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特色栏目服务教学科研功能分析及策略
——以《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为例

2019-03-20

传播与版权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科社会科学安徽

范 君

(安徽理工大学学术出版中心,安徽 淮南 232000)

一、高校学报特色栏目服务教学科研功能的现状及背景

理工科高校社科学报生存现状堪忧,学报质量有待提高。除内容为王、以质取胜外,为了摆脱困境、提高质量,必须办出自己学报应有的学术特色。而要想办出特色,首先必须办好特色栏目。从2013年开始,我们试图通过“楚淮文化”栏目开辟助力本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崭新空间,这既有充分的必要性,也有现实的可能性。淮河地域文化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与徽文化、皖江文化并称为安徽三大文化,具有突出的研究价值及意义,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活动,有利于促进当前安徽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地处淮河流域、古楚之都的安徽理工大学,在淮河文化研究、《淮南子》研究和楚文化研究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条件,因此学报社科版有义务抓住这种学术研究特色,及时反映以上安徽地域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楚淮文化”栏目的开设,密切结合安徽理工大学所处地域的实际特点,为皖北地区与淮南市的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学术研究平台,因此此特色栏目发展至今,运行良好,也必将对安徽地域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通过追踪分析近五年“楚淮文化”特色栏目的运行发展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既实现了为理工科院校教学科研服务的目的,又凸显了个性完成了风格塑造,一定意义上说是比较成功的。因此,本项目研究旨在推而广之,重新明确定位,针对性地设定目标,大胆探索能有效促进与助力科研教学的学术出版新模式,以期开拓一条独具特色又极具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高校学报服务目标界定

对内:结合我校学科特色,通过调查研究、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明确方向,为我校相关研究基地、中心、学科团队热点前沿近期研究成果及时量身定制专题专栏,重点支持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矿业企业安全管理研究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楚淮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等学校各社科平台科研成果及时呈现。积极发挥学术出版中心科研宣传平台作用,联合高层次人才处、发展规划处等部门,协助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做好学科、人才规划发展及相关科研成果推送工作。

对外:结合我校地域特色,淮河流域文化遗产特征及文化活动项目,注重专栏及专题论坛刊文结果的反馈数据统计及宣传效果,跟踪记录专题栏目后期运行情况,形成对所设置的新旧专栏专题的效果论证,结合超星APP评价系统,对刊发的校内外优秀社科研究成果的下载率、政策采用率等进行定量研究及相关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的总结工作。以调研数据和专题研究成果服务地方,为相关部门建言献策。

三、高校学报做好服务教学科研的可行性方案

第一,特色是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瓶颈,而打造好特色栏目可以改变这一状况,理工科高校社科学报必须凸显自己的学术特色,方有长久的生命力,并应鲜明体现稳定性、导向性与开放性。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基于制度环境下,以支持我校人文社科三大研究基地及研究所为重点,以专业方向分类组建微信群、QQ群交流平台,多听取教师学者的意见、想法,合理科学设置特色专题。

第二,参加相关学术论坛约稿,集中组织了一批具有理论高度和深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高质量与高影响力论文。结合各人文社科学院组织参加的各类学术论坛,落实优秀专家学者约稿制度,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学术论坛,现场约稿。向到校讲学的知名专家学者,积极宣传推荐我校两刊学报,并给予专题研究内容以优先出版,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开拓了校内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的视野,加强了高层次跨学科的学术交流。

第三,对省部级项目资助成果的优先出版,培养稳定作者群。专栏专题集中刊发科研成果,入选优秀特色栏目的文章及论点摘编,被国家级权威学术文摘的转载收录率也会相应提高。助力学校社科团队建设,奠定学校社科长远发展的良好基础,从而助力培育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长远发展的学术骨干及人才梯队建设。整合校内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充分发挥理工科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比较优势,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鼓励跨学科研究成果的推荐和评选活动。

第四,经过扎实调研,以年为区间做好总结、调整、新增栏目的专委会讨论报告,对创新内容和形式的意见建议及时采纳。将有助于及时摸清和了解我校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情况、专著和学术论文产出及发表情况、教师学者思想文化关注取向及动态,有利于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为高校、高教主管部门和各级科研评价、成果评价及职称评定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高校学报服务教学科研需协调的机制及参考办法

第一,结合《安徽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类科研奖励办法》,调动我校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认真落实《安徽理工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办法(试行)》文件制度,切实加强学术诚信建设。

第二,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加强学术出版中心网站建设,及时申领学术出版中心两刊微信订阅号,在我校官网及时更新、定期推送两刊约稿信息、专题论坛、刊期目次等综合信息,完善网站的服务功能。

第三,探索高水平项目成果的倾斜性激励机制,支持助力我校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能源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导向等领域的重要功能,结合我校在科技战略、民生经济和公共治理、生态文明、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等特色领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含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管理及人文传统文化),力争所刊发的相关论文能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科学决策提供方案及咨询服务。结合我校特色学科专业研究机构“楚淮文化研究中心”,完成校社会科学版学报“楚淮文化”特色栏目的选题策划,为相关科研成果推广和公开出版做好平台。突出品牌意识,为学科发展服务,提升我校在省内、国内的影响力。

第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通过组织访谈,汇总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信息等形式摸清和了解青年学人科研活动现状和动态,听取其意见、想法。

2.有针对性地设计、发放和回收项目调查问卷,创新探索和初建一个针对青年学术科研人才评价的新模式,有助于高校清晰认识教研人员学业、职业发展取向和完善学术科研成果评审及人才评价机制。调查问卷统计后需专人负责跟踪及记录反馈意见。

3.专业考评人才队伍建设及程序完整性。针对影响青年学人学术道德培养的因素分析及数据分析方法不够丰富,今后,除充实专业人才到课题组成员队伍中外,多开拓渠道,学习掌握除Citespace图谱分析软件和概念分析法外,熟悉各种常用回归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及Foxtable、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定量定性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技术软件。

3.教师考评制度是综合师德、教学、科研等多方因素的评定办法,并且制度、平台、教育作用力及作用机理并非是直接或者显而易见的,具有空间上的交叉复杂性和时间上循序渐进的特点,其可操作性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反复验证(主要体现在政策是否支持、实际政策执行者认同度和实际实施效果如何等诸方面。)并不断总结经验,修正调试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为例,通过“楚淮文化”“能源经济”等栏目开辟自己学报的生存发展空间,既有充分的必要性,也有现实的可能性。淮河地域文化为安徽三大文化组成之一,具有突出的研究价值及意义,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活动,有利于促进当前安徽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安徽理工大学地处以矿业经济为依托的淮南市,在以上两特色研究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和地域条件,因此学报(社科版)优化结构、精准定位、因地制宜抓特色,积极扮演社科类期刊资政辅经、知识服务、思想集散、文化传播的角色,及时反映地域经济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能为皖北乃至全省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学术研究平台,必将对地域经济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今后将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构建有显著特色的、更有利于教师人才队伍培养的学术期刊新形态。

猜你喜欢

社科社会科学安徽
社科成果展示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