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兰诗》的哲学元素和美学取向

2019-03-20熊芳芳

求学·素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木兰诗木兰

熊芳芳

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的《木兰诗》流传在民间,经过了诸多演变,其间不乏文人改削润色之处。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在艺术的真实中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哪些元素,又表现出了怎样的美学取向呢?

一、《周易》的运动哲学

《易传》强调“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易·系辞上》)。就自然界而言,“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系辞下》)。就人世而言,“通变之谓事”《易·系辞上》,“功业见乎变”《易·系辞下》。所以说“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易·系辞上》。“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易·系辞下》。人类当效法自然,在生生不息的变化运行中去不断建功立业,求取生成和发展。《周易》中关于自然与人事只在运动变化中存在的看法,正是中国美学高度重视的运动、力量、韵律的世界观的基础。

李泽厚说,中国美术之所以讲究“线”的艺术,是因为这“线”是生命的运动和运动的生命。缺乏内在的动态势能,在诗、文、书、画、建筑中,都会被中国美学看作是水平低劣的表现(《华夏美学》)。

一直以来,我们对《木兰诗》主题的解读几乎都局限于这几个方面:歌颂了代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让无数须眉为之汗颜的巾帼英雄;反映了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民风剽悍以及尚武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如保家卫国,功成身退,不爱功名富贵等。与此相应,对木兰形象的理解也大多限于“忠、孝、智、勇”的范畴。现在,也有一些学者和教师能够站在人性的角度解读出木兰的女性美(情感细腻、调皮率真)。但仅止于此,似还不够。

中国古代女子以静为美,“静若处子”“足不出户”“笑不露齿”,在礼教的压迫之下,她们的生命力受到束缚。违背自然人性的同时,也扼杀了许多风景。然而,木兰的出现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天空。她的活力、她的机智、她的勇气、她的兴奋、她的调皮,刷新了一个时代的视野。

替父从军,固然首出于孝,然观其表现,竟常流露出兴奋之情——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从此”一词,何等豪迈!竟充满了无限向往之意!从后文来看,木兰有个阿姊,阿姊比木兰年长,却未萌生此念。是她不如木兰孝顺吗?是她不够关心年迈的父亲吗?显然不是。从迎接木兰回家时阿姊的“当户理红妆”来看,这是个十分传统的气质温婉的女子。替父从军?她可能连想都不敢想。木兰还有个小弟,木兰出征时他应该还小,到木兰回来时,他已长大到能够“磨刀霍霍向猪羊”了。但即便到了后来弟弟长大了,木兰也由始至终未让弟弟来替换自己。除了对亲人的呵护与疼爱,木兰对军旅生活不排除有一种享受冒险、体验刺激的心态。她保全了亲人,也成全了自己。以一个伟大的名义,她偷尝了一枚悖逆封建礼教的禁果。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西南北四处购物,何等兴奋何等欢快!固然由于行程紧急,固然也与战争期间物资紧缺有关,但这样的购物路线几乎是一种心灵的舞蹈,如同水中的鱼儿一样快乐自由!此刻的木兰,可不就是如鱼得水?!那个待在织布机前唉声叹气的木兰,瞬间容光焕发,判若两人。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整个行程紧凑而富有节奏感。生命的动态呈现出清晰而曲折的线条:有条不紊,积极而笃定。两处“不闻爷娘唤女声”,有血有肉地表现了“女儿情”,从“黄河流水鸣溅溅”到“燕山胡骑鸣啾啾”,场景自然切换,从家乡到战场,一个人的孤独行程终告结束,一群人的殊死搏斗即将开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没有犹豫与畏惧,有的只是“去心似箭”,已经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渴望迅速投入战斗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此刻的木兰,生命如一团踊跃的火,又如一只高翔的鹰。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归心同样似箭。一切荣华富贵,都比不上故乡清香的泥土、檐下燕子的呢喃。木兰的心里有一只布谷鸟在不停地啼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只有日行千里的骐骥,才能抚慰她似箭的归心。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连用四个“我”,何等兴奋!闺闱中一切如旧,那么亲切,它们十年如一日地等待着木兰回归。连梳妆打扮都成了行军速度,动作迅速切换,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得意的心情向伙伴们揭示谜底,果然赢得一片喝彩!也弄得伙伴们一头雾水:怎么这么多年咱们全被她给忽悠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旁白,也可以理解为木兰的自白。俏皮风趣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一个锦心绣口、调皮自得的木兰。这里明确表现出《周易》的运动哲学:如果雄雌两兔一起在地上跑起来,怎能分辨雄雌呢?运动让生命富有神秘的美感,也诱人探究,引人注目。

二、儒道的最高境界

“孔子講的这种快乐,……既是对外在世界的实践性的自由把握,又是对人道、人性和人格完成的关怀。它既是人的自然性的心理情感,同时又已远离了动物官能的快感,而成为心灵的实现和人生的自由,其中积淀、融化了人的智慧和德行,成为在智慧和道德基础上的超智慧、超道德的心理本体。达到它,便可以蔑视富贵,可以甘于贫贱,可以不畏强暴,可以自由做人。这是人生,也是审美。而这,也就是‘仁的最高层次。”(李泽厚:《华夏美学》)

在《木兰诗》中,就体现了这样的一种审美的人生观。

木兰从军,不只是为了尽孝,也不全然是为了尽忠,更不是为了建功立业。她拒绝了天子的授官封赏,功成身退,而且,退得毫无遗憾,毫无失落,毫无勉强,毫无自以为是的无私和伟大。

她的退,不是失去,而是得回——得回故乡,得回亲人,得回自己。所以她退得开开心心。

她的退出,为她的介入做了一个有力的证明:我不是来猎取名,也不是来猎取利,我是来完成我自己,实现我自己,享受超越藩篱的心灵自由,实践我所认为的一切美好。

于是,她可以蔑视富贵,她也可以甘于贫贱。她不畏强暴,自由舒展:她不畏战场上的强敌,在敌人面前,她纵横驰骋屡建战功;她也不畏高高在上的天子,在天子面前,她大大方方地拒绝了恩宠,陈述自己真实的心愿。

这样的人生,是审美的人生,不是功利的人生。

这一段战争生涯是对她人格的阶段性完成——实现了生命的成长,享受了心灵的自由,实践了做女儿的孝心,也分担了国家的忧患。

在那样不自由的年代里(特别是对女性而言),木兰却可以行走得如此自由,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她不受名缰利锁束缚的心灵自由,更是令人惊叹。一个女子,竟然不知不觉轻轻松松就达到了夫子们、名士们一辈子苦苦追求的最高境界了!

进一步,我们又会发现,这种最高境界,反而不是“追求”可以达到的,我们需要的,恰是“返回”。

然而反过来想,为什么女子的“返回”会如此轻松,并且如此符合“民心所向”呢?

这又与《周易》有关了。前面说过《周易》的运动哲学,一切运动、功能、关系都建立在阴阳双方的互相作用所达到的渗透、协调、推移和平衡中。《周易》说:“天下至动而不可乱也。”“至动而不可乱”,即是在各种运动变化中,在各种杂乱对立中,在相摩相荡中,仍保持着自身的秩序。中国传统艺术的美的理想正在于此。它强调阳刚阴柔、阳动阴静、阳舒阴敛、阳施阴受、阳上阴下、阳亢阴降等既对立又统一的具体的动态关系。《易经》赋予了乾卦以首要和最高位置,指出“乾”既美且大,“乾始能化美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就是到了以“冲淡”为美的最高标准的后期封建社会,在美学理论上,也仍然不能不承认阳刚之美的首要位置。

因此,木兰还乡的结局就非常细腻地契合了中国人关于阴阳秩序的美学情怀。男人觉得合理,女人觉得合情。

木兰的故事,从宁静的耕织生活开始,中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战争生涯,最后复归于田园的宁静、闺阁的甜美,同时,回归女儿身,回归自然本色的生命。没有冼夫人式的盖世功勋,没有穆桂英式的永远的传奇,木兰只是一个来自普通人家的平凡女子,因着平凡的愿望,鼓起了非凡的勇气,创下了超凡的功绩,最后复归于平凡的世界。比起那些名垂青史、令人高山仰止的巾帼英雄,木兰更让人感到亲切。她就像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那些甚至看不大清楚的小人物:樵夫、渔夫、行客、书生……他们既不表现为自然的主体——他们永远不会想要去主宰这个世界,却也并不是匍匐于自然之下的鸡虫——他们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与这个世界的呼应与交融。

木兰还乡的结局,有一种中国山水画的人间情味。“天人合一”既是道家“与物为春”的理想,也是儒家“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追求。这些思想表现在中国的山水画中,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木兰的故事,最终定格在回归田园,创造的就是一种山水画的意境,传达的就是儒家的人间情味和道家的“人的自然化”。这样的结局,就是对功利世界的一种平衡,它创造了一个中间地带,让积极者和消极者都能够在其中找到一席之地,安放自己疲惫的心灵。

三、艺术的模糊思维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属性,这种模糊性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甚至还源于语言本身与客观事物异质异构的隔膜性。但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使它显得更丰富多彩,更富有表现力。在文学创作中,模糊语言发挥了其独特的功能。

模糊思维对于文学创作的意义,李渔说得非常精到:“大约即不如离,近不如远,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于无穷耳。”(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一))从思维的角度来看,与文学的语言蕴藉互为表里的模糊思维,可以说是文学思维的基本特征之一。

《红楼梦》里的“真事隐”“假语村言”,正是作者巧施烟云的“模糊法”。陶渊明的“不求甚解”,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显然不是真的“不解”,真的“糊涂”,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庄周梦蝶,不知何者为周,何者为蝶,乃是一种大模糊、大境界。

《木兰诗》中,同样运用了模糊思维。

1.容貌模糊化

读《木兰诗》全文,你会发现,除那个时代的女子人人皆有的“云鬓”一词之外,再无一字直接描写木兰的容貌。

这在古诗词当中,简直是一个意外。

古典诗词大凡写到女子,几乎沒有不对其容貌进行一番渲染的。而《木兰诗》几乎只字不提容貌,却浓墨重彩地表现她的性情和心灵,观照她的精神与人格。在那个时代的视野里,这样的美学关怀,实属相当前卫。

不写木兰的美,并非意味着木兰不够美(从“火伴皆惊忙”来看,应该是美得令人“惊艳”,而不是丑得让人受到“惊吓”),而是不可以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她的容貌美上。就像罗丹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手一样,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和气质,但那双手喧宾夺主了,人们过分关注手的完美,而忽略了罗丹要传递的更重要的东西,所以罗丹砍掉了他的手。对木兰的容貌进行模糊化的艺术处理,也是为了让读者的注意力聚焦在她的灵性形象之上。

而且,木兰的容貌美虽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但这模糊和空白,越发诱使人去想象,人们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再创造出千姿百态的木兰来。

2.数字模糊化

《木兰诗》中有很多数字,“军书十二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等。到底是概数还是确数,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考证,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样的探究其实大可不必。如果按“生活的真实”去衡量,用逻辑的方法去推理,处处要求准确合理的话,一些很有情趣的好诗就会变成“满纸荒唐言”,毫无艺术享受可言。杜甫《古柏行》:“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质疑:“武侯庙柏诗:‘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乎?”也就是说,这古柏的高度和粗细不成比例。南宋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却又引录《缃素杂记》说:“予谓存中(沈括字存中)性机警,善《九章算术》,独于此为误,何也?古制以围三径一,四十围即百二十尺,围有百二十尺,即径四十尺矣,安得云七尺也?若以人两手大指相合为一围,则是一小尺,即径一丈三尺三寸,又安得云七尺也?武侯庙柏,当从古制为定,则径四十尺,其长二千尺宜矣,岂得以太细长讥之乎?老杜号为诗史,何肯妄为云云也。”可是,不管两人的算法谁对谁错,出发点都是不对的,用科学的眼光来考证文学,解读“艺术的真实”,实在有些煞风景,而且难免闹笑话。

形象思维不受精确思维的制约,只受模糊思维的影响。而且有时候,模糊往往显示出更大的精确性。“模糊”通常更能直接(憑直觉)反映大脑对事物的识别。当我们在获取精确结论的时候,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凭直觉获取的模糊信息得来的。模糊是准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相对于精确而言的。比如,解释“大雨”,专业的天气预报可能解释为“二十四小时内雨量累计达43至80.9毫米”,这是十分精确的语言。古人描述大雨,则说“倾盆大雨”,“倾盆”到底有多“大”,却仍是一个模糊概念。然而对普通人来说,“倾盆大雨”这种模糊语言比天气预报的精确语言更直观更明白,因此,适合特定语境的模糊,是准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若以文学的、美学的眼光来看这些数字,而不是以科学的或统计学的眼光来看,就能够体会出在这些确定或不确定的数字背后,作者要传达的是木兰从军之偶然中的必然——“军书十二卷”;战争九死一生之残酷和木兰的智慧、勇敢以及幸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的伟大功勋和丰厚赏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的神奇“潜伏”和伙伴们的亦惊亦喜——“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3.情节模糊化

《木兰诗》的文笔疏密相间,繁简相宜: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兴奋雀跃,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复杂体验,木兰还乡时亲人们的欢天喜地,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甜蜜欣喜等,都写得不厌其烦、细致入微。然而,对于战争过程的描写却惜墨如金,十年的战争生涯,寥寥数语就交代完了:“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十年的光阴,还抵不上当户叹息、购置行装、行军途中、还乡重逢这几个刹那吗?

十年的生活,就这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吗?

十年,会发生多少故事?会经历多少生死?为什么将如此“浩瀚”的一段时光给“和谐”掉?为什么要将那些完全可以成为精彩的噱头从而让票房爆满的情节模糊化?

首先,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同时也是触动了其心灵的。孔子为什么会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难道是要描写一条河流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这条河触动了孔子的心灵,让他联想到了时光和生命也如这河流一样飞逝,且一去不返。孔子由一条河想到了生命的终极问题。木兰的故事又触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和思考呢?如果是歆羡于她的建功立业,作者自然会对其功业进行浓墨重彩地渲染。但显然不是,木兰最触动作者的,是她的善良、勇气、活力、自由、生命的激情与智慧。所以,作者对血腥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木兰美好心灵和旺盛生命力的内容则不惜笔墨。中国传统的文学和艺术是情感的文学、情感的艺术。具体的情景、人物,都必须具有永恒的情感意义才会被描绘和表现。功业不是永恒的,一切都会过去,只有属于木兰的故事和选择,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心灵轨迹,才是人性永恒的风景。

其次,这里的情节模糊化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审美取向:向往和平美好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祝福平凡人的梦想与快乐,弃绝血腥的战场与浑浊的名利场。所以,即使“乱世”能够给予“英雄”机会,作者仍旧和木兰一样,对“乱世”毫无兴趣,甚至对在乱世里成为“英雄”也没什么欲望。

再次,要将十年的征战生涯描述得精彩,并非别无选择地只能用烦冗的文字才能奏效。高明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往往能够以一当十,以简驭繁。“点到为止”“惜墨如金”“以少胜多”“计白当黑”,正是高手的做派。

你看这“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有声(“金柝”),有色(“寒光”);有虚(“气”“光”),有实(“柝”“衣”);有远(“朔气传金柝”),有近(“寒光照铁衣”);有动(“传”),有静(“照”)。战地之夜,苦寒而寂寞,阒静而幽远,北方的寒气中,月亮的寒光下,困极而不得眠,思乡而不得返。简简单单十个字,却五味杂陈,余韵悠长。

你再看这“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虽是互文,但你有没有从中感觉到一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战争无情,它也不会认人。无论你是将军还是壮士,死神都不会给你们论资排辈,在战场上,你找不到有关死亡的任何规律。你无法规避死亡,无法规避风险。十年当中身经百战,一点也不夸张。所有曾经熟悉的脸孔,都有可能一夕之间从你的生命中消失。谁能以自己的命为掠物,自己说了不算。死神面前,除了需要勇力和智慧,你还需要运气。这真是人生的大苦悲!也是人生的大困惑!你怎么能说这样的句子太简陋?

所以,情节的模糊化,并不等于情节的缺失或浮浅。它反而能够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思考空间和审美空间,并给予文章的主体部分以最和谐的支持与最沉默的成全。

猜你喜欢

木兰诗木兰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我国历史上的四位“花木兰”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
浅谈《木兰诗》的语言运用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谈《木兰诗》的修辞艺术
《木兰诗》考题选
《木兰诗》注释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