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本草考证
2019-03-21蒋时红
程 斌,蒋时红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ma- yuan)的干燥成熟种仁,生于屋旁、荒野、河边、溪涧或者阴湿山谷中,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等地。其味甘,性凉,归脾、胃、肺经。历代对其名称与所属种类有较多认识,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对其考证如下。
1 对薏苡仁药性的认识
《神农本草经》首载:“薏苡仁,味甘,微寒。”《本草经集注》曰:“薏苡人,味甘,微寒,无毒。”《本草蒙筌》曰:“薏苡仁,味甘,气微寒,无毒。”《药鉴》曰:“薏苡仁,气微寒,味甘平,无毒。”《雷公炮制药性解》曰:“薏苡仁,味甘,微寒无毒。入肺脾肝胃大肠五经。”《本草征要》曰:“薏苡仁,味甘,性微寒,无毒,入肺、脾二经。”《本草易读》曰:“薏苡仁,糯米同炒用。甘,微寒。入足太阴、足阳明经。”《本草新编》曰:“薏苡仁,味甘,气微寒,无毒。入脾、肾二经,兼入肺。”《本草从新》曰:“薏苡仁,补脾肺、通行水。甘淡微寒而属土,阳明药也。”《要药分剂》曰:“味甘淡,微寒,无毒。正得地之燥气,兼禀天之秋气以生。降也,阳中阴也。”《本草便读》曰:“薏苡仁,清寒降,甘淡益脾。”
2 薏苡仁名称及药用品种考证
2.1 薏苡仁正名之变化
正名“薏苡仁”始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同时书中记载异名为“解蠡”。但此后如魏晋《名医别录》,南北朝《本草经集注》,唐代《新修本草》,宋代《本草图经》《证类本草》等,多以“薏苡人”为正名[1]。而此后的本草,如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药鉴》《雷公炮制药性解》,以及清代《本草崇原》《本草易读》《本经逢原》《本草求真》等,大多以《神农本草经》之“薏苡仁”作为本品正名。
现代有关本草的官方出版物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辞典类著作《中药大辞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均以“薏苡仁”作为本品正名,说明“薏苡仁”作为本品正名已经成为共识。
2.2 薏苡仁异名
2.3 薏苡仁在主流本草中的异名释义
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时,其所著的《本草经集注》除了《本经》所言的“解”一名,还有“屋菼”“起实”“赣”三个异名。经查文献发现,汉末的《名医别录》、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均沿用“屋菼”“起实”“赣”。对于“解”“起实”“屋菼”“赣”的解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其叶似实叶而解散,又似芑黍之苗,故有解、芑实之名。赣米乃其坚硬者,有赣强之意。苗名屋菼。”需要指出的是,“起实”之“起”字,在《本草纲目》中已经变成了“艸”之部的“芑”字,《说文解字》对“芑”的解释为“白苗嘉穀”,《尔雅·释草》为“白苗”,《诗·大雅》释为“维穈维芑”,皆是从“艸”部释义,薏苡仁本为禾本科植物,显然“芑”字比“起”字更合表达之意。从另一方面来说,至少在主流本草著作中,自汉代至明代这一段时期,古人从不同角度对薏苡仁进行了各种命名。
2.4 薏苡仁误认为车前的由来及考证
然而古人误将“芣苢”当作车前,主要是由于两晋时郭璞所著的《尔雅音图》,曰:“芣(音浮)苢(音以)马舄马舄车前”一句造成的误解,这其实是郭璞注释《尔雅》断句不当引起的,将这8个字理解为一词,因此误认为“芣苢”“马舄”“车前”是同一植物即“车前”。如果三者是同一植物,“马舄”为何在书中重复两遍呢?很明显这不符合语言逻辑。据此判断书中第2个“马舄”应当另有所指,《尔雅音训》认为此句应断为:“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也就是说“芣苢,马舄”指的是同一植物即薏苡仁,“马舄,车前”是另外一种植物即车前。并且《韩诗外传》认为芣苢与车前形态相差太远,因此“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一句中,“马舄”与“马舄”当属2个不同的物种,“芣苢(马舄)”即是薏苡仁,而非“车前”。
2.5 古代 “薏苡仁”与“草珠子”混用考证
薏苡这一特殊的禾本科作物在中国至少有6 000至1万年的栽培驯化历史,从黄河流域到珠江流域广泛都有分布。这种特殊的文化内涵使薏苡具有木禾、苤、马泻、桴苡、解、赣等多种别称,以及回回米、薏珠子、草珠子、川谷、菩提子等俗名。薏苡仁与草珠子均为薏苡属植物,薏苡属共有四个种,原产中国的有两个种,一个是栽培种薏苡(C.lacryma-jobiL.),俗称薏珠子;另一个为野生种薏苡,俗称川谷或者菩提子(C.agrcstisLour.)[5]。薏苡是中国远古最早被驯化的作物之一,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薏苡种子已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6],由于薏苡栽种时间久、地域跨度大,古籍中记载的异名俗名繁多,其自身的易杂交性也使其栽培品种变异较多,大大增加了辨识难度,给临床用药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混乱。如明代《本草蒙筌》曰:“薏苡仁……叶类垂黍,花开浅黄,结实而名薏珠,小儿每穿为戏。医家采用,舂壳取仁。”《本草纲目》曰:“[颂曰]薏苡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叶。开红白花,作穗。五六月结实,青白色,形如珠子而稍长,故人呼为薏珠子。小儿多以线穿如贯珠为戏。九月、十月采其实……[时珍曰]薏苡人多种之。二三月宿根自生。叶如初生芭茅。五六月抽茎开花结实。有二种: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同米酿酒。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米感也。但可穿作念经数珠,故人亦呼为念珠云。其根并白色,大如匙柄,结而味甘也。”
据此可知,其所描述的第二种“薏苡仁”是可以用线穿为一串的,这与现代所言的“草珠子”(草珠子自带光泽,如涂漆,中间有天然孔道,正好串线,旧时常用作穿门帘、佛珠)特点相吻合。其二,“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米感也”,《说文通训定声》曰:“赣字亦作米感 ”。“感米”为“米感”字之拆写,米感为“赣”字之音转[3],也就是说:“米感”同“赣”。结合《本草纲目》:“赣米乃其坚硬者,有坚强之意”一句便会发现,至少在魏晋时期的本草著作《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中,当时的医家对薏苡辨识不清,已经将“薏苡仁”与“草珠子”混用了。然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药用或者食用的薏苡的原植物主要是指薏苡中种壳较薄、淀粉含量较高的品种及其栽培种[8]。
3 结语
历代本草典籍记载薏苡仁多具有味甘淡,性微凉,归脾、胃、肺经的特点。通过文献考证发现,大概从两晋时期有学者就将薏苡仁误当作车前,而薏苡仁与“草珠子”的混用可追溯至南北朝甚至汉代末期。因此,笔者希望本研究能有助于解答一些对薏苡仁认识上的疑惑,从而对薏苡仁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