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3S教学模式”初探
2019-03-20丛琳琳夏雪琴
丛琳琳 夏雪琴
[摘 要] 智慧教育落脚点在课堂,本文为威海市河北小学在以“智慧传承、创新发展”理念构建的数字化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历时4年的智慧课堂实践探究的成果。通过笔者挖掘智慧教学内涵、大胆地改进教学流程和学习方式,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3S教学模式”并进行全学科实施的介绍,说明我们注重教师教的方式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智慧教育;教学模式;信息化;深度学习
“智慧校园的建设,智慧课堂是核心”。如今,一张交互式的电子白板,学生人手一台的平板电脑,再依托强大的智慧学习系统和信息网络,就建构起了河北小学“智慧课堂”的数字空间。这不仅仅是教育装备的改革,更是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双重变革”。
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导向和规范的作用,新的教学模式形成的过程,正是教师研判学情、解读课标、引领激励,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学校在吸收课堂教学改革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软硬件资源,以本土翻转课堂为原型,开发、使用微课等教学资源,将数字化、信息化运用于常态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和组合,逐步尝试探索出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3S教学模式”。让传统教育从功利化、标准化、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智慧教育模式上来。
一、“3S教学模式”内涵解读
所谓“3S教学模式”,是指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变学生在学习中“要我学”(“被学习”)的消极状态为“我乐学”的积极状态,完成转识成智的学习目标。
“S”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取自英文“study”(学习)的第一个字母。3S涵盖“动心乐学——开悟启智”“动手会学——明理求真”“动脑学会——思考感悟”三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以期形成“智达高远”的自主学习品质。
其二是取自“Studentlist”(助学单)。该模式中包含自主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检测单、综合实践应用单三种助学单的应用。学生学习什么知识、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学多深,这些都是在“三单”所呈现的问题、项目、任务的驱动下进行的,“三单”的应用意在让教学任务由“知识传授”转向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其三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借助三种助学单完成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时,使课堂教学的流程发生了改变,可分为课前预学、课中共学、课后延学三个部分。
二、“3S教学模式”课堂流程介绍
“3S”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先学后导,生进师退”的思路,以微课与问题式助学单为主线,优化教学流程。课前预学中教师依据学情分析,制作上传微课,并配有相应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微课,同时可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在线交流,自由选择在线检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极易体验成功,产生“我想学”的学习动机。课中共学将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馈、分析。汇总问题,小组合作重点释疑。教师完成个性化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我会学”。课后延学中将针对学生的实際情况,拓展学习,学生自己选择拓展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这也是“我学会”的最终目的,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543”学生学程模式介绍
教学模式的变革必定会引起学程模式的改变。学生的学程模式也逐渐内化为:课前预习先学——课首问题反馈——课中合作探究——课尾当堂巩固——课后拓展延学等5个环节。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独学、对学、群学、帮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课首、课中、课尾分别进行一次反馈,三者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程,即“5环节4选择3回馈”。
环节一:课前预习先学部分。基于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老师更注重学生的深度需求,通过优课系统、电子书包或发布的微课程,面向每一位学生分层推送不同的学习资源。学生借助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进行个性化选择,研讨、质疑,实现一对一的学习指导,完成知识的自学,做到“学会”,并通过网络完成学习后的反馈测试来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环节二:课首问题反馈部分。教师首先根据学生自学后完成的检测单中暴露出的问题,精心设计并讲解,然后组织针对性训练,紧接着是一对一的讨论,面对面的交流,完成知识的内化。
环节三:课中合作探究部分。课堂上随着知识的不断递进,新问题的不断生成,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学习,再采用展讲、展演训练等方式进行交流反馈,激发兴趣,加深记忆,逐步实现“会学”。
环节四:课尾当堂巩固部分。以分层实践应用单为载体反馈对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情况,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分层实践练习,真正做到“分才分层、整体一致、局部参差、智者加速”。
环节五:课后拓展延学部分。“会学”并且“学会”了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还想学”的动机,因此,在课后充分利用在线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延学,使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得到持续保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要素是多种多样的,且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全方位交往的过程。因此,“3S学程模式”只是一种范式,“5环节4选择3回馈”也是一种象征性的分类,各环节之间只有相互交融、互相促进,才能真正形成个性化学习的“智慧课堂”。
四、全学科个性化实施
“3S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紧扣“自主”与“面向全体”,将教师从知识的“搬运工”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经历了多轮的教学实验,模式逐渐成熟,各学科在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指导下,探索“3S教学模式”最适宜的姿态。如语文学科以“读”为核心素养切入点,以预读、精读、延读三环节,进行潜入式阅读。预读五部曲(读、想、问、画、写)和共读的“以读代讲”更多的是“记忆”和“理解”,共读中的“同伴互助式助读解决预习中的困惑,”则培养了学生的评价、分析、创造能力逐步走向深度学习。“以写促读”和“延读”环节更多的是实现深度学习中的“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的目标。
以数学学科为例说明“3S教学模式”的学科突破——问题式助学(见上表),让课堂“问道于思”。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数学课堂紧紧抓住一个“问”字,以问题式助学单贯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遵循课前预问、课中深问、课后追问的模式,让学生养成能提问、会提问的思维习惯,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能持续。
1.课前预问:助学单板块一,以学习任务驱动问题
助学单上首先呈现简明扼要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什么”的同时,自问“怎么学”。其次,设计学习任务将学习目标问题化。如果说学习目标是彼岸,学生现有学习经验在此岸,那么驱动性问题就是搭载着学生过河的船。不同的学段、不同的知识内容,学习任务的问题形式也不同。如一年级“认识钟表”助学单,就是录制一段学生依时播钟和看钟报时的微视频;中高年级联系实际,探究数学本质,如五年级“税率”助学单,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缴税单,并以税单信息为问题情境,让学生接近数学本质。而在“分数乘整数”这一助学单中的学习任务则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获取答案,引导学生通过猜测、推想、验证等方法达成任务。
2.课中深问:助学单板块二,以进阶学习阐释问题
“课中深问”是基于整理分析学生预学情况后,老师进行的“深度二次备课”后进行的课堂教学。课首问在疑惑处:将预学和课始检测中暴露的问题组织讨论、分析,予以解决。并通过进阶作业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中问在断层处:进阶作业反馈就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断层,教师设计的大问题则可以引领学生协作探究,将数学知识的算法追究到算理,阐释清晰完整的解题思路和验证方法,点燃学生的高阶思维。课尾问在无疑处:整节课经历了知识的重组和深挖后,在“貌似无疑处设疑”,让学生自问收获,并梳理知识和方法,并以思维导图形式梳理问题,将知识“点”聚合成知识“网”。
3.课后追问:助学单板块三,以信息化平台承载问题
一节课的学习未必能使学生人人做到全面掌握,也未必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课堂虽结束,但思维应在“还有什么我不会?还有什么我想知道?”的问题牵引下延伸。我们利用二维码推送功能,进行分层推送,因材施教,为学生解决课后疑问提供学习资源和平台。
如此,三环相扣,打造“课前必预问,预问必启智;课中必深问,深问必探究;课后必追问,追问必拓寬”的深度学习课堂。在课前预问、课中深问和课后追问的联合架构上,培养出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五、“教与学”的双重变革
“3S教学模式”利用网络突破时空的限制,有效地解决了现代教学模式仍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1.学生自主探究,更加关注深度学习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自主选择任何一位教师的微课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摆脱靠声音传递教学信息的局限,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课堂时间主要用来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交流互动、实践演练等,因此整个过程富有个性而又高效。
基于“3S教学模式”的智慧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平台,学生乐于接受这种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查找信息、创新设计、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运用知识和沟通表达等一系列能力。学生自学教材的习惯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产生新问题,思考和交流更加广泛、深入。
2.教师角色隐退,更加关注“个体”成长
该模式将“教本课堂”转变为“学本课堂”,因为微课使教师课上从集中讲授中解脱出来,平台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使教师课下从批阅作业等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并掌握了更多精确的反馈信息,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精准的一对一教学。
在线学习期间,教师指导学生做作业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学生在学习的全程可以得到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有效避免了两极分化,教学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3.学校深度教研,更加关注学科差异
在人人爱学习、人人都学习、人人慧学习的真学习环境下,教师由普通的教书匠转变为智慧导学、潜心教研的科研型教师。根据学科以及学情的不同,在课堂中可以对“3S”教学流程进行重新调整,或对其中某一个流程或环节进行个性化的改良,并有效组织实施。如此一来,教师的智慧体现在课堂的设计中,增进对学程模式的理解程度,提高其驾驭能力。
现在,这种走出模式约束,改良、创新课堂的实践,已成为河北小学信息化课堂的活力之源,也是今后学校对智慧课堂的探索方向。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