了瞿秋白和张太雷的雕塑,在市区一些重要场所树立了一批“常州三杰”群雕,建立了“常州三杰”群雕广场等。对觅渡桥小学秋白读书处,红梅公园瞿秋白、张太雷读书地也进行了专门的保护。与“常州三杰”有关的遗址遗迹正在得到有效保护,纪念“常州三杰”的阵地不断扩大。
2.“常州三杰”红色精神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和传承
围绕“常州三杰”,陆续创作推出了一大批反映其英雄事迹的专题著作、影视作品,如专著《瞿秋白传》《张太雷传》《张太雷年谱》《恽代英传》,电视文献片《永远的青年》《永远的丰碑》,电影《秋之白华》,微电影《为信仰而死的常州人》,等等;一大批以“常州三杰”命名的学院、中心、班级等陆续挂牌,如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有太雷班、秋白班,常州市丽华中学有太雷中队,常州工学院有秋白班、太雷班、代英班;“常州三杰”的遗作,如瞿秋白的《赤都心史》《俄乡纪程》《多余的话》,张太雷在《前锋》《向导》《人民周刊》《中国青年》等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恽代英在《中国青年》《红旗日报》上发表的文章等,被分别编录成集,重新再版。同时,常州市委宣传部等6部门还共同组建了“常州三杰”宣讲团,在各社区巡回开办“常州三杰”道德讲堂,目前已经成为社区教育的品牌活动。“常州三杰”红色精神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和传承。
3.“常州三杰”红色制度文化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加强
常州市委牵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名誉会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会长,三会合一的“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研究会”,制定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研究会章程》[3];成立了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联合省内外研究专家,定期召开学术活动,拓展宣传途径,加强对“常州三杰”的深度研究;在“三杰”诞生日、牺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研讨和宣传教育活动,弘扬“三杰”精神;驻常各高校、“三杰”生前学习生活过的中小学,纷纷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将“常州三杰”融入课堂教学,开展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常州三杰”红色制度文化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加强。
(二)“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内涵建设严重不足
相对于硬件建设,“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的内涵建设显得尤为不足。一是对“常州三杰”群体的深入研究不够。虽然对“常州三杰”中某一个体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把“常州三杰”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对其内涵价值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常州三杰”特色群体价值。二是对“常州三杰”精神内涵挖掘不够。虽然,也有不少学者对“常州三杰”精神进行过一些研究,但无论是研究深度和宣传力度都是远远不够的,缺少权威的普遍认同和有效推介,导致即使是常州本土民众对“常州三杰”精神也知之不多,更谈不上自觉践行了。三是对“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的建设开发力度不够。品牌建设既需要产品作为载体,也需要媒介大力地包装推介。目前,无论是反映“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的产品开发,还是现代传媒的包装推介,都显得十分薄弱,导致“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缺少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没有显示出“常州三杰”独特的红色文化魅力,更没有形成全国性知名红色文化品牌。
2.“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手段不强
从建设手段上讲,对“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的建设还十分薄弱。一是将“常州三杰”红色文化资源与常州其他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不够。常州拥有大批历史文化遗存、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典故,应将这些文化元素与“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二是对“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宣传营销力度较弱。目前的宣传仅限于一般性的传统手法,即主要是接待参观、事迹宣讲、理论研究、文物陈列等,缺少多渠道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与时代需求严重脱节,红色文化传播体系尚未建成。三是缺乏打造“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的专业人才队伍和充分的资金投入。虽然近年来“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在人才队伍建设和专项资金投入上仍存在严重的不足,至今尚没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专门从事这项工作,也没有建成有效的平台以推进工作。可以说,打造全国知名的“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还任重道远。
3.“常州三杰”红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严重偏弱
常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比较发达,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应有尽有,群众性的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创意性的文化服务产品不断涌现,旅游文化收入连创新高。但与之对应的“常州三杰”红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却显得滞后许多。比如,常州有为纪念春秋时期先贤季子而建的“季子公园”,有为纪念在常州终老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而建的“东坡公园”,有为纪念明朝著名抗倭英雄唐荆川而建的“荆川公园”,却没有为纪念“常州三杰”而建的“三杰公园”。已建成的“常州三杰”纪念馆以及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恽代英纪念广场等纪念场馆常常是门庭冷落。市场上很难见到反映“常州三杰”的纪念品、收藏品、宣传品或者群众性的文艺作品,广大群众缺少了解“常州三杰”的渠道。
三、“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原则及路径
(一)“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原则
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1.坚持“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与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常州三杰”红色文化是常州深厚文化底蕴培育的结果。新时代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记住英雄、礼赞英雄,弘扬伟大的英雄精神,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向英雄学习,积极投身到朝气蓬勃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因而,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必须与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扎根于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2]352,只有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才能让“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中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2.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举全市之力,打造“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将“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符号嵌入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在全市人民心中形成普遍共识。另一方面,要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突出抓好几个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如“常州三杰”红色文化街区、“常州三杰”红色主题公园、“常州三杰”红色艺术展演等,丰富“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内涵,确保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几个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知名文化品牌项目,作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的标志。
3.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建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建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政府主导,就是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大家的智慧,并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条件。所谓企业主建,就是要成立专门的文化传播公司,搭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平台,按照市场化运作和项目化管理模式,推进“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所谓社会参与,就是要充分调动各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研究人员、“三杰”后人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使他们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中来,群策群力。政府主导、企业主建与社会参与,三者须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4.坚持学术研究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思想教育价值与经济社会价值并重原则
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一是具有突出的学术研究价值,有利于推动对“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的深入研究,丰富和发展相关研究成果;二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那段特殊年代所留下的历史印记和文化血脉,为常州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历史文化依据;三是具有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有利于教育和引导人们铭记历史,学习和弘扬“常州三杰”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四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价值,有利于繁荣和振兴文化市场,带动旅游和文化消费,可以说,红色文化产业正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4]。要坚持4个方面并重的原则,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二)“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主要路径
针对“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认为,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科学规划,加强研究,深入挖掘“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内涵
“一个文化品牌的创立与发掘,其实质更是文化内蕴的创意与赋形,其核心则在于文化的定位。”[5]而文化定位取决于对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从文化创意、文化内涵到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包装、宣传等,都要进行科学的谋划和严密的设计。要充分发挥驻常各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团体的智力优势,以“常州三杰”活动轨迹为线索,打破地区界线,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区域间合作与交流,加大对“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的研究力度,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形成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科学定位,不断深化对红色文化内涵的认识[6]。要把“常州三杰”革命精神融入每一个文化元素中,不断彰显“常州三杰”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引领效应,促进常州市民文化与“常州三杰”红色文化有机融合。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特点,突出对“常州三杰”遗址遗迹的保护开发,从弘扬地方文化的高度,突出主题、强化特色,努力打造“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7]。
2.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重点打造“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项目
打造“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项目,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把“常州三杰”作为一个整体资源来进行保护利用,并同其他人文历史资源、民俗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等有机结合,创造复合层次的文化产品,形成资源合力,发挥其最大价值。一是要在“常州三杰”红色文化街区建设上下功夫。要以三杰纪念场馆等为主要景点,整合前后北岸、青果巷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常州三杰”红色文化街区,大力彰显“常州三杰”的文化含蕴。二是要在“常州三杰”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上下功夫。要倾力打造“常州三杰”红色文化主题公园,通过主题雕塑、诗词碑林、书画作品、历史再现等形式,将“常州三杰”的人物形象、生平事迹、艺术作品等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以便人们学习、瞻仰。三是要在“常州三杰”红色纪念教育活动上下功夫。要在“常州三杰”道德讲堂、“常州三杰”命名集体等品牌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策划一批品牌化的主题纪念活动,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常州三杰”生平、思想和历史贡献的学习、研究与宣传活动,使“常州三杰”红色纪念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大众化。四是要在“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创意上下功夫。要通过文化创意,在旅游纪念品、收藏品、革命书籍、图册绘本、影视作品、文艺表演等方面,充分展示“常州三杰”的独特魅力,拉长红色文化产业链。
3.加大投入,优化配置,大力构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长效机制
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需要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力构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长效机制。一是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常州三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相关政策,成立专门机构,明确建设任务和责任主体,落实管理和保护职责,并加强考核监督,确保责任落实不打折扣。二是要加大融资力度,以政府为主体,积极寻求企业、社会组织或公益慈善机构等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激发市场活力,积极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提供经费保障。三是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科领域涵盖广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给予一定的倾斜性政策,以保护和调动这支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要在驻常高校推动开设“常州三杰”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常州三杰”红色文化资政育人,提高广大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五是要通过强化宣传教育,把“常州三杰”精神深度融入市民文化建设之中,努力提升市民对“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开拓创新,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努力扩大“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
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胆开拓创新,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探索新手段、新路径,改变手段单一的传统套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实现优势集聚,资源共享,不断扩大“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一是要整合已有资源,运用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尽快建立“常州三杰”网上纪念馆,通过虚拟技术再现历史场景,全面展现“常州三杰”的英雄事迹及其伟大精神。二是要积极开发基于远程客户终端的“数字化”网络传播软件,借助互联网、手机App、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建构多元化、立体式的现代传播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努力扩大“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的辐射面。三是要进一步挖掘国内外有关历史文献资料,按照人物生平、历史故事、主要贡献、著述文稿、遗物遗存、学术研究、瞻仰纪念等,分门别类,利用大数据,建立“常州三杰”红色文化数据库,以实现区块合作,资源信息共享,不断推进“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宣传工作。
总之,加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内涵,重点打造“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项目,大力构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长效机制,努力扩大“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