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探析
2019-03-20夏潇
夏 潇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而设立的一门专业。因为受到飞速发展的新媒体影响,媒介融合已然成为广播电视业的必然趋势。面对当前媒介环境的重大改变,地方高校必须得与时俱进,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来培养出符合融媒体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以及复合型的应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持续发展。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重视专业细分
在传统模式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具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更好地满足电视台或者是电台的用人需求。这种教学模式会将网络新媒体、报纸以及广播电视等进行划分,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满足媒体用人需求,但是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各个媒介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种专业细分模式显然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导致电视台和电台缺乏新型全媒体应用人才,但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又过多的局面出现。
(二)课程内容设置没能及时更新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弱化了各个媒介之间的界限,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不断整合,并且逐渐的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1]。不过就我国当前的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内容明显比较落后,没能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地进行更新。虽然一些地方高校相继增设了和新媒体有关的课程,但是却过分地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传统媒体怎样和新媒体更好地融合发展这方面的内容则就比较忽视,严重缺乏跨界营销、新媒体传播技术应用等,进而使得课程实用性以及前沿性受阻。
(三)师资力量薄弱
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所以,这一专业的教师队伍整体偏年轻化。除了少部分教师有在电视台和报社的工作经历,其他教师都缺乏媒体从业方面的经历,具备跨媒体技能的教师那就更加的少了。这样使得很多教师只懂得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对于实践实训指导就显得有心无力。
二、融媒体时代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一)顺应媒介融合,采取相应措施弱化专业界限
传统新闻传播学科中的专业设置大都根据网络、报纸等媒介的特点来进行区分的。当前,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也应该正确地树立全媒体教育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来弱化专业界限,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适应性[2]。广播电视编导、新媒体、传播学以及新闻学等都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科中的不同专业。而要想进行专业界限弱化,则就需要从电视摄影、电视节目策划等核心课程基础上着手,将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以及新媒体概论等都融入其中,使得他们都变成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框架。
(二)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
在当前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不仅仅需要紧跟传媒发展,加强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夯实,并且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多元融合的知识构架。首先就是需要从专才教育转变成为通才教育。在实际教育中,需要融入心理学、文学以及社会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使得学生具备着广阔的视野和知识面。然后就是需要注重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全面地把握和理解既定教材,然后再结合媒体行业发展趋势,通过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关注传播发展实时情况,为其跨媒介技能的提升提供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的支撑。
(三)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想更好地提升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那首先就得具备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就是可以从业界聘请高层次的人才来担任该专业专职教师或者是兼职教师,又或者是邀请专家定期来校组织学术讲座[3]。然后就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社会新媒体公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便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而将所学切实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使得他们成为既能开展理论教学又能开展实践实训指导的全能型教师。
三、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仅转变了传统媒体之前的生存环节,并且还给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所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地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并且还需要推进和摸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这一专业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为传媒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