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2019-03-20陆晨阳

传媒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技能时代

陆晨阳

(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 合肥 230001)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出版行业不论是在内容结构上,还是在媒介、经营模式上都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与之相对应的就对编辑出版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如何培养适合编辑出版使用的创新人才,如何加强新闻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其核心就是人才的创新培养,编辑出版人才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出版行业的未来发展。加强对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一、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人才”是社会发展前行的原动力,而对于不同的行业而言,“人才”更是驱动行业进步、实现自我更新和换代升级的重要指向。虽然在任何时期,我国的教育行业始终不曾放弃对编辑出版类人才的培养,但是步入新时期,此领域的人才培养开始面临新的诉求,而且日渐紧迫。

首先,随着时代发展,网络信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介质产生,从传统的街访报道到现在的营销传播都发生了巨变,在新媒体的攻势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创新能力和统筹能力。

其次,因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加上媒介的深入推进,数字化出版对传统出版冲击很大,所以现在对编辑出版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能灵活处理和整合多介质数字内容能力的综合性新型人才,其对大数据、网络信息要有一定的灵敏度,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出版业人才的需求。

再次,新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还必然是能够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知识进行统筹的“跨界人才”。这意味着其不仅具备基本的文字编辑和处理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数据分析、市场分析预测及营销策划的能力,能够将编辑出版行业发展成为可以营销、推广和广泛收益的综合性行业、而不是单纯的文字载体、利润颇微的服务型行业。

最后,新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洞悉时事、感知道理、与时俱进的政策性人才。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熟知国家层面提出的关于编辑出版、阅读、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指示,并在自身所从事的工作上快速地做出应对,以便编辑出版成为迎合时代、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

二、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

虽然复合型人才、创造型人才成为新时代编辑出版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也成为全国诸多教育机构进行学科设置、教育改革的重要导向,但是就目前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的确面临诸多问题,有待清醒地认知和解决。

(一)人才缺口较大,且不具备专业的人文素质和专业基础

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数字化的演变,大多出版社已进行了数字转型,专业、多元、综合的数字化编辑人才供不应求,造成编辑出版出现人才缺口。而之前的一些编辑人才故步自封,不能全部随着时代变化进行转变,最主要不能做出心理调整,限制了编辑出版的发展。换言之,编辑出版行业在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过程中,显而易见面临着人才衔接的矛盾,一方面固有人才无法在短时间内摒弃传统的思维,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信息化、数字化和电子化的转型学习,导致其已有的经验严重落后于时代;另一方面,诸多的人才培养机构虽然拥有一流的学习能力和与时俱进的新思维、新理念及创造性,却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导致其即便走向工作岗位也无法快速成为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二)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能力

在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人才专业学习培养中,学校的教学输出模式与社会所需不对等,缺少实践,无法适应岗位职能的需要,造成在校生毕业就业能力降低,同时缺少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创新意识,不能对岗位进行有效贡献,缺少对新媒介使用的能力,依赖于网络信息,自身专业文化积累程度不够。之所以会发生此类情况,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信息科技更新换代的周期十分迅速,而高校本身使用的教材、教学资源甚至课件却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教材本身的编写版本彻底翻新、更换,很难做到与社会信息科技发展的高度同步。

(三)缺乏实践技能培训,不具备创新实践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通过对当前高校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资料调研发现,高校人才培养与数字出版需求存在差距,缺乏对在校生实践经验累积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新时代信息网络化发展迅速,信息瞬息万变,学生不能掌握数字内容编辑转化、网站建设管理等技能,知识过于理论化,结构不够合理,不能创造性地进行实践活动,缺少对出版编辑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把控,同时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较弱,不能有效调动可用资源,平衡各种关系。

三、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对策

基于上文所提及的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从这样几个角度进行突破和尝试:

(一)培养编辑出版人才的人文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扩大人才数量

了解社会发展历史,调动自身主动性,对事物进行不断探索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增加知识的积累,提高编辑出版的创新能力。编辑出版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其建立在不同科学领域之上,是在各学科学习、完善和累积的过程中逐步成熟的。应对现在数字型编辑出版,要求编辑出版人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基础、文化底蕴和过硬的数字内容编辑能力,才能在编辑出版领域发挥其作用,适应当下发展对编辑出版人才专业的需求。

(二)加强人才培训,提升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能力

加强我国出版编辑人才的培训,尤其是实践培训技能,在相关高校专业中一定要完善教学体系,结合新媒体进行毕业生相关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在校生新媒体编辑技能,实现人才培养与数字出版需求相匹配。同时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出版行业本身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其根本就是通过对大量知识、信息进行开发和整理,并对其进行有效传播。因此,新时代编辑出版人员,应改变原有的老旧传统理念,创造新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勤于研究,敢于应用,注重质量,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知识丰富、才思敏捷、创意新颖的创新型编辑出版人才。

(三)加强实践技能培训,提高创新实践和沟通协作能力

这主要是针对在校生对编辑出版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提升,作为出版专业的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数字内容编辑、网站建设管理等方面技能的教学,使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化。另外编辑出版人才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实践方面。在编辑出版创新中,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能顺利有效地与各相关单位及作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调动一切资源,强化团队配合,发挥每个人优势,合理安排协调内外关系。

四、新时代编辑出版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因为目前高校是面向社会进行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最为基础的途径,所以针对其以往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和制约,高校有必要转变思路、创新模式,让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呈现出全新的策略和方式,收获理想的效果。

(1)完善我国现有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技能培训,开拓学生视野,满足时代需求,其中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丰富学生自身的人文知识累积;二是加强专业基础教学;三是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确保知识转化运用,同时在新媒体发展中充分运用数字编辑教学。要加强编辑出版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建设,完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完善编辑出版人才培训体系。新时代下依托“互联网+”的战略发展趋势,与新技术、新媒体、多元化、开放化的培训体系相结合,全面提高编辑出版人才的人文素质和专业基础。

(3)完善编辑出版评价机制,在延续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学实践。一是对编辑出版专业教学进行高效管控,确保实践培训落地执行,成立校内相应的管理机构(组织)、设置必要的管理制度,确保相应的要求、规划和设计能够有效落地,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二是进行有效激励,加强编辑出版专业人才有效互动,确保编辑出版人才培养高效产出。

五、结束语

总之,新时代下的编辑出版人才创新培养势在必行,时代在变化,编辑出版人才也要做出转型,高校和出版单位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相对应的人才培养,确保输出与需求相吻合,只有满足需求才能确保编辑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技能时代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