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类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03-20康铁钢
□康铁钢
高职建筑类专业涉及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包括房产开发、设计、监理、施工、工程造价管理、后期运维等,常与建筑物有关,而一般建筑产品比较庞大,构造相对复杂,隐蔽内容较多,教学开展有一定难度,信息化教学资源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因此开发基于学生学习的信息化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使教学紧扣专业特色,直击教学难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建设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
(一)构建基础平台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加大招投标、施工等各类合同和税法、经济法等建筑业各级各类层面的法律法规条款的学习内容,如《建筑法》《建设工程法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将在统一平台上进行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资源、统一教学、统一考核,建设专业集群共享性的网络平台基础课程。在教学实施中,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自由组合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
(二)打造共享性通识课程。将分别以造价咨询企业、项目建设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为抓手,梳理不同项目的业务流程和质量监控点,将企业先进管理理念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建设《房屋构造与识图》《建筑施工与材料》《建筑CAD实务》等通识性基础平台课程。
(三)开发信息化技术课程。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大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城乡建设转型发展,全面推进信息化技术,加强BIM建筑、BIM计价、BIM装配式、BIM装修、BIM项目管理等的应用,设置相应的课程作为选修模块,实现物联网环境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四)编写数字化课程教材。编写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按照项目教学法设计教材内容,将源于企业实际工程的项目再加工和优化,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素材,如课件、习题、视频、动画、图片或图纸等,真正实现源于真实、超越情景,并依据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的阅读学习需求,面向移动终端呈现,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同时收看建筑行业最新技术的视频和图片,如有疑问可将视频暂停,进行反复思考,同步做好学习笔记,积累学习资料,记录学习过程。大数据统计功能实现学生学习轨迹的追踪。实现课程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动态化的建设目标。
二、课堂创新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多种模式,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利用精品在线课程实现翻转课堂教学。建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组织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利用国家级及省级的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等优质资源,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联动效应,课前布置预习、课中讲解并提问互动、课后完成作业,教师布置的任务可以通过移动端进行学习和完成,教师可在线辅导,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做到教学全过程管理和把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组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翻转课堂等多元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
(二)利用在建项目推动远程实景教学。依托校企合作等优势,实现产教融合,将企业的现场施工场景实时调取到课堂,打造空中课堂,促进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对接;打造虚拟实训中心,将在建项目的实施过程连线到课堂,教学内容实时与工程施工同步,打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将房屋建造过程的难度、复杂的施工工艺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课堂教学创新提供优越条件。
(三)利用先进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教室设置电子白板,与电脑进行连接组合,可以将课堂讲授的大量案例、图片和习题等存入电脑,以便后续复习时随时调出讲解,与新授课程进行有效衔接。白板上面可随时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与黑板配合,手写文字和画示意图进行讲解,非常便捷。电脑上安装有投屏软件,随时将教师手机上的内容投屏到多媒体屏幕,可以将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案例、视频、图片、习题等随时展示,重复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将更多的课堂宝贵时间用于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三、实践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
(一)开发网上考试评价系统。进一步普及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线上考核评价,学生将作业、课程设计、单元测试等线上提交,教师批阅后可查询参考答案和习题解析。题目采用随机方式呈现,学生通过多次练习,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同时,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机学生随时进入实践平台自主选择实训项目,完成个性化的导训。线上线下的学习成为教学中的常态。
(二)开发模拟实训资源。更新补充实训资源,购买和二次开发建筑类专业的综合实务训练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大力度开发实训项目,将源于企业实际工程的项目再加工和优化,真正实现源于真实、超越情景,形成富有专业特色的系列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训项目涵盖所学专业的业务流全部内容,学生随时进行企业实际项目操作流程的实务模拟,没有安全隐患,实现自我管控、自主学习。
(三)开发自主学习平台。优化实训项目,更新现有实训资源,选取典型项目设置实训任务,从熟悉任务指导书开始,完成导训、辅训、自训和督训等几个环节,配备参考答案和正确实训方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专业所需的操作技能。将建筑物的复杂构造进行拆解,重要节点设置二维码,学生进入实训车间,可以进行扫码学习,充分利用全天候开放的实训工场、场中校、工作室等基地,大数据追踪学习轨迹,实现自主自助的实训和管理向服务的转型。
四、教学管理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
(一)搭建学院内部质量保障网络平台。借助学院网络平台搭建学院内部质量保障信息平台,通过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院自主诊断改进、上级部门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使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质量保障平台。
(二)完善学分获取认定制度。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按学时、学分进行设置,毕业条件为达到该专业所需的学分,特别是“1+X证书”制定的试行,学生设置自有的学习账号,将所获取的学分进行保存,后期可以作为必修课、选修课等学分转换的认定。建立健全创新学分认定机制,各类资格证书及获奖证书可以转换成拓展课学分,在探索认定创新创业学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分认定和转换具体责任部门,组织开展学分认定等工作,为学生学分积累和转换提供咨询服务。
(三)实现评教过程信息化。利用云课堂等平台,实时开展学生评价课堂,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第一时间给教师打分,可设置五星,分别为完全掌握、基本掌握、部分掌握、没有掌握等五种情况,课后学生对上课内容进行回顾、复习时,在留言区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和意见,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师随时掌握课堂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