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纪录片的文化自信建构
——以《第三极》为例

2019-03-20潘永萍姚振轩李翠芳

传播与版权 2019年12期
关键词:第三极纪录片一带

潘永萍,姚振轩,李翠芳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推进,对其沿线国家的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等研究具有世界性重要意义。“一带一路”纪录片是以纪录片的艺术形式,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路国家、城市为阐述对象,汇集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故事,宣传沿线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变迁的载体。“一带一路”纪录片对于传播“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优秀民族文化,增强其文化交汇与融合,向世界展现东方智慧与中国国家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将文化自信用于“一带一路”纪录片研究,一方面是由于纪录片是当代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精神、思想的生动、鲜活、有效的文化创新方式,记录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社会、艺术和宗教、贸易和政治、人物和地域、国家和民族等内容,是广泛、多元、宏大的作品体系;[2]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带一路”的构想蕴涵着中国的文化自信,肩负着继承与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

2015年,“一带一路”纪录片《第三极》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播出。这是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纪录片,同时也成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首次直接采购并在海外首播的中国国产纪录片。其内容以“生命之伴、一方热土、高原之歌、上善若水、大山儿女”5集、近40个故事组成,展现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及风土人情。

一、选题中聚焦青藏高原文化之表征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故文化符号与其文化表达对象所代表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高度一致性,乃至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形象符号,成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认识和描摹该某个民族和国家时经常采用的认知素材。[3]“符号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符号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4]纪录片《第三极》以青藏地域、藏族、高原等的文化符号为表征,融合了高原地域的民族生活、风土人情、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等思想内涵,彰显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开放包容、和平发展、和谐共赢的中国智慧。其中以鹰笛、藏纸、藏香、唐卡卷轴画等物品及赛马节、萨格达瓦节、开耕节等传统节日为典型的民族文化符号。纪录片《第三极》通过这些符号记录、诠释、传播了青藏高原当下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

除了通过单纯的符号表征民族文化外,纪录片《第三极》还通过这些符号与人本体之间所产生的符号化互动,反映人类在传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背后对其文化的高度认可和自信。纪录片中,玉谷为传承鹰笛的手艺而在茫茫草原中寻找好的鹰骨,最终玉谷把吹鹰笛的手艺传授给他的两个女儿;西藏大学的学生斯塔多吉作为《格萨尔王传》最年轻的说唱艺人,为了将格萨尔王的英雄故事传承下去,以延绵不断的说唱形式,用高原之上的歌声绵延着古老的文明;门巴人东红带上自己的儿子寻找“皂石”,手把手教其如何利用巧劲和耐心打造一个好的石锅;喜欢住在山里的老猎人林东为小孙子噶庆准备了玩具,教孙子射中靶心,讲述珞巴族从前打猎的技巧与故事。“爷爷交给了爸爸,爸爸交给了玉谷,现在,他终于可以完成这个延续”“我现在想把珞巴族的这些习俗,包括吃、住、行、做,生活的方方面面,完整地传给下一代”“做石锅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东红希望小儿子能继承家业”……这些语言离不开“传承”的核心。这一份份传承,不仅是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民族传统手艺,还是对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感的高度传达。

二、拍摄视角中地域文化自信的美学观照

马克思曾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是在进行先进生产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按照“美”的尺度和规律进行。正如曾繁仁先生指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的课题是创立具有浓郁生态审美意识的唯物实践观,即人们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改变世界。”[5]

纪录片《第三极》开篇便以广角镜头展示高原地域壮美的高原美景,呈现恢宏壮丽的整体美感。贺飞从摄像艺术角度指出:“该纪录片基于4K超清画质进行了多样的摄像技术手法演绎,鲜活淋漓地展示了青藏高原险远莽苍、雄奇瑰丽的壮美景致,形成了光与色彩相互辉映、人和自然彼此交融的影像艺术,充分营造了令人如置其中、身临其境的绝佳视觉效果。”[6]这些镜头通过拍摄“世界屋脊”中的雪山、冰川、草地、荒原、森林、峡谷、江河等自然风景,构成了“第三极”的标志性画面。在整部纪录片中,拍摄者常使用自然风景的画面作为两个故事之间的衔接,在故事切换的过程中,还常在画面左下角出现地名及其海拔高度,交代故事发生之处的地点与海拔,均突出了高原地区的地域特征。

高原特殊的地貌和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命,人和动物之间亲近地展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方式。“在海拔高低的变化中,动物活动呈现与其他地域不同的景象,在这里生存的人们和动物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合作关系。人们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给动物带来了安全感。人们也在和动物的和谐相处中,获得了心灵的慰藉。”第一集《生命之伴》中,西藏工布江达的藏民多布杰到森林深处发出像吹口哨一样的特有声音,便可“召唤”出上千只藏猕猴;在巴松措的一个被“藏香猪”悠闲地占领了的古老村庄,溜猪成为人们早晨的第一件事情。村民会到森林里以其特殊的“暗语”喊出一群在深山里寻找珍宝的藏香猪,喂给它们青稞等食物。“各家都有猪在山上,主人好几个月才来一次,但是没有人会叫错自家的猪,也没有猪会认错自己的主人。”村民喂养藏香猪时发出的“呼唤声”,是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语言感知,连接着人与动物的情感;猪群吃青稞时主人露出欣慰的眼神和表情,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在喂养猪群过程中获得的心灵慰藉。村里的女人每年选出几只猪回归森林,让其在自然中终老。生命源于自然,在命运共同体中,人与动物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在命运共同体中延续生命与发展的智慧选择。生命也回归自然,人与动物一样,从自然中来,终归回到自然中去。让生命在宁静地回归自然,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所蕴含生命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叙事方式中国家文化形象的故事建构

故事是纪录片的灵魂,其通过对人们行为方式、生产活动的拍摄,叙述中国故事,记录、诠释、传播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对塑造民族形象与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极》将镜头对准高原上的普通个体,由个体创造出典型故事,通过故事反映西藏人文历史的传承,对于在国际传播视角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区域形象传播,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7]

“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纯客观的记录,而是创作者对世界的认识。”[8]纪录片《第三极》通过对人物日常生活的镜头,呈现一个个鲜活的普通民众的形象,在他们身上,能清楚地看到劳动人民勤劳、感恩、包容、豁达的美好品质。藏族人经过七八天的捶打,用阿嘎土制作屋顶和地面,稳固根基;门巴人在深山采集皂石,通过人工打磨制作石锅。经过辛勤劳作,千锤百炼,付出极大的汗水与耐心,才能锻造出坚韧的屋顶大地、坚固的石锅。藏医次城潜心研究医术,把熬制的药丸免费赠送给有需要的人,只留一碗献给师傅;夏尔巴人采集蜂蜡,用于制作佛像,回归社会;俊巴人用牛皮制成牛皮筏去打鱼,集市的人们买了鱼到河里放生。高原地域的这些劳动人民在尽情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拥有一颗反哺的心,回馈自然。

面对偷吃庄稼的藏猕猴,猎人们把自己的“家”让给了猴子,选择重新思考生活方式、开垦土地、规划职业;面对已经不能看家的老藏獒,主人阿尼玛玛并不是选择将其舍弃,而是在茫茫草原中为其寻找“小藏獒”相伴;面对攻击、杀害羊群的狼,申扎的人们遇到走散的狼崽子时,并非视而不见,而是用羊肉对其喂食;面对马路边“挡路的”小黑虫,人们并非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而是停车捡起并放生这种黑色的飞蛾幼虫……纪录片中这些表现自然生活的细节,阐释了高原人面对与动物在生活习性上的矛盾时,选择以不对立的生命立场与自然和解,与自然生命融为一体。这是中华“和”文化的精神指向。寺庙里的僧人历经多道工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染成各种颜色的细沙绘制成“坛城”,却在萨噶达瓦节中将辛苦制成的“坛城”摧毁,以此培养人们“可以辛苦地拿起,也可轻松地放下”的豁达精神。“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内在灵魂。[2]《第三极》讲述的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思想不谋而合,全面地构建了国家文化形象的核心内涵。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追寻梦想、坚韧执着、淳朴本真、多元共存、包容交流、和谐发展”等“一带一路”精神。“一带一路”纪录片以影视文化的方式充分记录、诠释、传播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伟大倡议,具有跨越历史、创造现实、昭示未来的巨大的文化、思想和传播价值。[2]《第三极》为“一带一路”纪录片的典型代表,选题聚焦青藏高原文化,以生态美学的拍摄视角展现地域文化中的文化自信,集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中构建中国的文化形象,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文化自信建设的论断,即要求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观念有高度的认同,以及对中华文化生命力有高度的自信。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文化传承的要旨,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也是国家文化与精神的重要反映。《第三极》所建构的勤劳、感恩、包容、豁达、和谐的品质文化符号和对传统文化热爱与传承的积极文化态度,均彰显了我国和谐发展的理念和孕育其中的文化自信。这些全球性的内涵价值,是中华优秀文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的伟大贡献。《第三极》以纪录片的形式,通过对民族故事的高度凝缩,传达了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呈现出的东方智慧与大国贡献。

猜你喜欢

第三极纪录片一带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纪录片之页
保护“第三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绘制西藏纪录片类型的新图景——《第三极》《天河》的纪录精神大转变
以《第三极》为例探析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发展途径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