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档案微服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9-03-20轩双霞陶然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校史校园文化资源

轩双霞,陶然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服务成为现代网络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高校档案机构的工作人员为满足微用户的需求,在微服务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实现了档案服务的主动性、交互性和个性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基础和内在动力,档案的创新发展,尤其是档案微服务的出现必然会改变校园文化建设的节奏,本文主动探索高校档案微服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以期稳步推进“微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

1 高校档案微服务的概念与范畴

1.1 高校档案微服务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新媒体平台以及大量“微”信息等共同构成的微信息环境[1],为传统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微服务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逐渐吸引了档案行业的关注,成为档案部门创新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关于档案微服务,杨智勇、史晓杰[2]将其概述为相对于传统档案服务的一种全新服务方式,借助于全媒体、高速网络及移动技术等深入挖掘档案馆藏资源,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黄淑琴[3]认为在“微时代”背景下,微服务以用户为中心,借助移动技术,提供个性化、具体化、差异化的服务;彭鑫[4]提出微服务是档案馆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引入新兴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主动满足用户个性化、专题化、差异化需求的服务方式。

综合以上观点,高校档案微服务的概念可概括如下:为顺应微内容、微操作、微介质、微用户为主题的“微时代”[5],高校档案部门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信息推送等技术,依托微博、微信、移动App等微平台,基于用户需求,主动为用户提供的多样化、个性化、交互性的新型服务方式。

1.2 高校档案微服务的基本范畴

1.2.1 多样化服务

高校档案微服务的多样化服务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多样化,微服务除满足传统利用需求,还拓展了互动反馈等交互性服务内容;服务平台多样化,微服务实现了多平台联动服务;服务模式多样化,微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互联网为技术载体,提供线下和线上多种组合形式的服务模式;服务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化,微服务将档案以文、图、音视频以及超链接等成果形式展示。

1.2.2 个性化服务

普适的、大众的传统档案服务已不再适用于追求个性化需求的微时代,高校档案微服务所体现的个性化主要包括:服务时间的个性化,即用户不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获取服务;服务内容的个性化,即用户可获得符合其需求特点的有针对性、差异化、私密性的档案内容;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微服务提供量身定制,用户可根据使用习惯和使用方式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服务方式。

1.2.3 交互性服务

高校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将档案服务嵌入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中,形成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微服务。高校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微平台的交互功能,提供档案查询、学籍材料认证、毕业生档案去向查询、远程预约等在线服务,以及参考咨询、实时交流、评价反馈等可供用户参与的服务。

2 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育全能人才、突出文化特色、传播教育理念的重要渠道,是师生真实价值观、思维活动、行为规范积淀形成的校园风貌和人文环境,反映精神、物质、制度和活动4个文化层面[6]。高校档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主要借助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保存,是高校办学理念、建校历史、学术成果、师资力量、学生风采汇聚积淀的主要载体[7]。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信息,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1 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支撑

高校档案记录学校发展情况,是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比如基建档案和反映校风校貌、高校管理规章制度的档案等,为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高校整体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充分体现了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所在,尤其是反映高校历史转折或重大活动的档案,指引了校园文化建设方向。

2.2 高校档案有助于校园文化的传承

高校档案是历年校园文化的积淀,发挥着文化保存的重要作用,是校园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持。同时,高校档案肩负着校园文化传承的任务,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传承中不断深化。

2.3 高校档案是校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高校档案承载着丰富的原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蕴含深厚的校史文化,为高校校史挖掘和校史文化建设提供所需要的各类资源。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高校档案借助校史文化推动和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同时,高校档案为高校营造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宣传和浸润,起到文化导向作用。

2.4 高校档案对师生具有教育促进作用

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主要面向高校师生,具有高度一致的教育功能和育人目标。高校档案是学校变迁、科研成果、教学实验、学生实践活动等情况的真实写照,是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校园文化、科研知识等教育教学活动的生动素材,可以充当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资料,尤其是一些名人名著、重大教育科研成果等,具有教育促进作用,可为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奠定浓厚的学习、科研氛围。

3 “微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推动文化创新一直是高校追求的文化建设目标。“微时代”信息的公开性更强、传播更快、共享性更高,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人际交往方式复杂多样,丰富的资源内容和便捷的传播渠道为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微服务既是重要机遇,更是一个挑战。

3.1 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校园文化建设易偏离方向

“微时代”知识信息被充分挖掘、整合、传播,高校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生活内容因社交平台的便捷性而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学习方式、生活态度、人际交往等受到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容易在海量信息中迷失自我,而他们正处于盲目推崇新观念、新思潮的阶段,因此,非主流观念容易聚集并迅速形成浓厚的非主流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则逐步迷失于多元文化大潮中,高校本身的主导作用被削弱,使校园文化建设易偏离方向,不再以独有的价值姿态存在,这不利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

3.2 多元传播主体的影响下,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被削弱

校园文化时刻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认知、学习、生活,在可塑性较强的学生时期发挥着引导作用,这种作用的有效性依赖于高校学生对校园文化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维系。“微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校园与外界联系更加频繁,多元的传播主体削弱了校园意见领袖的权威,校园榜样的塑造也较难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海量信息迅速传播,不断渗透到高校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各种新媒体成为一股新的文化统治力量,动摇了传统校园文化的核心地位,削弱了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

4 高校档案微服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作为资源基础和内在动力,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档案微服务视角探索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是解决“微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创新思路。

4.1 创新高校档案资源建设方式,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基础

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基础,要实现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创新档案资源建设方式:优化资源和提升资源建设能力。微服务为实现资源建设创新提供了两条全新的路径:档案资源重构和微智慧整合。档案资源重构是在不改变原始记录特性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整合档案资源并产生创新性的、有吸引力的、满足时代需求的多样化档案内容。微服务时代,档案部门纷纷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借助事件、主题、概念策划和创意展览等方式,对档案进行深层次挖掘,微服务的多样化特性促进了档案资源重构,重构的档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资源;微智慧整合是借用微用户力量、挖掘微用户隐性知识来实现的协作式档案资源建设模式。微服务推崇群体智慧,用户不再被定位为传播者、使用者,而是一种宝贵资源。借助微服务,高校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便捷收集微用户带来的信息,经过筛选和整合,形成新形式的档案,充实资源库,为校园文化建设夯实资源基础。

4.2 丰富高校档案互动服务内容,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

传统的档案服务,互动主要靠面对面交流或电话沟通。微服务平台为档案互动服务开拓了新途径,用户不再受时空限制,可随时获知档案、校史、学校活动信息等,通过诸如关注、点赞、转发、评论、交流等微服务,满足他们全程参与、交互反馈的需求,档案互动服务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传统档案以纸质载体为主,微服务则提供多种多媒体载体形式的信息交流,丰富了校园文化载体;微服务缩短了档案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在校园和社会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实时互动的通道。档案互动服务不仅是校园文化档案信息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且互动过程以及形成的用户反馈信息,既能成为一种新的档案类型,又能为档案服务优化升级和开展活动提供新的参考,其本身也是一种校园文化。

4.3 转变高校档案传统服务观念,增添校园文化建设活力

传统的档案服务是特定时空下的被动服务,微服务则提倡借助用户参与和双向互动来实现主动化服务,是一定条件下的开放性服务。借助微平台实现的多样化高校档案“微”活动,是实现校园与校外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这种文化交流给校园注入了能够迎合大学生新时代需求的多元文化。也就是说,微服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信息源,是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的重要途径。高校借助微平台和信息技术,对校外文化进行筛选,允许优质的文化因子和文化元素涌入校园文化中,为在校学生拓展思维、释放个性、重构观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控的、优质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相碰撞,可持续不断地产出新鲜、生动、多元的文化产品,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在推动校园文化沿着“主动脉”向外扩张的前提下,给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活力。

4.4 加强高校档案特色文化建设,主导校园文化建设方向

特色档案是高校档案中具有独特性、品牌效应、可供查考利用的宝贵档案资源[8],是特色校园活动的原始记录,凸显高校独特的办学理念、文化价值。特色校园文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增强全校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有助于提升学校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9]。微服务平台提供特色档案信息服务,推动特色档案文化建设,尤其是反映高校特色的档案编研成果——校史,凝聚着高校的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根基[10],它所蕴含的榜样力量,对高校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起着价值导向作用,校史的挖掘、传播和研究,对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助微服务内容发布功能,特色档案被生动、直观、系统地展示出来,并不断渗透进校园生活,产生新的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化提供主流文化支撑。

4.5 提升高校档案的用户关注度,创新校园文化宣传途径

微服务可以促进各种微平台的相互宣传,形成联动效应,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借助数据挖掘和信息推送技术,可以锁定来馆或附近人群并“一对一”推送问候语或档案动态信息,发掘更多的潜在用户,为校园文化积攒更多的用户。此外,可通过微电影、微小说、微视频、动态图像来报道档案时事、发布新闻公告、展示专题成果等,主动吸引用户的关注,借助微服务的即时传播性,扩大用户覆盖面,提高档案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另外,微服务提供线上预约或场地预定、参考咨询等服务,增强用户关注档案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微服务推动档案与其他领域技术跨界融合,促进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深入合作和密切联系,通过融合互补、共享共建,分享用户基础,档案文化在高校校园内得以迅速传播。广泛的用户关注度不仅能实现高校档案知识的传播,提高高校档案文化关注度,也能够大力宣传高校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校史校园文化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