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9-03-20毛加明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核心

毛加明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如何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既是一个教材体系问题,又是一个教学实践问题。如何以学生为本,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当下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文按照全面覆盖的原则,在理论教学专题设置和实践教学项目群的开发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关键词为引领,实现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项目设置上的匹配与协调,提出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互动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于一体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传统课堂教学惯性思维造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抽象

部分教师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时,话语表述刻板呆滞,缺乏逻辑合理性,话语内容远离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生活,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晦涩难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读原著、悟原理也是其内在的学习要求。基于此,尽管近年来出现较多新教学模式,但讲授方式仍占据课堂教学的主要地位,本就不喜欢较长时间持续理论学习的高职生显得尤其不适应。

1.2 有限课时设置限制了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05方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要求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3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4学分、形势与政策课1学分,最新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基本没变,只是对形势与政策提出了在校期间不断线,每学期不少于8学时的要求,对于课时没有做太大改变,甚至有的学校变相压缩思政课课时等。因此,相对于非常有限的课内学时,思政课课程体系庞杂,内容丰富,又要适时地、不断地加入时事热点进行讲解,思政课课时远远不够,实际操作中较难实现在校期间思政课不断线的要求。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的缺失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思政课教育实践和话语体系只有取得足够的说服力和解释力,才能真正在教学效果上实现入脑入心。现有教学大都是自上而下的教学视角,缺少以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的分析,缺乏针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工作模型的整体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师生不能进行自由平等对话,话语共享无法实现。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情境创设技能,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教学,师生课堂互动交流较少导致效果不佳。

1.4 教学评价机制缺乏实效性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评价缺乏客观科学评价效果,知识性考核笼统失效,而过程性考核繁琐低效,不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传统的评价往往注重作业与测试,主要考核学生记忆与理解,很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表现,基本不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注意到这一问题,由于方法、手段的限制,难以把复杂的学习过程汇总成一个整体来加以全面考核。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思路设计

基于“互联网+”这一显著时代特征,针对高职思政课存在的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陈旧、教学资源匮乏、考核评价失效等问题,围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三个维度,以体系转化、系统建构、过程驱动为主线,抓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核心要素,充分利用信息现代化技术,立足实际,循序渐进,稳步推进高职思政课整体性教学方法及实施机制改革,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互动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体系于一体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增强高职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在实际教学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教学目标的融入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明确核心价值观;二是教学内容的渗透要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认同核心价值观;三是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内化核心价值观;四是教学效果的评价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生活践行核心价值观[2]。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3.1 专题统领、问题导向、生态优化的高职思政课理论教学模式

1) 专题的设计与开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对现有教材进行系统梳理,揭示教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和契合点[3]。将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融合,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以12个关键词为主题,将3门思政课程设计开发若干个专题,推进专题化教学体系的建构。基础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教学内容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价值目标和个人价值准则的知识点;概论课课程内容中主要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目标的培育点;形势课关于核心价值观培育点则要结合文件精神而定。

2)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完善。围绕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制作和精选若干个教学视频案例(1~5分钟),再按照每个教学视频案例设计2个问题的要求将总数翻倍,将所有视频材料上传至所开发的互联网平台,供学生随时参与线上探讨。

3) 生态课堂的组织与实施。以看一看视频、议一议问题、讲一讲理论为教学流程,实施问题链导向下的视频案例教学法。三个流程各约占教学时间三分之一,授课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拆分成几组分发到各个学习小组,学生以故事、ppt演说、视频等形式深刻阐述对该词的理解。每小组相继上台依次进行汇报,在课堂讲述过程中运用当前热点话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更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大学生价值观思想动态并进行引导,也有助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3.2 项目引领、全程育人、多方共建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领悟和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识体系转变为情感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效果。学校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包含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以及社会调查等内容。为扩大学生的实践范围,以及增强实践的实效性,可以大力发展实践教育基地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等。

1) 教学项目的完善和实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关键词为主题,构建12个项目群,在项目群下开发若干个项目,累计完成若干个项目及对应的项目任务书的开发,通过互联网实现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由校内学习阶段向校外实习阶段延伸,实现校内教学体系与校外实习体系的有机融通。

2) 教学基地的充实与拓展。统筹校内实践基地、企业实践基地、公益实践基地三方资源,构筑全覆盖、多层次、广渠道的实践教学基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置相关议题,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第二课堂的作用,运用访谈、辩论、调研等方式与受众开展互动交流。

3.3 全面覆盖、过程驱动、线上线下的高职思政课学生学习评价系统

按照“过程驱动、移动互联”的宗旨,基于.NET平台、B/S多层体系结构,设计开发高职思政课学习评价系统,内含四个子平台:学生学习平台展示教学体系结构、教学内容、专题视频,供学生在线阅读、调查、答疑、互动、探讨;学生作业平台实现学生在线提交、管理作业和期末考查;教学平台面向任课教师,实现在线发布信息公告、批改课程作业、在线管理学生课堂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并自动生成班级学生成绩报表;基础管理平台为系统提供基础性功能服务组件和基础数据管理,如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系统菜单管理和角色权限管理等,保证过程化考核的规范性和时效性,提升考核评价的主体性和驱动性。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