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9-03-20周菊玲
周菊玲
【摘要】 本文以典型问题为例,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障碍因素,给出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方法及对策,以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数学建模
一、打好微积分的基础,深刻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概率论”研究对象是不确定现象,思维方式独特[1].不确定现象与确定性数学所使用的说理方式、研究方法都不同.对于大部分已习惯于学习确定性数学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学生对处理随机现象的思考方法不太适应,解题时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套用公式上.
例1 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
f(x)= x,0≤x≤1,2-x,1<x≤2,0,其他.
求x落在区间(0.4,1.2)内的概率.
此题看似简单,但颇具代表性.根据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的性质,所求问题转化为积分问题,即
P{0.4<X<1.2}=∫1.20.4f(x)dx.
此处,向学生重点强调从求事件的概率到计算积分的转化,让学生认识到,在概率论的学习中是通过计算积分求事件的概率的;其次,因为被积函数是分段函数,故需讨论函数的分段区间和积分的积分区间,即
P{0.4<X<1.2}=∫1.20.4f(x)dx=∫10.4xdx+∫1.21(2-x)dx.
学生对积分很熟悉,但数学分析中的积分与此处的积分难点侧重不同.这种求随机事件概率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多维的情况,只是难度会更大.
例2 设二维随机变量(X,Y)的概率密度为
f(x,y)= 1 8 (6-x-y),0<x<2,0<y<4,0,其他.
求:P{X+Y<4}[5].
根据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X,Y)的概率密度的性质,随机事件的概率归结为概率密度在相应区域上的定积分.
解 P{X+Y<4}=Df(x,y)dxdy=∫∞-∞∫4-x-∞f(x,y)dydx.
这里求解的难点在于讨论积分区域D和被积函数的分段区域,需要求两者的交集,进而在公共区域求累次积分
P{X+Y<4}=Df(x,y)dxdy=∫∞-∞∫4-x-∞f(x,y)dydx
=∫20dx∫4-x0 1 8 (6-x-y)dy
= 1 8 ∫20 1 2 x2-6x+16 dx= 2 3 .
后一步是学生在数学分析中训练较少的,但却是“概率论”中运用最多、最典型的一种问题,因此,讲解各步骤时不能平均用力,应重点讲透学生不熟悉的环节,使学生充分认识概率论与数学分析中积分计算的难点变化.
二、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概率论”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是数学最活跃的分支之一,它的概念、公式、定理多,同时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教材中有很多问题都是应用题,实际问题不但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形式更是千变万化.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概率问题感觉困难.在“概率论”课程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抓住本质抽象概括、量化分析、数学语言的翻译等能力,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途径.
例3 某公司计划开发一种新产品,并要确定产品的产量.评估出售一件产品可获利m元,而积压一件产品导致n元损失.预测销售量Y(件)服从指数分布,其概率密度为
fY(y)= 1 θ e- y θ ,y>0,θ>0,0,y≤0.
若要获得利润的数学期望最大,应生产多少件产品?(m,n,均为已知)[3]
这是一道应用题,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是难点.授课时帮学生將问题分解为以下几步:
1.先分析此问题中的各个量:产量、单利、单件损失、销售量Y、利润;
2.分析每个量的类型:产量是普通的未知量、单利是常量、单件损失是常量、销售量Y是随机变量、利润是销售量的函数,也是随机变量;
3.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给以上每个量引入数学符号,建立利润与销售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4.求解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
通过将原题分解为这样几个步骤,不但使学生感觉入手容易,关键是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其中,使学生学习到了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模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总之,学好“概率论”这门课程,一方面,需要学生前期的数学学习基础,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也要教导数学方法;既要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也要在教学中注重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彬,林静.论数学统一性在概率论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教育论坛,2014(24):75-76.
[2]朱少平,王珍.概率论解题方法的一点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4(6):182-183.
[3]盛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