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火了
——2019年全国两会融媒体报道的创新与反思
2019-03-20陈昊冰
陈昊冰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作为一个新兴出现的内容形式,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至今还没有Vlog的准确描述和定义。较为广泛的认知里,Vlog是Video Blog的简称,中文可翻译为视频博客、视频日志,形态上多以自拍、用户讲述的方式呈现,内容上主要记录用户的个人生活。
一、Vlog的发展与现状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Vlog用视频替代文字、照片来记录日常生活,包含了“日常” “非虚构” “个人化叙事”等标签。2018年随着欧阳娜娜等明星和视频博主的使用开始被国内网民熟知。Vlog在国内逐渐火爆,也成为互联网巨头竞相投入的领域。微博、B站、腾讯等都开始在Vlog领域试水。4月25日,抖音推出“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百度旗下“好看视频”也把Vlog作为2019年的发展重点。
二、两会Vlog:传统媒体的融媒体实践
在新浪微博,#两会vlog#这一标签有1.5亿阅读,2.6万讨论。央视网、中国日报等都在今年两会期间推出了专门设计、拍摄、制作的Vlog系列。
其中,中国日报推出的“小彭#两会VLOG#”系列关注度很高,视频内容从上会穿着,问总编辑经验到第一天上会的生活记录,都是其上会初体验的片段式记录。而视频的表达方式基本以小彭和采访对象或同事对着视频镜头自拍为主。视频节奏轻松明快,具有综艺感和网感。而从网友回复“圈粉” “等更新” “小姐姐好可爱”等年轻化的表述来看,这样的视频吸引了很多原本传统媒体覆盖较少的年轻人群。
央视网推出的系列产品名叫“我的上会Vlog”,除了记者,在央视网的Vlog中两会代表也成为了视频主角,记录自己的履职故事。比如2019年3月9日推送了“我的上会Vlog:全国人大代表孙维的一天”,小片记录了来自陕西代表团的孙维早上在驻地参加小组会,中午接受媒体采访,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二次全体会议的全过程,既有第三视角的“他拍”,也有很多对着镜头的“自拍”。类似的视频还有“我的上会Vlog:少数民族代表的两会履职故事”等,里面都有不少主人公自拍的自述镜头。
2019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微博推送了“人民日报新媒体记者两会Vlog”,人民网微博推送了“真实记录两会女主播的一天 忙忙忙忙忙忙” “你见过凌晨12点的人民网吗”等视频,都是通过拍摄人自述、自拍的方式,以各自女主播、实习生、记者等身份两会幕后故事。此外,江苏广电、中国经济周刊、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也自制了类似的Vlog内容[1]。
三、两会Vlog实践的创新与反思
(一)第一视角看两会,Vlog强化人格化属性
随着媒介形态的快速更迭,互联网正重塑舆论场。受众思维具备了解构权威、消解意识形态的现代性特征。人们不再满足于充满教化意味的传播模式,开始希冀一种民间的、平视的交流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态多样、价值取向多元的内容分散着受众的注意力,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正在消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4G网络的普及和移动资费的下降,短视频作为填补碎片化时间的利器,以其娱乐性、即时性、多样性的特点,快速风靡了全国。当人们逐渐习惯视频传播信息的样态,不满足于单一长镜头、纪实性视频片段的时候,Vlog作为一种第一人称视角的、生活纪录式的短视频形态,在年轻人当中迅速形成了影响力。
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形式是正统的也是模式化的,Vlog的出现解构了原本的威严感,塑造了一种亲和的姿态。尤其是在两会这样的报道中,Vlog颠覆了以往的严肃叙事,有助于重构传统媒体在受众之间心中的刻板印象。此外,Vlog的特点是强化了“我”,这个“我”就是其中的主人公,可以是初次上会的中国日报记者小彭,也可以是正在履职的全国人大代表孙维。通过这个“我”,能够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以第一视角来讲述内容。一方面,视频中的主人公都是通过自拍对着镜头说话,是一种和受众的直接交流;另一方面,视频中的采访,也大多是被采访者和主人公共同面对镜头,避免了传统新闻采访中的第三方视角,形成一种直接对话的关系。此外,Vlog通过记录式的方式打造了一种进程感,受众在观看Vlog的过程中是在跟主人公共同经历,比如一同感受拥挤的两会采访现场,一同探访政协委员的驻地,一同经历媒体人背后的故事等等。这种更加注重体验的叙事方式,能够建立起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共鸣,也更加符合社交媒体的传播规律。
Vlog诞生之初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展现,它强调真实感,也非常个性化。这种个性化体现在主人公的形象、表达方式上,也体现在视频拍摄剪辑的多样化上。从两会Vlog也可以看出来,传播效果比较好、社会影响力较大的,都是风格化的作品。比如中国日报的小彭,第一集就确立了首次上会的人设,因此她可以很自然地呈现“无知”并在视频进程中与网友一起“科普”,探讨了两会着装、采访流程等话题。此外,系列Vlog还展现了她真实的小细节,塑造了她可爱小姐姐的形象。这些人格化的形象在网络传播中至关重要,让原本冰冷的信息变成了有个性的人,这有助于实现概念化传播向情感共振的转变。
好的Vlog一定要注重过程感、体验感,一定要打造一个富有吸引力和具有表现力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个人物来贯穿始终。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两会Vlog里面的优秀实践还并不多。
(二)Vlog风靡的再思考:搭个火爆的顺风车
虽然Vlog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这个词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搜索“两会Vlog”,能够看到除了精心设计和拍摄的视频,也有不少是“标签党”。有的视频依然是传统新闻,有的是图片做成的配乐短视频,还有的是单纯的采访片段……本质上,Vlog的火爆还是得益于其表述方式,如果只贴个标签,想必并不会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而贴标签、蹭热度似乎也反映出目前不少传统媒体渴望转型的急躁心态,一方面想要在社交化的时代获得网民认可,实现良好的互动和渗透,另一方面又出于种种原因无法对已经成熟的新闻生产做出大刀阔斧的变革。
我们要看到,Vlog生产是对新闻生产流程的重塑和再造,不是传统记者在采制传统新闻的基础上随手再拍一个可以完成的。事实上,如果随手记录这么容易,就不会有那么多专职的视频博主了。从策划、设计到拍摄、剪辑、包装,要做一个好的Vlog作品是需要精心设计的,Vlog生产是新闻生产的增量,需要探索新闻生产的创新机制。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求新求变固然是好事,但媒体热衷创新也要记住坚守。尽管这是Vlog进入新闻报道的第一年,但过分挖掘幕后故事,内容雷同的特征已经开始初显。如果媒体更加注重把自己的故事变成新闻,那么真正的社会热点就会缺乏关注度,两会报道的焦点就会模糊。从形式上看,Vlog更多呈现进程感和体验感,但不适合严肃话题和内容的讨论。因此,如何输出优质内容和有价值的信息,也需要更多思考。
总体来看,两会Vlog是报道形式和内容的多重创新,是传统新闻语态的一次变革。但热闹过后,更要看到融媒体创新更深层次的价值。盲目跟随社会热点可能火爆一时,但最终会丧失传统媒体本身的属性和特色。从目前来看,Vlog在新闻报道中运用还处于非常粗浅的阶段,如何增强创新意识、制作创新产品是业务探索的重点,而如何让新的媒介样态承载优质的新闻信息,如何让形式真正服务于内容,则需要更多的媒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