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与化工》编辑部外审工作的思考
2019-03-20郭媛媛
郭媛媛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煤炭与化工》编辑部,河北 邢台 054000)
《煤炭与化工》前身是《河北化工》,2013年更名扩版为《煤炭与化工》,更名扩版后,由双月刊改为单月刊,增加刊期,于2013年5月26日出版发行,从2013年开始重新丰富外审专家库,审稿专家以高校教授、科研院所研究员为主。
一、《煤炭与化工》外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审时间长
外审时间过长,作者等待焦急,可能会使编辑部流失一部分优秀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编辑部论文发表的时效性。编辑部经常接到作者电话,因为不能及时录用而自动要求退稿,这部分稿件大部分都在送外审的过程中。研究表明,期刊审稿周期是影响作者对期刊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期刊审稿速度,尤其是控制好外审时间,对编辑部储备作者库尤为关键。
(二)编辑与外审缺乏有效沟通
沟通是指沟通的主体将信息传递给沟通对象,并获得反馈的过程。科技期刊编辑在稿件处理上,需要与作者、外审专家、副主编、主编进行沟通,尤其是外审专家,由于其地域性,可能和编辑素未谋面,却要沟通工作示意,比起其他沟通环节可能更要难一些。但是,做好与外审专家的沟通工作,并且和外审专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提高期刊科技水平、缩短稿件发表周期具有重要意义。《煤炭与化工》编辑部在与外审专家沟通过程中,方式单一,一般以邮件为主,在催促审稿时间时会用到电话,这些简单又过于直接的沟通方式很难引起专家对期刊的好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家审稿的积极性,导致外审时间长。
(三)编辑服务观念不到位
在编辑过程中,期刊编辑与外审专家相互配合才能使得期刊顺利发表。在很多方面,编辑要为外审专家服务,使外审顺利进行。期刊编辑在审稿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初审过程中,掌握着稿件的生杀大权,具有绝对的稿件处置权。但编辑在初审中,大多数是从稿件形式上判断稿件是否可以录用,在稿件具体内容和科技价值上,还需要外审专家进一步鉴定。外审专家的意见可以帮助编辑更准确地把握稿件质量,提升期刊学术含金量。因此,编辑应该尊重专家的工作,并且为专家提供审稿过程中需要的信息和帮助。
(四)缺乏对外审专家的人文关怀
编辑部在日常工作中,和外审专家沟通比较多的方面是催促稿件,在重要节日缺少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单一的沟通内容和方式使得专家缺乏对期刊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家的审稿进度。
二、编辑部对外审工作中改进
《煤炭与化工》编辑部认识到在外审工作中的不足,在月度例会上专门提出一些整改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多渠道完善外审专家库
《煤炭与化工》专家库多数是科研院所研究员、高校老师,来源比较单一。期刊可以充分利用采编系统扩充外审专家数据库,《煤炭与化工》编辑部采用玛格泰克采编系统,可以从期刊的外审数据库推荐专家,还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和数据库检索选择外审专家,可以通过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来查找外审专家,还可以通过现有的审稿专家推荐或者作者推荐,这样可以充实专家库,使得稿件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科技性评价。
(二)文章内容与专家研究方向吻合
《煤炭与化工》目前设有采矿与井巷工程、地测与水害防治、机电与自动化、煤矿安全环保与煤炭加工、化工工艺与工程、化工分析与检测、化工环保与安全七个栏目,根据当前研究方向越来越精越细的现状,在发送外审的情况下,要尽可能让文章内容和专家研究方向吻合,而且可以通过数据库检索查看专家今年发表论文情况来确定他们近期的研究方向,以确定专家是否可以审阅该稿件。专家看自己相关专业的稿件更得心应手,也会加快外审速度。
(三)转变唯编辑论的观念
期刊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具有很大部分的稿件处置权,尤其是在稿件初审阶段,具有绝对的稿件取舍权,有些编辑过度地使用初审的生杀大权,过分强调编辑的主导权利,忽略了外审环节和专家意见。问题是,编辑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很难在各个栏目上做到精准把握稿件,往往是从稿件形式上判断稿件质量高低,稿件的学术水平和发表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外审,所以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切不可夸大自己在审稿中的权利,要悉心听取外审专家意见,尊重专家劳动成果,向专家提供审稿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请外审审稿,不是布置任务,而是向专家虚心学习和提供服务的过程,只有在观念上转变,才能在具体工作中让外审专家感受到肯定和尊重,促进审稿工作的进行。
(四)与外审专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外审专家不仅仅是审稿人,也是潜在的读者和作者,还是期刊优质的传播者,编辑应该重视和专家的合作,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煤炭与化工》编辑部与外审专家沟通方式单一,在新媒体时代,可以通过微信或者QQ建立专家群,编辑部可以实时介绍期刊近况、审稿流程、取得的成就、具体栏目分类等信息,让外审专家及时掌握期刊动态,对于审稿专家来说,专家群的建立也有利于他们在行业内的交流。和外审专家的交流虽然多数在线上,但线下也要尽可能多地创造编辑和专家见面的机会。比如《煤炭与化工》与中国矿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保持着联系,这几所高校的教授也有编辑部的审稿专家,编辑会抽出时间去高校拜访这些外审专家,并就其研究领域、审稿经验和规范进行交流,增进彼此的情感。编辑应该积极与外审专家取得联系,并且在重要节日里可以通过电话、邮寄贺卡或者电子邮件表达祝福。
(五)及时发放审稿费确保审稿专家权益
审稿专家利用其学术积累和学术特长,让有发表价值的文章公布于世,反之则淘汰,他们起着一个过滤的作用,对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很多专家以成为科技期刊的外审专家为荣,但外审专家在审稿过程中付出了精力和时间,应该对他们的劳动给予报酬,以表达对他们劳动的肯定和尊重。虽然普遍上审稿费用并不高,科技期刊外审审稿费用一般在20~200元不等,在编辑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应该提高专家的审稿费用,而且对于优秀审稿人的投稿可以优先发表甚至免除版面费用。
(六)合理安排外审专家的审稿数量和时间
一般来说,外审专家都是各行业有所建树的人才,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为期刊甄选有发表价值的稿件,所以,他们的时间比较宝贵,如果给专家频繁发稿,可能会引起专家的反感。控制好审稿人的审稿数量,对于审稿质量和保存外审专家数量都是极其重要的。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外审专家库,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审稿人的精力,从而保证审稿意见的质量。同一个审稿人审稿时间最好间隔2~3个月,当然对于积极参与审稿工作的外审专家,可以酌情处理。此外,编辑部给专家审稿时间不宜过长,时间久容易使专家忘记审稿,《煤炭与化工》在送外审的时候要求外审专家在3周以内返回审稿意见。
三、结语
编辑是期刊的名片,其专业素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期刊的形象至关重要,研究表明,81.03%的外审专家认为,如果收到令其欣赏的编辑的邀请则更愿意接受审稿。在与专家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注重细节。扩充审稿专家队伍,建立合理的外审制度,及时整理专家库,对于两年内不曾审稿的专家可以剔除,对于积极热心的外审专家特别备注,可以聘请为编辑部特聘审稿专家并给予一定奖励,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也可以发展成为编委会成员。多站在专家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在物质上,酌情提高审稿报酬,保证其审稿积极性;在精神上,多给予人文关怀,在重大节日之际,进行走访或者邮件问候。增强编辑服务意识,转变传统的编辑掌握一切的旧思想,从思维上转变,在行动中落实,只有从多个方面注重外审专家的工作才能提高外审质量,加快发表周期,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