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梦”大众传播内容层次分析研究
2019-03-20任婷刘超
任 婷 刘 超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人们通常以群众的接受程度来判定社会传播的有效性。但是,这时往往会出现过于迎合人们接受喜好现象,在传播的过程中,忽视了传播内容的全面性,淡化了传播方式的创新性。在新时代新阶段,我们应该更加科学地、全面地去评价一种传播方式的有效性。首先应该保证传播内容的完整性,其次是提升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最后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众化传播模式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保障。
“中国梦”大众化传播模式,就是以大众文化为媒介,以大众形式为载体,将“中国梦”的主要内容和大众文化有机结合,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既认可传播的内容,实现自我教育,自觉自发地参与到“中国梦”的宣传工作和建设事业当中来。
传播“中国梦”的最终目的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传播内容的全面性、人民群众的接受性以及对社会风气的促进,三个方面对“中国梦”大众传播内容层次进行分析。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内容丰富全面照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并且历史悠久。在几千年来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其中的一些优秀文化,一直传承至今。在传播“中国梦”思想,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如何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将他们收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内容之中,不断深化“中国梦”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的重要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要求和基本内容,是实现大众化传播的理论基石,是把握社会核心价值关键的方向性内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精华,是根植于百姓心中的文化根基。同时,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大众化传播结合中国特色文化,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吸收到大众化传播活动中去。不但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内容,同时还照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诉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指导思想,指导着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梦”的价值观基础,其核心内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的根本要求。这是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优秀价值观相结合的成果。
宣传“中国梦”各项活动开展至今,其在传播内容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回归于失败。”在整个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始终贯穿于其中,并且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无论是传播理论、传播内容,还是传播理念,各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其分量最重、质量最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性。
其次,提升传播内容的全面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精髓,是凝聚中华民族奋发向上,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涵盖内容广、意义深刻,既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又有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既有以人为本的民主精神,又有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是与“中国梦”的本质内容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将他们融入“中国梦”的传播实践中,有助于推动“中国梦”宣传工作的开展和“中国梦”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大众化传播“中国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性的同时,不断提升传播内容的全面性,吸收民族文化的优势资源,将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使高校学子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时,感受到了亲切的家乡味道,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更加贴近青年、贴近生活,所传播内容更容易被青年所接受。
在开展宣传“中国梦”活动时,注重其传播内容的全面性,实现全面照顾。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融入传播体系中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又扩展了传播内容,提升了传播效率,有效的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
二、形式新颖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们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个人思维的自主性和独创性,开始在人们的实践活动扮演着指导的地位。传统的传播方式究其本质就是单向的灌输式传播。人们只能被动接收传播者所发布的消息,受众的接收情况也很难及时得到反映。在这个开放的世界中,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失去了活力。如何创新传播形式,深入传播“中国梦”,就成为了实践的重点。
高校在开展“中国梦”宣传的过程中,着眼于时代的发展,开拓创新、敢于实践,大力开展各式各样的大众化传播活动。通过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地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各高校开展的大众化传播活动内容丰富,包含了“中国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具体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传播方式,让青年学生参与到传播中来,实实在在感受到“中国梦”所带来的变化。在娱乐中接受、在娱乐中传播,自觉地、自主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众化传播“中国梦”的活动,紧紧抓住青年学生的兴趣所在、情感所需和利益所求,通过各种新颖的形式,将“中国梦”的精髓传入青年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他们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髓和实质,在感知、感悟中提升文化涵养和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从而真正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入眼、入脑、入心”。
三、思想先进提升正气
一个新的理念是否得到有效传播,除了调查人民群众接受程度之外,是否在社会上得到社会认同,形成社会价值观合力,推动社会风气向前发展,则是更为直观的检验标准。各种大众化传播形式的有效性体现在传播“中国梦”的本质思想,提升了社会正气,提高了人民素质,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传播“中国梦”的目的就是坚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憧憬和期望,对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然而“中国梦”不仅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个目标。它是对我国传统革命理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明了方向。在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华民族树立起高尚的革命理想,继承艰苦勤劳、朴实拼搏的革命意志,其本质内涵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型,提升精气神。
奏响主旋律,弘扬革命正气,是当代中华民族用先进的思想占领文化阵地和营造健康文明社会氛围的需要。传播“中国梦”活动的蓬勃开展,改善、提升了我国的思想文化阵地和社会氛围。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用先进的思想鼓舞人,用先进的气氛感召人,为时代唱响最强音。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环境,为青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也提升我国社会文化、文明的水平,为社会大发展营造清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