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媒体记者多角度服务群众的实践思考

2019-03-20刘祺然

传媒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民生消费

刘祺然

(开化县新闻中心,浙江 开化 324300)

近年来,新闻报道的角度与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县级媒体记者如果忽视了在新闻报道方式上的创新,将很难引起群众的注意力,既不能提升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也不能达到服务群众的要求。尤其是对民生新闻内容,与基层群众密切相关,但是传统新闻报道模式下显得非常生硬,这要求记者转变思路,注重新闻报道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发动更多群众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提升民生新闻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达到引导正确社会舆论,宣传社会正能量的目的。

一、县级媒体记者多角度服务群众的意义

民生新闻与群众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能够将群众生活状态与生活质量充分反映出来,因而受众群体极为庞大。民生新闻有着很强的活动性、区域性与动态性特征,具备一定的思想导向价值,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从业人员素质与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县级媒体记者来说,应该关注群众的心声[1]。记者只有深入实践,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保证新闻节目更具新颖与吸引力,并发挥出县级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增强在群众心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新闻媒体记者要意识到服务群众的意义,不断创新新闻报道形式,也为县级媒体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二、县级媒体记者多角度服务群众的几点建议

(一)主动贴近群众,关注民生

县级媒体记者要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应该先转变思想观念,在传统新闻采编模式上加强创新,将工作侧重点逐步放在基层上。县级媒体记者应该积极深入群众群体中,主动采编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民生内容,确保能够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记者还要不断发掘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将目光放在基层上,确保新闻价值真正得到提升。此外,县级媒体记者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应该将群众的接纳性放在重要位置,保证报道在时效性、生活性以及生活性等方面得到提升[2]。这要记者才能服务好群众,并将群众的声音全面地发出来。民生新闻素材非常广泛,存在于人民群众生活中,如何让新闻进入新闻信息收集者的视野中,在复杂多变社会现象中寻找涉及民生的有价值新闻素材,也对县级媒体记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要求需要新闻信息收集者能够在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线索,将自身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来,逐步从被动地领选题、进行采访到主动挖掘新闻线索。通过这种方式,县级媒体记者才能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在日常采访中可以发现更多的新闻线索。

(二)将镜头对准群众,加强舆论监督

县级媒体记者的任务重,需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即将基层新闻充分挖掘出来。记者应该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将镜头对准群众,捕捉群众最感兴趣和最具价值的新闻,要倾听群众的生生,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当好群众的代言人,服务好每一个群众。在新闻报道方式上,民生新闻应该采取人们喜闻乐见、亲切朴实的语言与形式传递信息,当然要注意信息不能过于表面化与肤浅。新时期民生新闻也要借鉴深度报道的报道方式,不断推动新闻内涵向纵深展,开辟受众理性思考的空间,构建主流价值观。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来说,县级媒体记者要注重深入、透彻进行解读,为人们提供现实指导。例如:县级媒体记者在做好新闻采编工作之外,工作闲暇之余也要长期奋战在消费维权一线,积极建言献策,身体力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服务群众而不断努力着。通过组织开展消费维权、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在各大农贸市场、超市、大街小巷都留下消费维权义工们忙碌的影子,使消费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得到了群众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开展消费教育,唤起了广大群众消费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不断丰富民生新闻报道资源

对县级媒体记者来说,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民生新闻报道要求记者如实的报道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新闻事件,在整个报道过程中要做到生动与新鲜,在民生新闻上进行科学编辑与播报[3]。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新闻内容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也引起群众的广泛讨论,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县级媒体记者要多选择室外互动的方法,尤其是面对很多特殊新闻时必须注重跟踪报道。此外,传统新闻报道有很大的局限性,县级媒体记者要意识到需要采取互动报道的形式,才能发动广大群众参与进来,这就要求在民生新闻报道形式上加强创新。在进行民生新闻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记者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新闻信息的能力,就需要记者和线人等信息收集者在调查报道时多看、多问、多听、多走,尤其是要注意多问,多问可能会帮助信息收集者获取到意想不到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县级新闻记者也能获得丰富的新闻素材,也让报道的内容更具吸引力。

(四)锻炼本领,提升业务综合素质

县级媒体记者要想多角度服务好群众,就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表现在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两个方面。站在理论角度来说,县级媒体记者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理论知识,而对实践层面而言,需要记者能够在工作中善于与各方面人员打交道,抓住群众最关切的问题进行报道[4]。县级媒体记者应该始终加强学习,将业余空闲时间利用起来,要学习与民生新闻相关的业务知识,为报媒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县级媒体记者应该关注普通群众最重视的问题,并及时做好对群众的引导作用,这个过程也是锻炼能力、积累知识的过程,才能真正成为全能型人才。例如:每当遇到一系列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时或是在消费高峰来临前,为保证广大消费者能做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县级媒体记者应该在第一时间开展市场调查,并利用网络等各种群众收集信息,为消费者能够提供正确的指导。同时记者在了解情况后及时与消保委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探讨,及时通过网络、报纸,发布消费提示信息,避免广大消费跌入“消费陷阱”,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消费投诉的产生,为促进和谐振消费环境做好了贡献。在此过程中,县级媒体记者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更加熟悉工作业务,以便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保证对群众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三、结语

总之,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群众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这对县级媒体记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县级媒体记者要始终做到将群众放在首位,关注群众的需求,主动深入群众挖掘新闻内容,倾听群众的呼声,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各项难题。这样的民生新闻才更具生命力,县级媒体记者的职能作用才能得到体现,真正达到多角度服务群众的要求。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民生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40年消费流变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新消费ABC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