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2019-03-20曹元钟钟永江
曹元钟 钟永江
背景
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師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于2018年11月11-12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本次大赛分为研讨课、模拟展示课、观摩课、微课和智慧学习云课程。笔者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在大赛观摩课中获得一等奖。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探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期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参考。
本课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1.对于0除外的处理
虽然学生在说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时都能直接提到(0除外),即便商不变规律时已经有过类似的讲解,但这里还是要强调,否则部分学生可能会以为“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如何突破重难点
为了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可在教学过程设计大问题下的小问题串,层层递进;也可设计观察、思考、表达等环节,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力凸显;还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东师理想软件,利用教育云平台优质资源等,减轻教师的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案例设计
1.学情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以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因为分数与整数不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一组相等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再结合分数的意义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于分数和整数除法存在内在联系,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利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
2.教学目标
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数大小的变化;能用数学思维分析引起分数大小变化的原因;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分数的基本性质。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体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关系。
4.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
5.教学过程
(1)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师: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同学们,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师生分饼的过程可以借助Flash动画演示。
师: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既满足了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这么公平?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讲故事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思考故事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4)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5)动脑筋出会场
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分数纸,与 相等的,报出分数后首先离场,与 相等的其次离场,与 相等的最后离场。
设计意图:通过不一样的课堂结束方式,给学生不一样的知识应用的体验,同时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进一步巩固、内化分数的基本性质。
智慧反思
笔者认为,本节课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利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虽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但对于故事还是无法抗拒的,因此,设计有趣的故事情境,使新知蕴含在故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课堂避免枯燥无味。
(2)进行了有效的讨论。笔者在学生讨论前先分好组,设计了合理的问题,并在巡视中适当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用概括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3)促进学生个人发展。本节课经过数学认知、数学思想的培育,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到实践创新水到渠成,更深层次地促进了学生的数学认知空间的完善与丰富。
(4)培养了人文意识。笔者引导学生从左往右看,发现: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非零的自然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看,发现: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非零的自然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提出:两句话显得啰嗦。大家有好办法吗?将时间还给学生,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经过思考,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只加了一个“或”字。教师明确: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大家学好汉语。本节课不着痕迹地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人文精神教育和培养,真正做到了本体教育和非本体教育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