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国际形势分析与中国外交战略应对

2019-03-20卫锦荷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外交国家

□卫锦荷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新格局:世界权力转移对象发生根本改变,国际格局剧烈动荡。所谓国际格局即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国际格局过去几百年都是西方国家在主导,现在变成东西方平衡,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百年之前中国五四时期的著名文化学者梁启超先生说,西方列强横霸世界。这里注意,西方不叫西方而是叫西方列强,为什么?因为它们力量强大。第一,它们经历地理大发现,让文明知识视野拓展了。第二,建立现代殖民体系,包括使非洲这样的落后国家纳入现代社会。第三,思想革命,包括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十六世纪的宗教革命、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最终使人和社会变成现代化。第四,科学革命引发社会革命,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1776年的美国革命、1703年的法国大革命,促进社会进步。第五,伟大的工业革命、城市革命、信息革命。以上这些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都是西方人搞的。于是100多年中国就一直在不停地学习西方,包括民主、科学、市场经济和法治。但是现在的情况发生变化了,西方停滞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于是就打破了国际力量的对比,世界重心由欧洲转向亚洲,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二)新模式:彻底打破西方现代化唯一模式。过去几百年文明一直认为,现代化的模式只有一个西方模式。(日本模式被认为是西方模式东亚化)现在中国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化取得了初步成功。而成功的道路选择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全与西方不同的道路。现在西方学界、媒体学界都认为现在至少有两个模式。中国的人均GDP由改革开放前世界排名不到十,到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由1978年占世界经济总量不到1.7%,到2018年变成15%。人均GDP 9,700美元,世界排名69位早已进入中等国家的行列。所以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现代化有两条路,西方模式和中国模式。

(三)新秩序:世界秩序出现坍塌的危险。2016年美国出现了一个新总统特朗普,试图用不平等的双边关系取代现存的国际秩序。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的发展战略,先后宣布退出美日共同建立的TT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伊朗和协议》等国际组织和协议,这些做法严重破坏和违反了国际规则和秩序。以国家安全为借口,不顾其他国家利益,先后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征收各种关税。说明主导这个秩序的西方国家处于相对衰落之中。同时也说明新兴大国特别是中国从过去世界舞台的边缘正走在世界舞台的中心。

(四)新的工业革命:大变局要素的比拼前所未有。人类几百年的进步,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近代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就是新的工业能力。人类一共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蒸汽机、电气化和计算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776年,一个英国商人詹姆斯.瓦特造出了人类第一台蒸汽机,真正确立西方国家的优势。有了大机器生产,比传统手工劳作的效率不知道要高多少倍。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860年,美国人发明电气化技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是1960年,又是美国人发明计算机,人类进入计算机时代。三次工业革命都是发生在一个讲英语的民族—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而中国三次工业革命,一次都没有抓住,完全错过了。所以中国人这样努力,至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工业革命一抓就灵。那么习近平总书记去年金砖会议上提出建立第四次工业革命联盟。很明显,中国是很重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按照世界达沃斯经济论坛的创始人的说法就是5G+互联网,特朗普政府也是同样的观点。但是,笔者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下面几个领域:石墨烯、新材料;基因;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核聚变。从目前看,未来就是中国和美国的较量。但是,中国占优势。原因就是美国的优势中国可以学。美国的优势就是创新,那中国的中兴、华为都是领先的,还有其他领域都体现创新。但是中国的优势美国学不了:第一,工业规模大,制造业2010已经超过美国。第二,产业特别完整。据1984联合国贸发会议对人类工业分类,大类39个、种类191个、小类525个。中国完全都具备,从造火柴到造火箭。虽然世界不确定但是中国是相对确定的。因为中国具有后发优势、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等。

总之,以西方主导的国际格局已经发生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正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有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再加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握好这个机遇,从而实现中国的百年奋斗目标。当然,中国目标绝对不会自然实现,需要奋斗、实力、勇气与实践,为此我国必须建立适应国际形势的外交发展战略。

二、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

(一)新指导思想,由原来的韬光养晦变成奋发有为。邓小平时期中国的外交思想就是韬光养晦,即:永远是内部优先(经济优先);去意识形态化;不要卷入世界矛盾,因为太复杂了,根本搞不清楚;战术上结伴不结盟等。回顾这几十年以来,韬光养晦为中国经济赢得了比较好的外部环境,对中国改革开放功不可没,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势不允许我国再继续韬光养晦,原来中国是一只兔子,现在已经长成大象了,第二大经济体,还有国家利益多了,需要去保护。同时,国际上对中国要求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了,所以韬不住了,因此现在就变成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二)新国家定位。原来定义是地区东亚大国,现在是全球大国,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三)新风格。原来是反应式外交,现在是积极进取的外交(美国认为是咄咄逼人)。

(四)新理念。新理念包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开放式世界性经济;构建全球合作网络伙伴;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

(五)新战略。比如:“一带一路”倡议。

(六)新方式。在美国反对下建立亚投行、思路基金等。

(七)新实践。原来一直坚持是大国外交是关键,周边国家外交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国家外交是舞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保护海外利益;加强文化交流,改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软力量;参与全球治理。

(八)中国提供全球治理新哲学。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系统阐述中国全球治理观。

总之,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外交之所以发生巨大变化就是为了更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不断努力奋斗而实施的外交战略。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外交国家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工业革命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工业革命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