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研究
——以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9-03-20徐海霞
□徐海霞
当前,高校图书馆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创新着自己的服务方式,以互联网思维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主动服务是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的转变之一。基于用户需求,说到底就是创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始终把握这个方向,图书馆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在转型中脱颖而出。茆意宏认为,移动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可以根据时间与空间的特点分为两种:一是与时间相关的信息需求,二是与空间(或地点)相关的信息需求[1]。微信公众平台以其操作简便、功能强大、互动更加人性化、支付功能强大等特点被各大高校图书馆所青睐,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充分结合微信公众号新技术,根据读者的具体需求,更加精准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适应多元化需求的发展[2]。
一、图书馆的创新驱动
在新媒体新技术的驱动下,微信服务日益普及化。高校图书馆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和更高的要求,创新服务模式,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始终把读者作为服务的核心对象。图书馆也要不断适应时代的潮流,微信服务首当其冲。
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为雁湖校区、双怡校区和各附属和教学医院的用户,从2016年起,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一系列服务,力求最大化满足用户的需求。当前主要采用藏、咨、阅、借、自习为一体的自助诚信服务模式,在转变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来做进一步探究。
(一)图书馆用户的需求。用户的兴趣爱好和行为规律是完全可以捕捉到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随时随地为用户服务变得越来越方便。微信服务成本低,能及时全面地获取到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用户更了解。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掌握和运用的主流群体,其敏感性高于普通人。微信互动性强、操作简便、易掌握、传播方式灵活多样,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更利于微信服务的开展。通过分析用户主要有以下三个需求:一是基本需求,主要基于提醒、通知、查阅类信息的需求,如,用户查阅书目到期、续借、挂失等情况,预约书到馆提醒、图书馆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通知等;二是个性化需求,如用户对某个书籍的认知需求或分享相关主题信息的需求;三是专业化需求,如医学用户对专业数据库的深度探究与学习。
(二)图书馆服务的发展需求。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积极创建互联网思维,为读者提供具有现代化的服务模式,努力提升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为读者找书”和“为书找读者”,更是主动服务的完美体现。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可以有效地捕获到有效数据,完全满足图书馆的上升需求。在移动化和网络化的今天,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用户,而满足用户的需求更是图书馆服务的重中之重。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教育功能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担负着传播图书馆学理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通过推文进行阅读指导等,它也是图书馆常规服务的智能化体现。
微信公众平台是图书馆的创新传播方式,其中的互动功能更能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再通过一些音频、微视频、图文并茂的传播形式,让读者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从而达到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当然,依据微信的时效性特点,微信公众平台在推送信息的选用上一定要与时俱进,灵活编辑方式,内容和形式避免雷同,注重品质,贴近读者的生活,贴近当前的热点话题。针对有的话题或推文,可以做系列深度推广,引导读者科学阅读,进一步加深主题内容的挖掘,增加可读性,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微信公众平台也是图书馆文化传播的一个窗口,图书馆可以与学校宣传部、团委、校社团、学生会等联合起来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更大范围提高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创立自己的特色品牌效应,全方位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当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靠的是口碑和质量,要长期坚持,充分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基于用户的需求,以用户为中心,制定推广模式,积累用户的关注数量,实现教育功能。
同时,图书馆开展微信服务模式也存在着问题:一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使用方面不足;二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个性化方面开发不足;三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程度较低。
三、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的创新与对策
(一)全面挖掘微信服务平台的功能,使服务与范围扩大化。正如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所说的,图书馆不仅要保证大门永远敞开,还要让这扇大门具有吸引力[3]。要以大量用户参与为基础,形成随时随地、无孔不入、与用户生活密切相关的感知系统,不断地挖掘微信服务平台的功能,才能更大范围地深入服务。充分挖掘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以更高的品质推广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进一步扩大图书馆受众的服务与范围。
(二)提高更新频率,提供知识服务。知识服务的目的是将零散的无序的未结构化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加工,从而为用户提供充足的高度集成的知识与服务[4]。国内较为受认可的知识服务的概念内涵界定为: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5]。在微信服务模式的运作下,要提高内容的更新频率,吸引更多的读者通过微信进行“无处不在”的学习,达到提供知识服务的水平。当然,知识服务要想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平,这就要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更需要完全整合的知识体系。还可以通过与各院系的合作,达到深度服务。
(三)用户参与图书馆的宣传推广。较之传统的数据搜集方式,以用户为主体的感知方式更为人性化,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图书馆的微信宣传与推广工作,将会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收益。一是方式灵活。感知的主体是人,人具有高度灵活性和移动性,可随时根据要求和调整上传的内容;二是数据丰富。可以获取多种数据,同时用户还可以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全面提升用户的数据素养,并贴上语义标签;三是任务均衡。人们可以通过协作的方式动态分配任务,使得数据获取更加均衡。
四、结语
是否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移动化,实现以手持设备来完成诸如查询、流通、阅览、预约、荐购和咨询等功能,读者就能纷至沓来?[6]现在看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任重而道远,基于微信服务模式,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积极探索新媒体的功能,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