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说”的能力培养

2019-03-20虞迎君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书面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虞迎君

能言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然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说话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年级越高,这个问题越突出。《新课标》为语文学科重新定了位,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但是传统教学一直把阅读和写作视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实,说话教学应具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同样重要的地位,应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成三足鼎立之势,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看得懂、写得出、说得清的语文素养。在如今讲信息、讲效率的现代社会中,口头表达能力正显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运用范围更广,效率更高,功能更大。现代化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说话能力,要能明白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具有美感,起到能打动、感染、折服听者的效果。现在的中学生距离这方面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在课堂上常出现结结巴巴甚至语无伦次等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呢?

首先,应该认识到“说”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叶圣陶先生说:“‘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在一起就是语文。”而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说与写、思、听、读等的关系均十分密切:说与写,说得清,道得明,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流畅清楚;说与思,“说”把无形的思维表层化,变成了有声的语言,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想周全了才能说周全;说与听,它们是语言链中两个相互制约的环节,听得懂才能答得对,说得清才能听得明,反之,就无法交际、交流;说和读,二者更是融为一体,它们都是有声语言的表达形式,读助说,说促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强调以“说”为突破口,以此推动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其次,应弄清学生不愿“说”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自我鼓励法,消除自卑感。现代心理学实验表明:若由自我鼓励暗示产生了学习及工作的动机,那么即使这个动机是强装的,也是学生学习取得良好成绩的有效措施。这就是所谓的自我鼓励法,按照此法,教师要引导學生在说话前不断地鼓励暗示自己有能力使说话成功。具体可用“我的话题很有吸引力,听众一定会喜欢”“我准备得很充分”“我的口才是一流的,说话一定会成功”等语言反复鼓励自己。这种自我鼓励暗示,不仅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力,而且也消除了由于负面暗示带来的自卑感,使学生努力做到“放下包袱”,满怀信心地登上讲台,当众说话。也正如美国诗人艾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再次,应真真切切地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独白,包办替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学生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全被物化和客体化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而在“对话式”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共享语言世界的精彩与美妙。《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另一方面,教师要设置趣味性、开放性、启发性和时代性的话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以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敢于发言,敢于质疑,也使学生的胆量和口才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学说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的确,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的个性潜能挖掘出来,通过教学实践,发掘学生“说”这一“天赋”潜能的优势,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入手,调整课堂结构,将学生推上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课堂的主人。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书面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如何写口头通知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加强阅读教学促使幼儿理解图书中的符号探微
将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交际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口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