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易感基因1在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9-03-21袁明明任晓燕陶玉梅陈婷婷蔡南南金晓霞卫颖泽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散发性浸润性分型

袁明明,任晓燕,陶玉梅,陈婷婷,蔡南南,金晓霞,卫颖泽,何 松

0 引 言

乳腺癌作为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新增病例占所有乳腺癌的12.2%,占全球乳腺癌病死率的9.6%[1-2]。2011年St.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将乳腺癌分为5种分子分型:Luminal A型、HER2阴性Luminal B型、HER2阳性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2017年进一步完善,并根据不同分子类型推荐不同的治疗方案[3]。乳腺癌易感基因 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具有功能性BRCA1突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0%[4]。乳腺癌中约10%具有遗传性,40%~50%的遗传性乳腺癌病例归因于BRCA1基因的突变[5]。除了在遗传性乳腺癌中发挥作用之外,BRCA1还参与了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发展。针对BRCA1基因突变DNA修复缺陷的靶向治疗也展现出远大前景[6]。本研究旨在探讨BRCA1在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病理科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病例标本618份。散发性乳腺癌病例定义为没有直系亲属患有乳腺癌的家族史的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等任何治疗。年龄29~89岁,中位年龄55岁。标本经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µm厚切片,HE染色。

1.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抗ER(EP1/兔单克隆抗体,稀释度1∶400)、PR(EP2/兔单克隆抗体,稀释度1∶1200)购自北京中杉金桥有限公司。HER2(A0485/兔多克隆抗体,稀释度1∶800)、Ki67(MIB-1/鼠单克隆抗体,稀释度1∶600)及EnVision试剂盒购自DAKO公司。BRCA1(MS110/鼠单克隆抗体,即用型)及EliVisionTMplus试剂盒购自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ER、PR、HER2及Ki67均采用En⁃Vision(二步法)完成,BRCA1采用EliVisionTMplus(二步法)完成,操作步骤按照操作手册及试剂说明书进行。Ki67使用柠檬酸盐修复液修复抗原,其余指标均采用EDTA修复。所有患者均设阳性和阴性对照。ER、PR以子宫内膜做阳性对照,BRCA1、HER2以乳腺癌已知阳性做对照,Ki67以阑尾做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定浸润性乳腺癌区域出现定位明确的棕黄色颗粒判定为特异性阳性反应。BRCA1、ER、PR、Ki67阳性定位在细胞核,HER2阳性定位在细胞膜。BRCA1参照Nielsen标准[7]:阳性细胞数≤5%为阴性(-),6%~20%为弱阳性(+),>20%为强阳性(++)。ER、PR、HER2的免疫组化染色评分参照201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学家学会推荐:ER、PR以1%作为阳性表达的临界值,HER2以>10%浸润癌细胞呈现强而完整的细胞膜染色定义为阳性(3+),0和1+定义为阴性反应。HER2免疫组化评分为2+的患者均再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有无HER2基因扩增,分为HER2阳性和HER2阴性。

1.4 分型标准组织学分型标准及组织学分级参照2012年乳腺肿瘤WHO分类。分子分型标准参照2017年St.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共识[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替代分型。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xˉ±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等级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两变量相关性采用等级相关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BRCA1、ER、PR等在乳腺癌中的表达BRCA1阳性率为44.2%(273/618),其中弱阳性(+)、强阳性(++)分别为30.3%、13.9%。ER、PR、HER2阳性率分别为60.8%(376/618)、54.7%(338/618)、24.9%(154/618)。Ki67增殖指数≤30%为70.7%(437/618),>30%为29.3%(181/618)。阳性细胞HER2定位于细胞膜,其余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见图1。

图1 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各基因蛋白的表达(×200)Figure 1 Expressions of BRCA1,ER,PR,HER2 and Ki67 in sporadic invasive breast cancer(×200)

2.2 BRCA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三阴型乳腺癌BRCA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4型(P<0.05)。伴髓样特征的癌BRCA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4种乳腺癌(P<0.05)。见表1。

表1 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BRCA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Table 1 Corre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BRCA1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 parameters of breast cancer

2.3 BRCA1表达与ER、PR、HER2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BRCA1表达在ER、HER2及Ki67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RCA1和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117,P<0.01)。见表2。

表2 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BRCA1与临床各指标表达的相关性Table 2 Corre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BRCA1 with clin⁃cical indexes of breast cancer

3 讨 论

BRCA1定位于染色体17q21,全长100 kb,含有24个外显子【8】。BRCA1涉及细胞周期的调控、基因转录以及DNA的损伤修复[9-10]。本研究显示在618例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中,BRCA1表达定位于细胞核,55.8%的病例表达缺失,30.3%病例为弱表达。BRCA1表达下调促进了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发生发展进程。

本研究中三阴型乳腺癌占所有亚型的19.3%,其患者发病年龄较年轻,肿瘤分化程度差,易发生复发及转移,预后差于其他亚型。BRCA1基因突变与三阴型乳腺癌有着密切联系[11]。散发性三阴型乳腺癌与BRCA1相关性乳腺癌之间组织学形态和分子特征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本研究中,三阴型乳腺癌相比于其他亚型乳腺癌,BRCA1表达降低,这与国内外报道BRCA1基因改变的检测结果[12]相符。Gonzalez⁃Angulo 等[13]研究发现三阴型乳腺癌中BRCA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为19.5%,并且患有BRCA1突变的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显著降低。本研究中19例伴髓样特征的乳腺癌中BRCA1的表达率为21.1%,且均为弱表达,低于其他类型乳腺癌。19例伴髓样特征的乳腺癌中13例为三阴型乳腺癌,4例为HER2过表达型,其BRCA1表达的降低与分子分型也有关联。对于伴髓样特征的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检测可用于识别独立分子亚型潜在的突变携带者[14]。

同时,本研究证实了BRCA1表达与ER、HER2表达及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进一步印证了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据报道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BRCA1基因的丢失在ER阴性病例中比ER阳性病例中更常见[15]。ER阴性乳腺癌风险与BRCA1基因突变乳腺癌风险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16]。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中BRCA1表达与HER2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并呈正相关。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采用的抗体、研究的个体以及对免疫组化的评判标准不同有关。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针对BRCA1基因突变引起的DNA双链损伤修复机制开发的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PARP[poly(ADP-ribose)polymerase]抑制剂,例如 olaparib,veliparib,iniparib等,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一定疗效[17-18]。本研究显示三阴型乳腺癌中BRCA1表达下调,BRCA1基因靶向药物或许将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途径[19]。

总之,本研究发现BRCA1在三阴型及伴有髓样特征的乳腺癌中表达下调,并与ER、HER2表达及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影响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深入研究BRCA1表达下调的机制及对BRCA1基因靶向药物的研发,将对散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结果预测及个体化精准治疗带来新的机遇。

猜你喜欢

散发性浸润性分型
P504S/AMACR在散发性结直肠癌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外周血中散发性染色体畸变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浅谈探究式学习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浸润性肺结核临床治疗转归与MSCT特征变化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结直肠黏膜下浸润性腺癌活检病理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